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打破幼小衔接“陡坡”壁垒,2025年10月28日,华蓥市教育发展中心牵线“李鑫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与“胡秋霞幼儿园名师工作室”,于华蓥市双河第二小学开展联合教研活动,以思想碰撞与实践探索,铺就幼儿
幼小衔接绽新篇 联合教研启新程
——华蓥市“李鑫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与华蓥市“胡秋霞幼儿园名师工作室”共绘衔接育人新图景
为深入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打破幼小衔接“陡坡”壁垒,2025年10月28日,华蓥市教育发展中心牵线“李鑫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与“胡秋霞幼儿园名师工作室”,于华蓥市双河第二小学开展联合教研活动,以思想碰撞与实践探索,铺就幼儿成长的“平缓过渡带”。
活动当天,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数学教研员张群兰老师,华蓥市教育发展中心幼儿园教研员冉雪梅老师,两工作室全体成员与学员,以及全市小学语文学科教师代表、幼儿园教科研骨干等齐聚一堂,共赴这场幼小衔接的专业盛宴。
晨光初绽,教研的热忱在秋意中悄然升温。活动伊始,两场专题分享如双生花般次第绽放:“李鑫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邓萍老师以《从“外部管控”到“内在生成”》为题,从小学视角解析形成性评价如何助力衔接期课堂习惯养成;“胡秋霞幼儿园名师工作室”成员江莉老师则以《科学协同,自然过渡》为引,从学前维度构建儿童为本的衔接新样态。二者从课堂建构到学校规划,勾勒出幼小衔接的立体轮廓。
同课异构环节,《小猪变形记》绘本成为连接幼与小的纽带——任巧老师的幼儿语言课充满童趣探究,姜小丽老师的小学语文课侧重文本深耕,同一故事的不同演绎,恰似一扇窗,让参会者清晰窥见学段衔接的密码。
课后评课议课环节,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每一次观点交锋都为衔接策略的优化注入新能量。活动尾声,华蓥市教育发展中心幼儿园教研员冉雪梅老师抛出了怎样的幼小衔接才算有效?以专业的视角揭示了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根本区别。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数学教研员张群兰老师则以幼小衔接的横向和纵向为切入点,系统拆解了学科知识、学习习惯、心理适应的衔接逻辑,厘清了“循序渐进,双向适配”的实践路径。他们的总结升华了主题,为华蓥市幼小衔接工作指明了“双向奔赴、科学衔接”的前行方向。
这场教研,是一次跨越学段的专业对话,更是一次深耕育人的温暖同行。它不仅搭建起幼儿园与小学的协作桥梁,更是在华蓥教育的沃土上,播下了幼小衔接、科学育人的新种子,愿这颗育人新苗在教育暖阳下拔节生长,为孩子们的童年保驾护航。(李鑫 胡秋霞)
来源:静静趣味教学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