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高气爽时节,娄底的田野间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双峰县梓门桥镇的万亩双季稻田里,金黄稻浪随风起伏,收割机穿梭作业。作为娄底单产提升行动的核心区域,双峰县梓门桥镇10500亩双季稻生产连片基地,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机插、统一绿色防控”的集成技术,推动核心区双季亩
(图为双峰县梓门桥镇10500亩双季稻生产连片基地丰收场景)
秋高气爽时节,娄底的田野间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双峰县梓门桥镇的万亩双季稻田里,金黄稻浪随风起伏,收割机穿梭作业。作为娄底单产提升行动的核心区域,双峰县梓门桥镇10500亩双季稻生产连片基地,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机插、统一绿色防控”的集成技术,推动核心区双季亩产稳定在1100公斤以上。
“今年天气好,还有娄底市、双峰县农技人员全程指导,早稻亩产上1000斤,晚稻亩产上1300斤。”在双峰县梓门桥镇八仙村,种粮大户李文成捧着饱满的稻穗笑意盈盈。他种植的晚稻品种“泰优农39”,是当地推广的“高产能、高适配”优良品种之一。
(图为新化县的山坡田间地头,农机轰鸣着播下油菜种子,绘就出一幅“粮丰油旺”的农耕画卷。)
在新化县曹家镇木山新村,曾经的抛荒田如今已翻耕平整,农机正播撒油菜种子。这里是娄底耕地提升行动的实践样本:通过“小田改大田”“抛荒田复耕”。
新化县“稻油”“稻稻油”等种植模式的推广,让一季稻区、双季稻区都实现了“稻油轮作、茬口衔接”,既保障了粮食产能,又拓展了油料空间。据悉,娄底市今年计划开发耕地2000亩、恢复耕地9200亩,同时推进400万亩次以上的耕地质量提升措施。
“今年做到不冬闲一块田,凡是能够种上农作物的田都要种上农作物,500亩双季稻田种草籽(绿肥),1600亩一季稻区种植油菜。”为了实现这个规划,双峰县杏子铺镇在欧源村投入部分资金和种子,还派出农技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国庆节期间,欧源村出动无人机,将草籽种播撒在500亩晚稻田里,村里租用耕种机将1600亩一季稻区的水田统一翻耕种上了油菜。(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吕霞)
一审:谭洲伟 二审:罗江三审:刘辉煌来源:娄底新闻网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