摘要:“宰相刘罗锅”刘墉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提起刘墉的诗歌,你或许不怎么熟悉。今天就介绍刘墉的8首诗,你觉得他的诗水平如何?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真知灼见。
“宰相刘罗锅”刘墉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提起刘墉的诗歌,你或许不怎么熟悉。今天就介绍刘墉的8首诗,你觉得他的诗水平如何?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真知灼见。
1.
拟高青丘春申君祠
昔日楚公子,今将耕钓邻。
从来珠履客,何处棘门人。
往事春如梦,空山座有尘。
谁翻送迎曲,椒酒奠遗民。
高青丘,即高启。春申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门客无数,位高权重。然而现如今,他的祠堂却与耕夫、渔父为伴。物是人非,祠堂中空荡荡的,座上布满了尘土。正如唐代诗人张继《春申君祠》中所写的那样:
日暮江南无主人,弥令过客思公子。
2.
拟赵嘏广薛道衡昔昔盐二十首 其七 关山别荡子
迢递关山路,临歧惨别颜。
行行千里到,去去几时还。
一雁秋声远,双鸾晓月闲。
泪如朝暮雨,红袖浥斓斑。
此诗表达了闺中女子对意中人的思念之情,真切感人。
3.
拟赵嘏广薛道衡昔昔盐二十首 其九 恒敛千金笑
自昔临风笑,能教奉倩怜。
芳情他日事,皓齿为谁妍。
怅望人千里,周回月几圆。
画栏春日满,花态独嫣然。
此诗颇有韵味,下面逐句解读。
首联“自昔临风笑,能教奉倩怜”中,作者笔下的女主人公追忆自己与意中人相聚的时光(“奉倩”即荀粲,这里指的是女主人公的意中人),两人相敬如宾,有说有笑。
颔联“芳情他日事,皓齿为谁妍”颇有《诗经·卫风·伯兮》中“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之风,目前女主人公已与意中人分开了,她深刻意识到,自己已然没有必要精心打扮自己了。
颈联“怅望人千里,周回月几圆”表明女主人公的意中人远在千里之外,也许是出征、守边去了,也许是当了“重利轻别离”的商人,亦或者见了新人忘了旧人。总而言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意中人是不会回来了。中天的明月,都已圆了好几回了。
尾联“画栏春日满,花态独嫣然”以乐景写悲情,春日花开,本是让人心情愉悦的景象,然而女主人公却触目伤怀!想起当年与意中人赏花赏月的场景,再想起现如今意中人杳无音信,她不能不悲痛万分了。
4.
拟赵嘏广薛道衡昔昔盐二十首 其十八 今岁往辽西
封侯何日事,转戍到如今。
闻说辽西远,频来梦里寻。
朔风吹夜帐,霜月照秋砧。
两地空相忆,无由写寸心。
此诗表现了闺中女子对戍边将士的怀念之情,下面逐句解读。
首联“封侯何日事,转戍到如今”中,这位闺中女子如此责怪他的意中人:“你说封了侯就回来,这么多年了,到底什么时候能封啊?”事实上,封侯可不容易,众所周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一将功成万骨枯”。岂是一朝一夕之事呢?
颔联“闻说辽西远,频来梦里寻”中,闺中女子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仿佛在梦中来到辽西,见到了“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的意中人。
颈联“朔风吹夜帐,霜月照秋砧”既写闺中女子想象中的边境环境之恶劣,又写闺中女子眼前景色之凄楚。这使我想起《红楼梦》中的著名片段,真与作者此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不曾会面,然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却不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尾联“两地空相忆,无由写寸心”直抒胸臆,闺中女子心想,也许意中人也在思念着自己吧,只不过军情紧急,无法寄书告知,他肯定有苦衷吧!实则,这位意中人有可能已战死了,唐人陈陶诗中所谓“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而这位闺中女子仍热切地期望着她的意中人有衣锦还乡的一日。
5.
雨晴四首 其四
轩豁高斋夜,披襟爽似秋。
池平天入镜,帘卷月随钩。
蛙吹(读去声)风中响,萤光竹外流。
一声何处笛,惆怅倚东楼。
雨过天晴,忽生凉意。池明如镜,斜月入帘,蛙鸣阵阵,萤火微微,作者却因一声横笛引动愁怀。
6.
书斋八咏 其七 茶
石鼎霜沤起,松涛雪夜鸣。
火须候文武,水自汲深清。
消渴怜司马,沉酣笑步兵。
不知耽麹蘖(音曲孽),何似御风轻。
此诗颈联“消渴怜司马,沉酣笑步兵”中提到了司马相如与阮籍,尾联则化用了卢仝诗句。
7.
湓浦琵琶图
江波未坠月,秋思更离情。
灯下残妆近,弦中旧恨明。
萧萧木叶下,淰淰夜潮生。
返棹惊鸿度,犹疑转柱声。
白居易送客湓浦口,写下脍炙人口的《琵琶行》。此诗写的就是这一场景。
8.
汪明府本直访元遗山墓葺之索诗为作二首 其二
尘劫兴亡后,英灵河岳间。
几人知宿草,有客问空山。
或作骑鲸去,终疑化鹤还。
比肩谁哲匠,遗躅待追攀。
此诗题目中的“元遗山”即元好问,元好问是当之无愧的金代第一诗人,所以此诗中称,当时无人能与他比肩。
刘墉的8首诗就介绍到这,你觉得他的诗是否值得一读?
来源:地瓜说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