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驻村书记到研究生代表!遵义师院宣介会,看 “红心” 青年如何在行动中发光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0 14:45 1

摘要:“毕业后我希望回到家乡,继续传承和书写基层‘红心’故事,我的梦想也一定在田野间,而不是在亮丽的演播厅里。要为乡村振兴注入自己的青春力量。”当本科学生朱兆麟在台上向老师和学长说出这句话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这,都得益于一所高校“红心”特质浸润。

“毕业后我希望回到家乡,继续传承和书写基层‘红心’故事,我的梦想也一定在田野间,而不是在亮丽的演播厅里。要为乡村振兴注入自己的青春力量。”当本科学生朱兆麟在台上向老师和学长说出这句话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这,都得益于一所高校“红心”特质浸润。

10月29日下午,遵义师范学院在长征讲堂隆重举行“赓续传承 红心有为”遵师“红心”特质有为青年宣介会,标志着该校明确将“忠诚、坚韧、担当”作为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融入育人各环节。学校领导与老领导、专家学者、优秀校友代表、师生代表共同参与这场精神盛宴。

遵义师范学院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根本问题,依托学校红色办学传统,深入研究学校人才培养特点,前期经过校友访谈、专家研究等环节,提炼总结出“忠诚、坚韧、担当”的遵师“红心”特质有为青年的内涵。

本次宣介会共分为四个篇章——“探寻遵师‘红心’有为青年的特质”“我是‘红心’有为青年,我想对母校说”“‘红心’有为青年特质宣介”以及“传承与展望”。

宣介会上,与会嘉宾从校史角度揭示了“红心”特质的历史渊源,从具体实践中阐述了“红心”特质的探索路径,更从薪火相传中勾勒出“红心”特质有为青年的奋斗群像,生动诠释了“忠诚、坚韧、担当”这一“红心”特质的深刻内涵——忠诚,是“红心”有为青年的政治品格,是对党、对革命事业、对人民群众、对岗位职责的赤胆忠心;坚韧,是“红心”有为青年实现目标的内在动力,是在挑战中主动破局,于压力下向阳生长,在挫折中不屈不挠的勇气与毅力;担当,是“红心”有为青年立时代使命的大格局,是在坚定理想信念指引下,以民族大义和革命全局为重,肩负使命、直面艰难险阻的责任意识与实践品格。

学校党委书记陈治松在讲话中表示,期盼大家能够将忠诚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期盼大家能够在逆境应对中锤炼坚韧品格;期盼大家在担当作为上展现时代风采。把“红心”特质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成为遵师学子最鲜明的标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优秀校友、2014届毕业生郑彬彬感慨,正是母校培育的“红心”特质转化成他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时解决乡村发展难题的实干担当。

“作为遵师学生,更是一名共产党员,通过本次宣介会,我对‘红心有为青年’的理解始终绕不开一句话:真正的红心不是飘在天上的理想,而是扎根地上的实干。”遵义师范学院研究生代表蒋唯奕说,会以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们为榜样,练硬本领,更要带着同学一起,朝着“用专业服务基层”的方向使劲,让“红心”在实打实的行动里发光。

2024级本科学生代表罗铖会后向记者坦言:“作为红色宣讲团队长、多次实践参与者,对我而言,遵师‘红心’从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刻在每段经历里的实干印记,是每一次攻坚克难的坚韧,是每一份扛在肩上的责任。这份‘红心’,让我在知行合一中成长,都得益于遵师红色沃土的滋养,也让我坚信:有为青年就该以实干传承红色基因,用担当回应时代期许。”

遵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学校原党委书记、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原常务副主任李国士,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学校原副校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三级教授王刚,学校党委副书记梁正海、周晶,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杜晓青,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付强,部分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等参加宣介会。

特约通讯员 黄玥

贵州教育报记者 杨凯

编辑 陈茜茜

二审 廖波

三审 王宁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