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大姐每晚做提肛,4个月后去检查,医生:怎么这样做?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0 09:39 1

摘要:“每天提肛十分钟,四个月后检查结果让医生都惊讶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健康奥秘?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每天提肛十分钟,四个月后检查结果让医生都惊讶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健康奥秘?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提肛,也叫肛门括约肌锻炼,听起来不太起眼,却是中医和现代康复医学中都推崇的一种自我保健动作。简单来说,就是有意识地收缩肛门,就像憋尿那样,每次持续几秒钟,然后放松,再重复进行。

可别觉得这是“老年人专属”的动作,提肛锻炼对男女老少都适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多项健康指导中都提到,提肛运动能有效增强盆底肌张力,改善排便功能、预防痔疮、缓解尿失禁等问题。

根据《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持续进行提肛锻炼8周以上的人群中,有超过70%的患者自述排便顺畅度明显提升,而便秘、肛裂、腹胀等问题的发生率也明显下降。

某地一位55岁的大姐,听人推荐,说“提肛能养生”,于是每天晚上睡前坚持做15分钟,持续了足足4个月。她原本是为缓解便秘问题,结果去医院复查的时候,医生却摇了摇头:“你这样做,方式不对,反让问题变严重了。”

原来,她在锻炼过程中动作用力过猛,持续时间过长,且没有放松阶段,导致肛门局部血管长期充血,反而诱发了轻度内痔。

这就好比种花,浇水是好事,可你天天浇、一次浇一盆,那花也得烂根。身体的锻炼,也要有度、有法、有节。

医生指出,提肛运动的关键在于“收缩-放松-节律性”,而不是一味地“死扣”不放。每次收缩35秒,一组做103组,才是科学的做法。

人一上了年纪,肌肉、韧带、神经都会不可避免地“退化”,尤其是盆底肌群这块“隐形肌肉”,既不容易被察觉,又承担着大大小小的重要任务:控制排便、维持子宫位置、支撑膀胱。

研究显示,50岁以上女性中,约有3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如尿失禁、子宫脱垂、直肠脱垂等问题。而提肛运动正是对这些“隐形隐患”的一剂保健良方。

根据国内一项针对1000名中老年女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坚持提肛锻炼6个月以上者,其尿失禁发生率下降了近40%,便秘、肛裂等肛肠问题也有显著改善。

而对于男性,提肛还可改善前列腺血液循环、缓解排尿困难、延缓前列腺增生进程。一位泌尿外科主任曾在健康讲座中指出:“50岁以上男性,如果能每天坚持做提肛运动,是对前列腺最好的‘按摩’。”

提肛虽小,方法不对却可能“适得其反”。现代康复医学科推荐的三种姿势如下:

第一种:仰卧提肛
躺在床上,双腿屈膝,双手自然放在腹部。缓慢深呼吸,呼气时收缩肛门,吸气时放松。适合初学者或体力较弱者。

第二种:坐位提肛
坐在椅子上,背部直立,双脚平放地面,同样配合呼吸进行。适合上班族或行动不便者。

第三种:站立提肛
站直,两脚与肩同宽,收肛时同时微微夹紧臀部,增强锻炼效果。适合有一定锻炼基础的人群。

每种姿势都需注意:不可用力过猛,不要屏气,避免腹压升高引发头晕、痔疮加重等问题。

肠道健康、盆底功能,不仅仅靠提肛动作,还要从生活方式上进行综合调整:

饮食要清淡,高纤维饮食是关键。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适量饮水,帮助软化粪便,减少排便压力。

戒烟限酒,避免久坐久站。长时间坐着或站着会影响盆底血液循环,加重肛肠负担。

适当运动,增加腹压控制能力。比如散步、太极、瑜伽等温和运动,有助于整体肌肉协调与张力维持。

定期体检,排除器质性疾病。有便血、排便困难、肛门疼痛等异常,应及时就医排查,不能“病急乱投医”。

当前健康知识传播渠道多样,尤其是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些“网红养生法”层出不穷,比如“拍手治百病”“跺脚养肾”“蹲墙根通经络”等。但医生提醒,不是所有看起来“简单有效”的动作都适合每个人。

提肛固然好,但若有严重痔疮、肛裂、肛门瘘管、直肠炎等患者,在未咨询医生的前提下贸然练习,可能会刺激病灶,加重病情。

养生之道,重在日积月累,切忌急功近利。就像补钙,不是一口吃个钙片就能长高,提肛也不是一两天就能见效的“速成法”。

有病要治,没病也要防。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动“全民健康”战略,就是倡导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从“提肛”这一小动作出发,折射出的是当前越来越多中老年人对健康的关注与焦虑。这是一件好事,但“重视健康”不能变成“盲目跟风”。

医生的职责,除了治病救人,更重要的是让大众了解什么才是科学的健康管理方式。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动作背后,都是系统的医学原理和实践经验的凝聚。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别等出问题才想起要锻炼。提肛是起点,更是提醒:健康要靠管理,不靠神话。

你每天坚持的“提肛动作”,真的做对了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体验。

参考文献:

[1]张丽,王伟峰,刘玉兰,等.提肛运动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治疗效果的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4,39(02):185-188.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老年人健康生活指导手册》.2023年版.

[3]王凯,李雪梅,赵志强.提肛运动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3,38(05):412-415.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健康小助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