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次行动的起因是几天前的一场冲突。红色突击队的一名高级头目被敌对帮派打死,此事激怒了该组织。为了报复并展示实力,红色突击队在里约多处发动袭击,烧毁了几十辆公交车,甚至一度阻断了通往国际机场的主要道路,导致全市交通陷入瘫痪。
10月28日星期一,本该是巴西里约热内卢普通的工作日。然而,在阿莱芒和佩尼亚两处山坡贫民窟,清晨的爆炸声打破了宁静。
当天,里约警方展开了近15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扫毒行动,代号为“遏制行动”。他们的目标是当地历史最久、势力最强的黑帮“红色突击队”。
这次行动的起因是几天前的一场冲突。红色突击队的一名高级头目被敌对帮派打死,此事激怒了该组织。为了报复并展示实力,红色突击队在里约多处发动袭击,烧毁了几十辆公交车,甚至一度阻断了通往国际机场的主要道路,导致全市交通陷入瘫痪。
这种公然挑战政府权威的行为,最终促使警方采取强力回应。
州长克劳迪奥·卡斯特罗(Cláudio Castro)决心给予雷霆一击。他调集了2500名警察,配备了2架直升机、32辆装甲车和12辆特种战车,目标直指红色突击队的核心老巢,阿莱芒和佩尼亚贫民窟。从空中俯瞰,这些钢铁巨兽像一支正规军,将迷宫般的贫民窟围得水泄不通。
然而,警方很快发现,他们面对的不再是过去那种只会在巷子里放冷枪的街头混混。红色突击队的反抗力度和战术水平,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他们竟然动用无人机,从空中向地面警察投掷炸药;他们偷来汽车点燃,堵塞狭窄的街道,把贫民窟变成了一个个燃烧的陷阱。
匪徒们占领了屋顶,用高射速步枪往下扫射,子弹打在墙上,石头渣子像下雨一样往下掉。加上贫民窟里错综复杂的地形,成了黑帮成员绝佳的掩护,他们熟悉这里的每一个角落,警察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
这场激战从清晨一直持续到下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直播镜头,向全世界展示了这个如同战场的地方:燃烧的汽车残骸冒着滚滚浓烟,居民们在警察的掩护下提着简单的行李逃离家园,孩子们的哭喊声和密集的枪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这场行动最令人心碎的背景音。
为了尽可能减少平民伤亡,警方在行动前关闭了该区域的所有学校,并临时更改了12条公交线路,但是仍然有公民被子弹误伤。
行动结束时,官方公布的战报似乎颇为亮眼:击毙64人,逮捕81名黑帮成员,缴获了72支步枪和大量毒品。州长卡斯特罗在发布会上宣称,这次行动“斩断了红色突击队的一条臂膀”。
为了彰显功绩,4名在行动中牺牲的警察遗体被覆盖着巴西国旗抬离现场,他们的对讲机里,还断断续续传来同伴焦急的呼叫。
但对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这场“胜利”带来了新的恐惧。就在警方宣布“重创黑帮”后不久,红色突击队的报复迅速展开。他们在里约不同区域又烧毁了超过50辆公交车,城市再次陷入混乱。
更关键的是,这次行动的头号目标、红色突击队的顶级头目之一“多卡”(Doca),成功逃脱了。一个手上沾满鲜血且极度危险的人物仍然在逃,这意味着更大规模、更血腥的报复随时可能发生。到头来,承受这一切后果的,依然是那些无处可逃的普通百姓。
硝烟散去,但里约的根本问题却更加清晰地暴露出来。这场行动戳破了一个尴尬的现实:警方的装备不可谓不精良,为何却陷入了与黑帮“军备竞赛”的泥潭?
红色突击队上世纪70年代在监狱中成立,几十年来,他们像藤蔓一样扎根于里约各大贫民窟。他们早已不是单纯的贩毒组织,而是掌控社区一切的“地下政府”。从毒品、武器交易,到居民区的水电供应、煤气罐销售甚至食品分销,无不被他们垄断。
居民不仅要向他们缴纳“保护费”,还得遵守他们的“法律”,任何反抗都可能招致毒打甚至杀身之祸。
对于生活在贫困和绝望中的年轻人来说,加入黑帮似乎是唯一的出路。正如一位当地记者所说:“装甲车可以扫清街头的毒贩,但永远扫不掉滋生毒贩的土壤。”只要贫穷、失业和缺乏教育的问题存在一天,黑帮就能源源不断地招募到新的成员。
对巴西政府来说,这次扫毒行动留下的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真正重要的是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贫民窟的生存环境,让居民不必依赖黑帮也能有尊严地生活。这比出动多少军警、消灭多少罪犯都更加紧迫和关键。
真正的和平与安宁,从来不是单靠一场武力清剿就能实现的。在枪声和恐惧中生活,不应该是任何人不得不接受的人生。
来源:修竹书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