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到长治市眼下的营商环境,随处能听到这样的评价。好的营商环境是可以滋养经营主体成长的阳光雨露。今年以来,长治市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对标世行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推进营商环境升级版改革。以扩大“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覆盖领域、推广涉企政策“一站式”
“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下沉’,审批人员深入一线,‘一企一策’破解难题,让我们体验到了‘保姆式’服务。”
“在全省率先推出‘无柜台’‘肩并肩’帮办模式,为企业群众提供全量事项的帮办服务,做到了有呼必应、无事不扰……”
提到长治市眼下的营商环境,随处能听到这样的评价。好的营商环境是可以滋养经营主体成长的阳光雨露。今年以来,长治市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对标世行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推进营商环境升级版改革。以扩大“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覆盖领域、推广涉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等举措为引领,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用优质营商环境凝聚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12项精准服务举措推动经营主体量质齐升
交通安全问答
为进一步加强对经营主体的培育和精准帮扶,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扶持小微企业健康成长,营造“能人创业、全民创富”的浓厚氛围,长治市日前出台了《长治市精准服务经营主体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明确了三方面12项精准服务举措:一是整合全媒体资源传播企业成长故事,举办创业大赛与行业论坛,弘扬企业家精神,完善政企沟通机制;二是开展“育苗计划”“强基计划”“登高计划”“领航计划”,为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三是以“四上”企业为重点,通过摸底建库、政策推送、“一企一策”等方式实现全周期服务闭环。
《工作方案》还创新建立了“1+4N”工作推进机制。即以1个总方案为统领,高标准举办N场惠企政策发布会,系统性组织N场精准赋能培训,实效性召开N场企业家座谈会,全面性制定N个部门实施方案,形成全市上下联动、协同高效、一体推进的工作新格局。
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长治市经营主体总量稳步增长、产业分布趋于合理、重点行业结构持续优化。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市经营主体总量达到31.78万户,每千人拥有经营主体数为101.13户,涉税经营主体达到20.81万户,占经营主体的比例为65.47%,为稳定就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审批提速、服务提质、数字赋能,助推经营主体轻装上阵
交通安全问答
“流程简化、服务优化,省时间、效率高。”近日,长治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部门靠前服务、并联审批,为长治市铭基置业有限公司办理规划许可证,审批周期大幅缩短,赢得企业负责人连连点赞。
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细胞,各类经营主体对营商环境的感受最为直接。“办事速度加快”“服务有温度”“配套政策走心”……这是许多经营主体对长治市营商环境的评价。
政务服务是精准服务经营主体的重要抓手,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支撑。今年以来,长治市以优化服务、便民利企为核心,推动政务服务从传统的“能办”向“好办”升级,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率先在全省推行“授权即办”机制,将152项即办事项授权窗口当场办结,超过一半的审批业务量实现“即来即办”。同时,推动18项高频事项“服务下沉”至县区办理,实现“就近能办、就近快办”。在工程建设项目领域推行“预审”机制,实现“拿地即开工”,审批效率平均提升50%以上。
同时,创新设立“肩并肩”帮办专区,构建“七个一”政务服务新体系,提供全流程服务。截至目前,已提供帮办代办服务3800余次,实现“零投诉”,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组建“全代办”团队,为64个重点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开展入企对接1300余次,真正实现“服务送上门”;“一号响应”客服热线整合多部门咨询资源,接听来电3700余个,直接解答率超90%,高效回应企业群众关切。
长治市还引入“大模型+政务服务”模式,推进政务服务智能化升级,市级1000多项行政许可事项中,网办事项占比达到91.47%;搭建“一站式”惠企政策平台,发布政策1095条,兑现奖补资金2.03亿元,推广“免申即享”服务,让政策红利精准直达。此外,“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已上线41项集成服务,实现“一类事一站办”,显著压减办理时间和成本。
该市还创新建立“三不三清单”座谈机制,召开10场座谈会,与182家企业的代表面对面交流,采纳意见建议42条。设立“12345热线营商环境专席”,累计处理问题3350项,整改率100%,形成“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闭环机制,持续增强企业获得感和信任度。
强服务、增动力,金融“活水”更精准涵养经营主体
交通安全问答
襄垣县“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是我省首批县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总投资129.47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襄垣经开区绿电占比50%以上。
