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前夕,邓小平便约见了张爱萍,要他出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
文:青史墨痕
图丨开国上将 张爱萍
前言
对于张爱萍将军,邓小平曾言:都说军队中有两个人惹不得。爱萍,你就是一个!
出任国防部长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前夕,邓小平便约见了张爱萍,要他出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
对于邓小平的这个提议,张爱萍沉思片刻后便回答:“军队,说到底,最根本的还是武器装备的现代化问题。从目前我方高级干部队伍的现状来看,搞军事行政工作的人不乏其人,但是搞武器装备、抓国防科技的人,相对而言要少得多……”
当时张爱萍将军的意思是:自己想要负责搞武器装备、抓国防科技,不想搞军事行政工作!
邓小平在听张爱萍的话后,认为他的话是有道理的,为此并询问道:“那你看看谁更适合一些?”张爱萍直接回答道:“罗长子最适合不过了。”
就这样,在张爱萍的推荐下,罗瑞卿大将便出任了中央军委秘书长一职。
图丨张爱萍和聂荣臻合影
张爱萍将军则开始主持国防科技事业,在这方面张爱萍将军有很丰富的经验。从1956年起,张爱萍将军就开始协助聂荣臻元帅抓这方面的问题,这一干便是20年的时间。
1980年,张爱萍所领导的洲际导弹发射成功,这一年他也70岁了。在洲际导弹发射成功后,张爱萍便向邓小平和中央军委写了退休报告。
邓小平当时在见到张爱萍时,认可了他这一时期内的付出:“这段时间你搞得太疲劳了,先去罗马尼亚去休息一段时间吧。”
那时中罗两国军队之间经常会互派一些休假团,张爱萍听后便答应了。
然而让张爱萍没有想到的是,当他们一行人抵达罗马尼亚时,大使馆的人向他报告说:“这次罗方是按照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规格来接待的,因为国内来电话,您将出任国务院副总理。”
图丨王震将军
这时候张爱萍才知道自己有了新的任职,这次他的任职还是跟自己的老战友王震有关。
王震当时是国务院主管国防工业的副总理,相比张爱萍而言,王震比他大两岁。这时王震将军也提出了退休,并建议由张爱萍来接替他的职务。
由于张爱萍将军总爱推辞,为此这次邓小平连征求他本人意见的程序都省去了,直接确定了。
张爱国在国外休养一段时间后回国。在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他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
对于这件事,张爱萍将军的儿子张胜曾回忆道:
这个任命寄寓了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央集体对他的厚望,也融入了他们对他业绩和人品的肯定。
1981年10月,在中南海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涉及中国核电发展的问题。在这次会议上,最后一个需要讨论的议题便是大亚湾核电站的问题。
图丨张爱萍将军在试验现场
因为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是需要引进法国的技术,与法国合作生产的,总规模只有30万千瓦机组。所以,张爱萍主张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先建90万千瓦机组的秦山核电站,通过自力更生,最终建立我们自己的核电工业体系。
按照张爱萍将军的观点:核工业很困难,要扶持,要给它找出路,晚了,人才、技术、设备都会流失、老化掉。摆在我们面前最为紧迫的,便是利用搞核弹打下的基础,尽快转型,建立起我们自己的核电工业体系……
为了中国核电站技术的长远发展,张爱萍不惜和与会人员拍桌子,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不久后,邓小平便找到张爱萍:“听说你开会都不参加?”
