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刚谈完欧盟膨胀了,向特朗普索要关税优惠,待遇必须比中国好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8 01:15 1

摘要:这帮人看着中国和美国在日内瓦谈成了取消91%的加征关税、暂停24%的反制措施,转头就膨胀起来,开始向特朗普喊话“待遇必须比中国好”——这种操作就像菜市场大妈砍价,非得让卖家多送两根葱才肯罢休。

中美刚谈完欧盟膨胀了,向特朗普索要关税优惠,待遇必须比中国好

中美刚谈完关税问题,欧盟突然觉得自己又行了。

这帮人看着中国和美国在日内瓦谈成了取消91%的加征关税、暂停24%的反制措施,转头就膨胀起来,开始向特朗普喊话“待遇必须比中国好”——这种操作就像菜市场大妈砍价,非得让卖家多送两根葱才肯罢休。

但现实不是菜市场,欧盟这次可能连葱叶子都薅不着。

事情的魔幻程度堪比《权力的游戏》剧本。

中美刚发布联合声明不到三天,欧盟官员就集体放话,要求美国给他们的关税优惠必须超过中国和英国。

瑞典外贸大臣本杰明·杜萨甚至威胁“如果欧盟只能拿到美英协议同等待遇,美国就等着被报复”。

这话听着硬气,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槽点满满——欧盟现在就像拿着玩具枪打劫的熊孩子,嘴上喊着“我要炸了银行”,手里举着的却是滋水枪。

这种迷之自信的源头很有意思。

中美谈判结果公布后,欧盟官员私下开会的画风大概是这样的:“中国能让特朗普把145%的关税砍到30%,咱们可是自由民主的盟友,怎么也得砍到25%吧?”他们完全没意识到,中国能谈成这事靠的不是嘴炮,而是手里捏着美国国债、稀土供应、制造业命脉这些硬核筹码。

反观欧盟,现在连给乌克兰送炮弹都要抠抠搜搜算库存,拿什么跟特朗普玩“对等博弈”?

更黑色幽默的是欧盟的谈判策略。

这帮人从美英、中美谈判里总结出“宝贵经验”——只要装得不着急,特朗普就会让步。

于是我们看到波兰经济部副部长米哈尔·巴拉诺夫斯基故作深沉地说“我们还有37天时间争取全面协议”,法国贸易部长洛朗·圣马丁摆出高冷姿态说“10%关税不可容忍”。

但现实是,特朗普早就看穿了他们的虚张声势。

就在欧盟官员集体表演“淡定”的时候,美国商务部长已经和中方代表谈起了芯片合作,而欧盟还在纠结要不要给美国汽车加税。

这场闹剧背后藏着三个残酷真相。

第一,欧盟现在就是特朗普眼里的“菜单选项”。

看看美国最近的动作:和中国谈完就调转枪口炮轰欧盟存在“不公平贸易”,摆明了是把欧洲当软柿子捏。

第二,欧盟内部早就四分五裂。

匈牙利副外长公开支持保留10%关税,直接打脸瑞典、法国的强硬派,这种内部分裂让特朗普砍价时连磨刀的时间都省了。

第三,欧盟高估了自己的战略价值。

他们总以为“美欧亲如一家”的叙事还能奏效,但现实是特朗普团队现在满脑子都是怎么从德国车企身上多刮点油水。

最讽刺的是欧盟的“报复”底牌。

当瑞典大臣叫嚣要反制美国时,可能没算清楚账:欧盟对美国年出口额超过5000亿欧元,而美国对欧投资存量是欧盟对美投资的两倍。

真要掀桌子互加关税,德国汽车业可能先崩盘——毕竟奔驰宝马在美国卖车的利润,可比美国牛仔裤在欧洲赚的多得多。

这就像幼儿园小朋友打架,欧盟举着小拳头说要揍人,结果发现对方是重量级拳王。

这场关税闹剧最终可能以三种方式收场。

最可能的结局是欧盟在7月8日谈判截止日前认怂,捏着鼻子接受10%的“基准关税”。

毕竟看着中国拿到91%的关税取消幅度,自己却连10%都保不住,这种心理落差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第二种可能是欧盟硬扛到底,结果被特朗普祭出《贸易扩展法》232条款,连药瓶子都要被征“国家安全税”——到时候别说汽车产业,连瑞典的宜家家具都可能被关税大棒砸得稀碎。

最魔幻的可能是欧盟真的加入CPTPP,但这相当于在太平洋里和鲨鱼比游泳,还没扑腾两下就被地缘政治漩涡卷走了。

说到底,欧盟这次索要“超中国待遇”的戏码,活像没拿到压岁钱就撒泼打滚的熊孩子。

他们既看不清自己早已不是冷战时的“西方阵营二当家”,又放不下“制度优越性”的虚荣包袱。

当中国用实力让特朗普回到谈判桌时,欧盟还在用二十年前的过时剧本演戏——这场面就像智能机时代还有人炫耀大哥大,既心酸又滑稽。

或许等欧盟官员们从“普却信”的美梦中醒来才会发现,自己不是菜单上的贵宾,而是特朗普砧板上的肥羊。

来源:妙语侃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