项目在推进过程中,企业遭遇资金瓶颈。了解情况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治分行迅速组建项目融资服务团队,了解资金到位、项目建设进度等情况,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不到一周时间,项目贷款资料收集、报审工作已全部完成。
为破解企业发展资金难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今年2月,金融服务长治高质量发展“早春行”座谈会召开,17家金融机构与长治市24家企业签订了授信或贷款协议,总金额119.5亿元,涉及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商业服务等多个领域。今年3月,在长治高质量发展“早春行”商务专场活动现场,8家金融机构与9家企业成功“牵手”,28.88亿元信贷协议落定,涉及新材料、现代物流、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在各县区政银企座谈会上,襄垣县银企现场签约5.69亿元,壶关县9家银行与9家企业代表签约。
与此同时,各金融系统也从政策支持、重点领域服务、流程优化等多方面协同发力,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中国人民银行长治市分行打出货币政策“组合拳”。综合运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保持信贷稳定增长。通过支农支小再贷款等政策工具,精准支持重点领域。同时,上线“央行信贷通”,搭建融资供需对接服务平台,做优科技、绿色、普惠等“金融五篇大文章”。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长治监管分局通过落实无还本续贷、普惠信贷尽职免责等政策,截至8月末,全市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余额139.49亿元,较年初增长22.27%;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帮助2.25万户经营主体获得贷款387.42亿元。市工行加大信贷供给,优先保障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创新“经营快贷”“网贷通”等产品,截至8月累放普惠贷款年化利率较年初下降0.16个百分点,并为500余户小微企业提供无还本续贷。山西农商联合银行长治管理中心通过“十专”服务机制,支持特色农业发展,累计发放合作涉农贷款1.3亿元。
多方协同、共建共享,助力经营主体拔节生长
交通安全问答
山西高科华烨电子集团有限公司MLED万级洁净生产车间内,工人们身穿无尘服、无尘鞋,正加紧生产,赶制订单。
山西高科华烨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全省最早由传统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LED制造的高科技企业。
为进一步帮助全市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稳定生产经营,引导资源向企业创新环节倾斜,鼓励企业转型升级,长治市正通过梯次培育优质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入企服务效能等一揽子政策举措,为制造业振兴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在培育优质中小企业方面,长治市着力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小巨人”企业梯次培育格局。通过出台《长治市重点产业链能级跃升2025年行动计划》和《长治市专业镇高质量发展2025年行动计划》,充分发挥重点产业链引领作用和专业镇特色优势,推动产业结构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
在推动数字化转型方面,成立数字化转型工作专班,组建“长治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家库”和工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制定《咨询诊断服务商管理办法》《数字化改造实施指引》等,完善“政策包+工具箱”服务体系,探索数字技术赋能中小企业的“长治模式”,引领产业链中小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
在提升服务效能方面,持续落实领导包联企业机制,成立入企服务工作专班。上半年共受理12345热线转办企业诉求104件,办结率达100%,满意率95%。同时,通过“长清班”等培训项目,搭建高层次学习交流平台,提升民营企业家综合素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与此同时,市农业农村部门围绕全市乡村产业振兴目标,从政策、资金、项目、人才、服务等方面“出招落子”,推动惠农、惠企政策精准落地,大力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打造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推动全市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市商务部门通过政策活动双轮驱动、消费场景提档升级、加力扩围以旧换新、数字消费赋能增效等举措,扶持培育新型商贸经营主体,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实落细,引导经营主体用好用足政策,从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步开展的还有全市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分五组深入12个县区和11个重点领域指导调研,全方位、深层次排查涉企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制度建设为引领、以信息公开为抓手、以主体管理为支撑,切实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不必要干扰。全面提升涉企行政执法的规范化水平,为全市经营主体的培育营造良好氛围。
当制度支撑更坚实、政务服务更温暖、法治保障更有力、政商关系更清爽,长治市的万千经营主体必能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长治篇章汇聚磅礴势能。
编辑:邢璐霞
来源:黄河新闻网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