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议 | 第十届联合国科技创新论坛”数字化赋能健康城市建设:创新策略与实践”边会成功举办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9 03:36 1

摘要:2025年5月8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十届联合国科技创新论坛”数字化赋能健康城市建设:创新策略与实践”边会成功举办。

原创 辛勤的 中国城市规划

导读

2025年5月8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十届联合国科技创新论坛”数字化赋能健康城市建设:创新策略与实践”边会成功举办。

本文字数:3474字

阅读时间:11分钟

2025年5月8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与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可持续城市、社区和历史遗产保护专委会在第十届联合国科技创新论坛举办了线上边会,主题聚焦“数字化赋能健康城市建设:创新与策略实践”。边会邀请来自不同国家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科研院所的专家和学者,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在健康城市建设中的实践,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性技术优化健康资源空间配置、促进健康公平。

这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首次在联合国科技创新论坛举办边会,旨在汇聚全球各利益相关方,共同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可持续城市、社区和历史遗产保护专委会委员石楠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边会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副主任委员刘健主持。

主持人:刘健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副主任委员

刘健对与会者表示欢迎。她表示,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促进全球健康城市倡议中数字技术应用的创新交流,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数字孪生技术等,同时研讨这些技术在预防疾病、改善心理健康、增强城市韧性和优化应急管理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开幕致辞

石楠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可持续城市、社区和历史遗产保护专委会委员

石楠指出,健康的城市是保障人权和尊严的基础。他介绍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在推动健康的城市发展和治理中做出的努力,包括学术会议的组织、论文书籍的出版、团体标准的编制、评价工具的构建等。他特别提到,“公园城市指数”是为决策者和公众设计,用于评估城市健康情况的工具包,是致力于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新城市议程》中国本土化和落地实施的重要举措。

主旨报告

用于骑行和步行的健康经济评估工具

【瑞士】索尼娅·卡尔迈尔(Sonja Kahlmeier)

世界卫生组织顾问

索尼娅·卡尔迈尔教授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开发的免费在线健康经济评估工具(HEAT),它将健康效益和减碳转化为货币价值,为城市交通规划和评估提供经济基础。她展开介绍了HEAT在规划管理中的实践案例:

中国共享单车健康效益评估(2020年)基于12个城市数据分析显示,共享单车使用带来的主动出行健康收益是空气污染风险的5倍,全国范围内每年可避免近3万例过早死亡,创造196亿美元社会价值,突显了骑行基础设施对健康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

法国骑行潜力研究(2024年)显示,若将25%的短途汽车出行转为骑行,法国每年可额外避免1822例死亡并减排25.7万吨CO₂,而现有骑行交通量已带来48亿欧元社会价值,印证了主动出行对健康与气候的双重效益。

加纳阿克拉步行和骑行的投资案例(2023年)显示,通过规划500公里步行、骑行设施,预计10年内以37:1的超高效益成本比避免5658例死亡,同时产生42亿美元社会价值,推动了加纳制定国家非机动车交通政策并吸引了国际资金支持。

卡尔迈尔教授呼吁决策者利用HEAT工具量化步行与骑行的健康经济效益,将其纳入交通政策制定,优先投资主动出行基础设施以实现健康、气候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多赢目标。

新加坡在健康促进方面的创新方法

【新加坡】陈文皓(Tan Wearn Haw)

新加坡健康促进委员会战略规划与合作部主任

陈文皓主任指出,新加坡面临老龄化加剧(2030年65岁以上人口将达25%)、慢性病高发(高血压37%/肥胖12%)及都市生活方式病(运动不足/睡眠短缺)三重健康挑战。为应对健康挑战,新加坡健康促进委员会通过技术创新和多部门合作,推动全民健康计划(Grow Well SG, Healthier SG, Age Well SG)。他重点介绍了Healthier SG(更健康的新加坡)国家健康战略,以及支持该战略的核心数字载体——全民健康平台“Healthy 365”。

“Healthy 365”是一个综合性数字健康管理平台,通过手机app和智能穿戴设备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该平台集成了步数追踪、睡眠监测、饮食记录等核心功能,并与全国“健康饮食挑战”等健康促进活动联动。平台创新性地采用“数字健康积分”激励机制,居民完成健康任务即可获得奖励,同时,家庭医生可利用健康数据为用户做个性化健康指导。通过与苹果、三星等科技企业合作,平台能够兼容主流智能设备,并针对不同人群开发了专项模块(如面向长者的“AgeStrong”运动计划)。目前平台已覆盖全国,其匿名化群体数据分析功能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对于数字健康平台的未来探索方向,陈文皓表示,期待利用人工智能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健康指导。

