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会谈圆满结束,特朗普透露关键细节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0 13:42 1

摘要:在会谈伊始,特朗普称:“接下来我们将就若干议题进行讨论,我们在许多方面已经达成了一致,看来还会在更多问题上达成共识,我们将长期建立起卓越的关系。”

10月30日,中美元首会晤在韩国釜山举行,这既是中方参加APEC并访问韩国的“第一站”,也是特朗普整个亚洲行程的“最后一站”。

会谈地点选择在釜山金海国际机场贵宾楼,不仅同时照顾了双方的行程、节省时间,还具有“第三方场地”中立、从容的意味。

在会谈伊始,特朗普称:“接下来我们将就若干议题进行讨论,我们在许多方面已经达成了一致,看来还会在更多问题上达成共识,我们将长期建立起卓越的关系。”

中方则表示:中美两国国情不同,难免有一些分歧,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时而也会有摩擦,这很正常。中国发展振兴同“让美国再次伟大”并行不悖,应当把握好方向、驾驭住大局,让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平稳前行。

会谈历时1小时40分钟,考虑到之前中美已经在马来西亚进行过长时间会谈,双方外长也进行过长时间通话,元首会晤实际上是落实并确认了这些成果。

直播画面显示,会谈结束后,中美元首一同走出会场,面带微笑,并在分别时再次握手,简短攀谈。

特朗普离开前还凑近中方领导人进行耳语,并亲自送到车边,随后中方车队先行离开。

特朗普“空军一号”于当地时间下午1点15分左右从韩国釜山起飞,标志着特朗普亚洲三国之行的结束,他将于美国东部时间下午3:05返回白宫,缺席之后的APEC领导人峰会。

结束中美元首会谈后,特朗普立即打道回府,在飞机上,他宣布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包括下调芬太尼关税至10%并立即生效(关税从55%下调至45%)、计划明年4月访华等。

特朗普表示“中国也已开始大量购买美国大豆”“稀土问题已经解决”(推迟一年实施出口管制),他称“这一次非常棒的会面,在许多重要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不久后会向大家公布,我们没有太多重大绊脚石”。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提到“我们达成了协议,每年我们都会重新谈判这一项协议”,暗示中美贸易协议是有为期一年时效的,与之前三个月延期一次相比更加稳定了一些。

除此之外特朗普还宣布,将同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展开合作,推动实质性进展。

至于台湾问题和英伟达最新型芯片出口问题,特朗普称没有包含在此次会谈议程内。

总的来说,氛围比外界预期的还要好,当被问及将如何从1-10分对这次会议进行评分时,特朗普表示取得了巨大成功,打12分。

一个国家的政策或生态,往往如钟摆般在左右之间来回摆动——大周期以二三十年计,映射出一代人的思想变迁;小周期以五到十年为单位,回应着选举政治、经济波动或社会情绪的短期波澜。

月满则盈,水满则溢,政策有时也需要在摆动中积蓄着能量,寻找折回突破的临界点。

前几年中美“新冷战”的第一阶段事实上变成了“渐进式脱钩+试探性军事对抗和代理人战争”的混合状态。

经济层面体现为产业链重组、关税、投资审查、科技出口管制等措施;军事层面则体现为灰色地带摩擦与地区冲突,如台海、南海、乌克兰及中东等地的间接博弈。

按照美苏冷战剧本做推演,接下来的场面无外乎两种:其一是双方脱钩到某个都能接受的水平,然后进入更激烈军事对抗状态;其二则是进入“冷战2.0与和平竞赛”阶段。

拜登时期中美其实已经有走向冷战深水区的架势,特别是“亚太北约”概念的持续发酵,而特朗普上任打断了这一进程,他这次亚洲行既没有组织拜登时期的“美日韩三边峰会”,也没有发布任何“涉台声明”,主要精力聚焦在贸易领域。

实际上,即便两届美国政府均有脱钩意愿,但中国与西方——特别是美国之外的西方——也不太可能在经济层面实现大幅度分离。

这意味着“冷战2.0”不会达到“冷战1.0”那种激烈程度,和平竞赛会更快到来,双方通过在战略产业领域的竞争来争夺国际秩序主导权。

如果让五十年、一百年后的历史学家来复盘过去十年(2015至2025)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或许会得出这样的判断:经历过最初的“铁幕”、脱钩、极限试探与第一场大规模热战后,中美两个超级大国在2025年进入了“战略僵持期”。

来源:江宁知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