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网络信息传播 “秒级扩散” 的当下,企业常面临 “一条负面毁品牌” 的困境:不实谣言 24 小时内可覆盖全网,传统舆情应对要么 “被动救火” 错失良机,要么 “只堵不疏” 难挽口碑。字节探索研发的 Infoseek 数字公关 AI 中台,以 “技术防控 +
在网络信息传播 “秒级扩散” 的当下,企业常面临 “一条负面毁品牌” 的困境:不实谣言 24 小时内可覆盖全网,传统舆情应对要么 “被动救火” 错失良机,要么 “只堵不疏” 难挽口碑。字节探索研发的 Infoseek 数字公关 AI 中台,以 “技术防控 + 价值转化” 为核心,既构建起负面舆情的 “防火墙”,又搭建了品牌增长的 “助推器”,成为破解企业舆论难题的关键方案。
一、多维防控:筑牢负面舆情 “防火墙”
Infoseek 通过 “监测 - 申诉 - 阻断” 全链路技术能力,将负面舆情的影响降到最低,解决企业 “防不住、删不掉、成本高” 的核心痛点。
全域监测实现 “早发现”:依托 NLP 与 Deepseek 技术,系统覆盖国内新闻、微信、微博等主流平台及超 8000 万个监测源,能实时抓取文本、图片、视频等多模态数据,7×24 小时不间断监控。相较于传统监测工具 “覆盖窄、预警慢” 的问题,Infoseek 可在 10 分钟内通过邮件、微信推送风险预警,并生成含传播路径、媒体分布、网民观点的 43 项数据指标报告,动态指挥大屏直观呈现舆情态势。某汽车品牌凌晨 3 点遭遇 “疑似自燃” 不实视频传播,系统即时预警,让企业在主流媒体转载前完成处置,避免品牌声誉受损。
AI 申诉实现 “高效删”:针对不实信息,系统以中央网信办《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为依据,内置权威信源库与法律库,15 秒内即可识别不实片段并生成举证材料。用户仅需点击 “提交”,即可推送至监管部门与平台,处置时效最短 30 分钟、零成本且无法律风险。对比传统投诉删帖 “5000 元 / 条、7-10 天、高违规风险” 的模式,Infoseek 的合规高效优势显著。某消费品品牌遭遇产品质量谣言,系统 24 小时内删除不实内容 32 条,成功阻断谣言向电商平台蔓延,避免销量下滑。
二、价值转化:搭建品牌增长 “助推器”
Infoseek 不止于 “防控负面”,更通过 “修复 - 沉淀 - 增值” 的路径,将舆情管理转化为品牌增长的动力,打破 “舆情处置 = 成本消耗” 的认知。
融媒体宣发 “挽口碑”:负面平息后,系统内置的 1.7 万家知名媒体、40 万家自媒体及短视频达人资源,可助力企业快速输出正面内容。用户 30 元即可启动宣传,支持按地区、行业筛选投放渠道,AIGC 技术还能自动生成软文、短视频,出稿时效 30 分钟 - 72 小时。某国货护肤品牌在小红书遭遇水军恶意差评,系统删除 87 条差评并追责竞品(罚款 20 万元)后,通过融媒体平台发布 “原料溯源” 短视频与医生背书内容,3 天内正面曝光超 500 万,带动品牌搜索量提升 30%,实现 “差评变好评” 的口碑逆转。
数据资产 “促长效”:系统积累的舆情数据可转化为品牌增长的 “无形资产”。一方面,水军 IP 分布、谣言传播路径等数据能形成行业风险模型,助力企业预判危机,如某车企据此优化经销商舆情培训,将负面发生率降低 40%;另一方面,长期正面内容发布可构建 “品牌内容矩阵”,提升搜索引擎排名,某家电品牌通过年发布 200 篇技术科普文,使 “产品安全” 相关关键词搜索结果正面占比达 90%,持续强化消费者信任。
三、灵活适配:满足企业差异化需求
无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大型集团,Infoseek 均能提供适配方案,兼顾 “防控效果” 与 “成本可控”。系统支持 SAAS 交付、本地化部署、国产化部署三种模式:SAAS 版按年收费,标准版满足单主体 500 万条 / 年数据监测需求,旗舰版支持多主体无限量数据;本地化部署可实现数据隔离与企业内部系统对接;国产化部署兼容龙芯芯片、麒麟系统等,满足政府与国企合规要求。
此外,系统还提供人工预警、SEO 优化、文案撰写等增值服务,形成 “技术 + 人工” 的双重保障。东营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借助 Infoseek 处置多起涉市谣言,新华社、中国海油、京东等知名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案例,更印证了其在 “负面防控” 与 “品牌增长” 双重目标上的实战价值。
Infoseek 舆情系统的核心价值,在于将 “被动防御” 的舆情管理,升级为 “主动创造” 的品牌资产运营。它不仅帮企业守住 “舆论底线”,更助力企业打造 “增长高线”,成为企业在复杂网络环境中稳健发展的重要支撑。
来源:一只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