智慧城市,健康生活:耦合流动性与环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导向城市治理

【中国】周素红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

周素红教授探讨了如何通过数字技术耦合人群流动性与环境健康暴露,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导向的城市治理。基于此,她提出一个动态分析框架,旨在评估人群日常活动与多维度环境暴露对健康的影响,进而指导智慧治理。具体分为四个维度,报告对各维度的评估方法和实践案例进行简要介绍:

自然环境暴露(如PM2.5)维度需结合移动监测(如手机定位+传感器)和AI模型生成高精度污染地图;引入吸入剂量风险模型,综合分析个体活动轨迹与污染浓度,精准评估健康风险。

建筑环境暴露维度通过城市信息模型(CIM)整合BIM、GIS、IoT数据,优化健康支持性环境,如高德地图推出“荫凉路线”推荐功能。

社会经济环境暴露维度基于时空大数据模拟流行病传播(如SEIR-ABM模型),发现群体免疫的空间异质性,指导疫苗分配策略(优先高风险地区脆弱人群)。

感知环境暴露维度利用AI分析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如街道美观度、噪音情绪评估),优化城市服务,如深圳“温度调控车厢”、高铁静音车厢等差异化服务。

最后,针对数据安全与治理效率的矛盾,她呼吁建立ISO标准框架,平衡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推动跨学科合作。

宜居与健康城市之间的拓扑关系:战略、政策和指标

【埃及】莫森·阿布纳加(Mohsen Aboulnaga)

埃及开罗大学工程学院教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包容性政策实验室专家

莫森·阿布纳加教授聚焦于宜居城市(Livable City)与健康城市(Healthy City)的辩证关系,探讨如何通过数字化与可持续策略应对城市化挑战。阿布纳加教授指出,全球面临的健康风险包括疾病、能源短缺、气候威胁、食物供应不足等,蓝绿基础设施(BGI)的不足,影响了社会公平与城市韧性。为应对以上挑战,应建立综合性评估框架,利用实时数据优化决策流程。

阿布纳加教授分别介绍了宜居城市和健康城市的评估框架。宜居城市评估指标包括步行友好、公共空间、低碳交通、空气质量、饮食便利、就业机会、住房可负担性、蓝绿空间等8类;健康城市评估指标包括健康水平、医疗服务、环境质量、社会公平等4类。他建议将健康城市评估指标纳入宜居城市评估体系,在此框架下,他介绍了维也纳交通健康影响评估、哥本哈根主动出行健康效益评估等实践案例。

阿布纳加教授呼吁,当前宜居城市评估需全面整合健康城市评估指标,通过数字框架整合健康、宜居与气候目标,构建开放数据系统,实现包容性治理,以弥补SDG3(良好健康与福祉)和SDG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目标的实施缺口。具体行动包括:应用气候智能监测技术降低城市风险、利用实时数据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发展数据驱动的可持续交通体系、加强数字素养教育、推动跨部门协作等。

交流研讨

与会嘉宾针对创新性数字技术或工具推动健康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推动SDGs实现的行动建议展开讨论,他们共同呼吁全球在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健康城市建设中采取以下行动:

1

推动数据共享与标准化。开发跨国/跨部门的健康环境与行为数据平台,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数据辅助决策。

2

建立数据隐私保护机制。建立数据获取与使用的伦理框架,提供城市健康数据服务公共利益的安全渠道。

3

推广循证决策工具。将HEAT等健康经济效益评估工具纳入城市规划决策流程,优先投资兼具经济和健康效益的项目。

4

制定健康城市指标体系。推动制定与SDGs对齐、适应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发展的健康城市标准指标体系。

5

构建全球协作网络。联合国可牵头制定《健康城市数字化行动指南》,整合案例经验与技术标准。

来自国际组织、科研院所、社会团体、高校、企业的2000多位专家和代表在线参加了会议。

联合国科技创新论坛简介

联合国科技创新论坛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下联合国技术促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合国交流研讨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经验的主要平台之一。论坛由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召集,聚焦科技创新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作用,每年成果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HLPF)报告。2025年论坛主题是“为2030年议程及其可持续发展目标推进可持续、包容和循证的科技解决方案和创新,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国际会议 | 2024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边会成功举办,聚焦湾区城市的可持续韧性发展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