张爱萍则说道:“和我自己有关的我都到。至于他们谈农业、体育,不归我管,我又不懂,去陪会,我看没有意思。”
听了张爱萍将军的话后,邓小平便说道:“都说军队中有两个人惹不得。爱萍,你就是一个!要注意哩”
图丨张爱萍到国防科工委视察工作
不过关于张爱萍将军的提议,中央还是认可的。为此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定点于浙江海盐县并取名为秦山核电站。
张爱萍在得知后,便批示道:
请转告核工业部的同志们,现在就要看他们的了。要像搞第一颗原子弹那样,埋头苦干,下决心干出样子来。
1982年春夏,张爱萍将军去三线检查工作,这时正召开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
一天吃晚饭的时候,在北京的邱秘书便打电话找张爱萍将军:“首长被免去副总理职务了。”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在场的众人都非常诧异。
不过张爱萍将军的心态却非常可以,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你们不要瞎议论,退休是正常的,也是我自己要求的,只是没想到这么突然。”
图丨张爱萍和邓小平亲切交谈
接着,他便告诉大家,国务院准备搞机构改革,在此之前,他给邓小平等人写了退休报告。
张爱萍尽管被免职,但是却没有接到党中央对他的离休报告的批复。他等来的便是新的任职命令,即准备担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并出任国防部长。
11月19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提议,任命张爱萍为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
这与张爱萍被免去副总理职务,刚好半年。
1982年,张爱萍便向中央提出了新时期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发展的指导方针,被大家称为16字方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
为了开创军事科技工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此张爱萍便让伍绍祖负责外事,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军品贸易;二是突破美苏对我国的军事技术封锁。
图丨张爱萍(左一)与伍绍祖同志
根据伍绍祖的回忆,自己在执行这项任务时,张爱萍将军便特意叮嘱道:
出售武器,是为了增强发展中国家自卫能力的,绝不要掺和到有武装冲突的国家中去;在军品贸易中一定要‘一身正气,两袖清’;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能给国家造成损失。
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伍绍祖便骄傲地说:是我们国防工业“率先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
当时张爱萍将军身为国防部长,“疏通中美两军关系、加强交往、争取军事技术合作”,同样是他在国防部长任期内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在张爱萍看来:这不仅能促进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而且也能引起英、法、德等国对我们的重视。
1983年9月25日,张爱萍在人民大会堂前举行隆重仪式,欢迎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及其夫人一行,并陪同他检阅了三军仪仗队。
在双方的首次会谈中,被视为“鹰派”的温伯格起初并没有将中国放在应有的战略位置上。第二次会谈时,张爱萍将军便直接询问道:“如果美国到亚洲打仗,你对中国的作用有什么高见?”
图丨温伯格和张爱萍
温伯格听后,不得不承认:“你们当然处在举足轻重的位置上。”
受邀出访美国
1984年6月9日,张爱萍应邀回访美国。
美国纽约五角大楼前广场,军乐声声,礼炮隆隆,将星闪烁,美利坚合众国以最高的军礼欢迎以国防部长张爱萍为团长的中国军事代表团。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派出的最高级别的赴美军事代表团。
第二天上午,中美国防部长进行了第一次会谈。会谈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一上午,话犹未尽。温伯格看了看手表,然后说道:“结束结束,下午继续。”
当他们走出会谈大厅时,旁边走过来几位衣着整齐的美国老人。走在前边的一位身材魁梧者径直走向张爱萍,温伯格见状便说道:“你看看他们都是谁吧?”
说话间,走在前边的那位已经走到张爱萍将军面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军礼,又激动地上前拥抱:“救命恩人,您还记得我吗?”
此时,张爱萍已经感觉到他是41年前,新四军三师营救的那五位飞行员中的飞行大队长,便说道:“你是萨沃埃吗?”
图丨张爱萍将军访美时会见被我军营救的飞行员(右起第三人为美国防部长温伯格)
在听到张爱萍将军的回答后,对方便激动地说:“是的,是的,我就是您当年营救的萨沃埃。谢谢您至今还记得我!”说着,两行热泪就流了出来。接着又向张爱萍介绍与他一同前来的伙伴。
一直站在旁边的温伯格,便趁机对张爱萍说道:“走吧,还有一个‘小惊喜’在等着你。”
说着便带张爱萍走进了另外一个大厅中,厅内已经有了不少记者,原来温伯格专门为此事组织了新闻发布会。
