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数字化浪潮与新经济业态的双重冲击下,传统税收模式正经历一场静默而深刻的“系统升级”。国家税务总局部署的“强基工程”,正是这场变革的支点——它让税收治理从“管得住”走向“管得巧”,让政策活水,精准滴灌至每一寸经济土壤。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熊晓宇 贺纯 通讯员 吕锦平 朱艳 长沙报道
在数字化浪潮与新经济业态的双重冲击下,传统税收模式正经历一场静默而深刻的“系统升级”。国家税务总局部署的“强基工程”,正是这场变革的支点——它让税收治理从“管得住”走向“管得巧”,让政策活水,精准滴灌至每一寸经济土壤。
在“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之下,长沙正以高质量发展为引擎高速奔跑。每一步的发展跃迁,都需要一个更高效、更懂市场的税务体系作为支撑。政策能否精准触达?企业能否轻装上阵?答案,藏在长沙税务持续进化的“治理系统”里。
长沙税务干部实地走访企业,实现对重点税源企业精准监管、滴灌服务。
数据会说话,治理在进化
数据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治理的语言。在长沙税务的系统中,一批“智”系列分析产品,成为读懂企业、预见风险的“翻译器”。
企业物流费用占比异常触发预警,税务人员立即实地核查,发现其运输发票取得存在瑕疵,随即辅导企业更换合格承运方、补正票据——发生在浏阳市鑫祥烟花制作有限公司的这一幕,不是“事后追查”,而是一次精准的“税收体检”,依托的是“烟花行业税收健康指数”模型的预判能力。
针对烟花爆竹行业交易链条长、关联方多的特点,浏阳市税务局开发出该指数模型,深度融合开票、申报、物流、能耗、企业用工等多维数据,动态监测企业运营“健康度”,及时向企业开展税收风险预警。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警,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浏阳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谭林介绍,基于该模型,税务部门进一步打通产业链数据壁垒,构建覆盖从原料供应到成品出口的“全链条风险图谱”。
以出口环节为例,依托230余家企业数据形成的“出口风险图谱”,税务部门定期开展场景化教学,从报关单证到外汇核销,手把手指导企业规范操作,有效破解单证管理松散、骗税风险较高等问题。
从“经验治税”向“以数治税”的跨越,背后展现的是长沙税务在数据人才培养上的前瞻布局。早在2023年,长沙税务系统便启动大数据应用人才培养计划,两年间,已锻造出一支百人规模的“数据+技术+业务”复合型分析师团队。在今年初的长沙某行业涉税风险应对中,这支“数字尖兵”通过对目标企业及其关联方开展联动分析,最终弥补以前年度亏损9700余万元,查补税款7000万元。截至目前,团队已牵头建立行业和重点事项风险评估模型70余个,其中广告行业税收风险管理模型成功入选税务总局主特长领域风险模型。
“通过技术赋能解决传统征管难点,建立自己的大数据分析队伍,是应对数字经济变革、实现税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长沙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罗旻的这个判断,揭示了长沙税务的治理智慧:当数据成为治理的“语言”,人才掌握数据的“语法”,税收治理便从被动响应迈向主动赋能,从经验判断走向精准洞察。
开福区税务局文创税务管家工作室举办“税企面对面”活动,形成了税收治理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算法在创新,难题在突破
新业态不断冒出老系统没见过的“新题型”,而长沙税务的回应是:不一刀切,而是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定制“治理算法”。
在宁乡,“三链两群”产业体系汇聚企业超600家,贡献了近80%的工业总产值,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宁乡市税务局构建“数据画像-分类施策-多维联动”治理闭环,以“研发活动全周期数据”系统归集企业研发立项、专利申报、产学研合作等12类信息,实现对重点税源企业精准监管、滴灌服务。
“企业研发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税务部门不仅精准推送政策,让我们应享尽享,还及时预警潜在风险,帮我们识别出研发支出归集不准确的问题。”长沙弗迪电池有限公司行政负责人吴细波的感慨,正是长沙税务精准治理的生动注脚。
面对大企业集团化、跨区域、多元化经营带来的复杂情况,长沙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组建6支专业团队,为163家大企业集团建立“一链一账册、一企一标签”涉税信息库,依托行业(集团)税源监控指标模型,对重点“链主”企业集团购销、物流、资金流进行“分钟级”比对与全链条监控,实现从单点应对到系统治理的智慧转变,有效降低大企业集团涉税争议成本。
在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科技+文化”激活文创产业蓬勃生机。面对打赏、IP衍生等新型收入模式带来的税收管理挑战,税务部门组建“文创税务管家服务站”,并引入“遵从协议+自愿披露+事先裁定”争议解决机制,与网络作家、明星艺人等签订税收遵从协议,为辖区300余家文创企业筑牢合规发展根基。
“税收遵从协议能有效降低我们因政策理解偏差导致的涉税风险,也为我们营造了安心创作的营商环境。”网络作家丁墨表示。据悉,目前,超80%头部从业人员已完成签约,20余位明星艺人和天涯、磨剑少年等平台网络作家落户开福区,形成了税收治理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传统制造到数字文创,长沙税务将复杂性转化为创新力,写下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注脚。
理念在更新,服务在升级
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服务”。在长沙,“服务”不是附加项,而是治理的底层逻辑。
服务理念的升级,始于畅通机制。由长沙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罗旻主导建立的“局长直通车”微信群直连全市8个县区局、77个税务分局,变“层级汇报”为“实时对话”,让基层声音直达决策层,构建起多元协同的服务新格局。截至目前,该机制已发布工作提醒200余条,及时解决问题100多个,在政策落实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浏阳市税务局经开税务分局组建专项服务团队,主动上门提供“全周期”税收服务。
服务的精度,体现在对市场主体的深度理解和精准响应。总投资10亿元的启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抗癌创新药项目,其核心产品有望成为全球首个该类别双抗药物,市场前景广阔。然而,这个由异地母公司和浏阳经开区子公司联合研发的项目,在研发费用分摊、知识产权归属等涉税处理上异常复杂。
了解到企业的“痛点”后,浏阳市税务局经开税务分局迅速组建专项服务团队,主动上门提供“全周期”税收服务,指导企业设置研发辅助账、归集费用、准备凭证,为项目顺利落地扫清了税务障碍。项目负责人都业杰说,“税务部门专业高效的超前服务,解决了项目落地初期的关键税务难题,为快速投产和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湖南冰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唐女士也有同样感受。长沙市望城区税务局以“一企一策”个性化政策服务精准护航企业发展,2024年助力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68万元,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等各项税费优惠1370余万元。
服务的广度,体现在生态的培育。长沙市雨花区税务局将570家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归口统管,通过“专窗受理、专员响应”等模式,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全市首个涉税专业服务专窗实现“一号办多事”,高信用机构走绿色通道,形成税收共治合力。
如今的长沙税务,线上“云端导税”、视频辅导精准识别问题;线下“无感识别区”“一窗通办”高效提升体验。
从数据筑基到精准破题,再到服务生态的培育,长沙税务正完成一场从“管理”到“服务”、从“经验”到“智慧”的静默转型。
来源:红网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