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战败升官?张学良冷笑:老蒋用人,越输越红!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0 03:47 1

摘要:被张学良点名的陈诚,堪称民国官场"不倒翁"。这位土木系领袖有个鲜为人知的绰号——"三昌将军"(武昌、宜昌、南昌大溃败专业户)。但正是这位常败将军,却创下连升三级的神话。1938年武汉会战溃败后,陈诚竟被提拔为第六战区司令;1947年东北剿共失利,转头就当上了参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张学良在夏威夷的夕阳下,用颤抖的手指夹着香烟,说出那句"蒋先生只用奴才,不用人才"时,这位世纪老人究竟看透了什么政治玄机?

张学良在夏威夷

陈诚

被张学良点名的陈诚,堪称民国官场"不倒翁"。这位土木系领袖有个鲜为人知的绰号——"三昌将军"(武昌、宜昌、南昌大溃败专业户)。但正是这位常败将军,却创下连升三级的神话。1938年武汉会战溃败后,陈诚竟被提拔为第六战区司令;1947年东北剿共失利,转头就当上了参谋总长。据《陈诚日记》记载,他给蒋介石的效忠信平均每月2.3封,远超何应钦的0.7封。(台湾史学家许倬云曾调侃:"陈诚的军功章上,一半是马屁,三成是运气,剩下才是真本事。"

老蒋的办公室抽屉里常年备着三样东西:黄埔同学录、浙江同乡会名册、基督教祷告书。戴笠曾记录过一个经典场景:某次军事会议上,白崇禧据理力争时,蒋介石突然用奉化方言问陈诚:"侬晓得格个赤佬讲啥伐?"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裴宜理研究发现,国民党高层中浙江籍占比达43%,而同期共产党政治局委员里湖南人只占28%。这哪里是用人标准?分明是古代家丁选拔赛的现代翻版!

三、张学良的血泪教训

少帅晚年回忆录里藏着个"三分钟定律":每次他向蒋进言超时,对方就会开始无意识转动手上的婚戒。1936年西安事变前,张学良曾11次苦谏抗日,蒋介石的批复永远只有"时机未到"四个大字。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史显示,张氏晚年最耿耿于怀的,是蒋介石宁可重用汤恩伯这类"听话的庸才",也不用孙立人这种"刺头天才"。这不就是现代职场里"会做的不如会说的"历史原型吗?

汤恩伯

孙立人:被蒋介石软禁33年

当我们翻开泛黄的民国档案,突然惊觉历史的黑色幽默——蒋介石输掉大陆的密码,早就藏在他那套"宁要奴才不要人才"的用人哲学里。但真正值得玩味的是:这种"忠诚高于能力"的思维,真的随着青天白日旗一起消失了吗?各位读者不妨想想,你身边有没有这种"当代陈诚"?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察。

来源:老头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