温伯格便率先给大家介绍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来访,今天会见41年前由他亲自指挥部队营救的3位美军飞行员。41年前,张部长为我美中关系史写下了极其珍贵的一章,今天的来访是续写新的篇章……
等温伯格介绍后,会场上便响起如雷般的掌声。
图丨张爱萍
对于温伯格的介绍,张爱萍上将首先表示感谢,然后便说道:“今天,我们更应该携起手来,为美国和中国的和平,为全世界的和平,努力奋斗,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张爱萍将军也将从国内带来的小礼物,一一赠送给温伯格等人。温伯格打开一看,里边装的竟是5名飞行员当年在新四军三师时,被拍下的照片。当温伯格向全场展示时所有与会人员无不惊叹和称赞记者们即刻蜂拥而上。
美国电视台在当天下午,便报道了这一活动。美国各大报纸相继以显著的位置和版面推出了这一消息,并都刊有张爱萍赠送相册及同美国三位飞行员合影的照片。
可以这么说,这一活动打响了中国军事代表团赴美访问的头一炮。
6月12日上午,张爱萍将军一行人便去拜会了里根总统,不过在当时一个意外发生了。
在此之前,中美两国正在进行核能合作方面的协议。期间,美国开始“无理取闹”,声称:在巴基斯坦的浓缩铀工厂发现了“中国人的身影”,便污蔑我国在帮助巴基斯坦制造核武器。
图丨张爱萍讲话
尽管我方多次以铁的事实加以驳斥,但美方还是纠缠不清。在6月12日下午,美方国务卿舒尔茨便又以这个问题为由,向张爱萍将军“发难”,并指示副国务卿达姆来进行干涉。
美国副国务卿达姆则称:希望中方对此有一个更具体的说法,并想要让张爱萍将军承认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对此,张爱萍便礼节性的回答:“我国政府并没有授权我来谈这个问题,我也无权在这上面签字”
然而对方却出言威胁道:“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贵国政府的进一步保证,那么将会影响中美之间的核能合作。”
张爱萍将军一听这话,便勃然大怒:“我们是出于友好的目的前来拜访的,你们竟然提出这样一件事,简直毫无道理可言……”
在说完这句话后,张爱萍将军便拂袖而去。
张爱萍将军的举动很快便被传了出去,在一些的不怀好心的媒体报道下,将这件事称为“张爱萍大闹美国国务院”。
图丨开国上将张爱萍
事实上,张爱萍将军的这次美国之旅还是较为顺利的。
6月13日,张爱萍和温伯格签署了《两国军事技术合作协议》,这本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
然而在张爱萍将军回国后,外交部驻美使馆有人却写信向党中央告状,说张爱萍违反中央确定的不结盟的原则,和敌对势力搞战略同盟。
那么当时的事实真相是如何呢?
原来当时,两军会谈改为在五角大楼美军参谋长联席作战指挥室内进行。 为此美方只同意中国军方人员进入,不同意非军事人员进去。大使馆的负责人觉得丢了面子,为此便说道:“美方这是歧视性政策,应该取消会谈。”
张爱萍多次与美方进行干涉,不过对方都以谈论军事为由不同意大使馆的人员参加。没有办法,张爱萍便对大使馆负责人说道:“那你就不要去吧。”
正是因为如此,为此便有了这封告状信。
图丨邓小平和杨尚昆亲切交谈
邓小平在看到这封信后,便给了杨尚昆并说道:“这封信让爱萍看一下,就不要再传阅了,到此为止。有时间,我找他谈一谈。”
就这样,杨尚昆便将这封信交给了张爱萍,他在看后顿时便生气了:“无耻!”为此便给邓小平写信:如此国防部长应该撤职!
邓小平在看到张爱萍的信后,便说道:“你个张爱萍,你看看,你这写的是什么?”
当时张爱萍还在气头上,便说道:“谁违反了中央规定的国防部长是该撤职嘛!
事后,张爱萍的老战友们都劝说道:“小平同志这样处理,已经很恰当了,你怎么这样任性呢?”
退休后的生活
不过这就是张爱萍将军的性格,也没办法。
随着年纪的变大,张爱萍将军也准备从领导的职务上退下来,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
在离任前,张爱萍将军还特意前往三线转了一圈。他对中国的大西南怀有着一种特殊的眷恋,想要去看看自己为之奋斗了半生的国防尖端事业。
图丨张爱萍同在国防科技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老专家在一起
那里有他的战友们,他们之中的许多人,当年就是在他的启蒙下,告别了大城市,来到了祖国的大西南腹地,如今一个个都白发苍苍了。一是话别,二是想再听听,自己在离任之前,还有什么能为他们可办的事情。
1987年11月,张爱萍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开始退居二线。不过总的来说,这位老将军的退休生活是恬淡的。
每天都会读书,读得很是认真,遇到疑问处,就拿着放大镜,一丝不苟地查《辞典》。有时候,也会一个人自言自语:“我就说他们用词不当嘛!”
在退休之后,张爱萍将军就不再参加官方组织的任何政治性活动。每逢重大节日、庆典,给他发邀请,张爱萍将军总是一句话:“既然我已经退休了,就不要出现在大众面前了。”
当然也偶遇例外,每当怀念老一代领导人,如彭老总、刘少奇以及故去的老同志等人的纪念活动,还有涉及到两弹一星的,对于这些张爱萍将军一定要参加的。有时候,两个纪念活动在时间上重叠,他还因此会赶场子。
图丨张爱萍将军晚年
这些事情,足以看出张爱萍将军的真性情!
对于自己的一生,张爱萍晚年曾自评:
我这一生是两个30年。从1925年参加革命到1956年,主要是从事作战和军事工作;1956年,从主持制定第一份国防科技发展规划起,到1987年退休,基本都是在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这个领域里。
纵观张爱萍将军的一生,他用自己的行动,实现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来源:孝艺有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