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8日晚间,蓝思科技(300433.SZ)披露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6.63亿元,同比增加16.08%,实现归母净利润28.43亿元,同比增加19.91%。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02亿元,同比增长19.25%,实
蓝思科技深度绑定苹果,受益于其新一轮创新浪潮,并开拓汽车电子作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新兴业务早期布局渐入收获期。
10月28日晚间,蓝思科技(300433.SZ)披露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6.63亿元,同比增加16.08%,实现归母净利润28.43亿元,同比增加19.91%。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02亿元,同比增长19.25%,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12.62%。
蓝思科技深度绑定苹果,受益于其新一轮创新浪潮,并开拓汽车电子作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新兴业务早期布局渐入收获期。中航证券研报表示,看好“果链”尤其是折叠屏的增量机遇,以及AI端侧业务多点开花,抬升公司远期天花板。
蓝思科技亦表示,北美大客户三季度末新机发布后,市场反应超出预期,多家机构上调全年新机销量预测,公司作为其外观件、结构件的长期核心供应商,将充分受益于份额提升、新机加单和产品创新带来的价值量提升。展望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因新品上市交付靠后、第四季度加单等因素,今年四季度业绩增速有望更高,公司对高质量完成全年业绩目标充满信心。
AI赋能消费电子撬动新增量
2025年以来,消费电子行业在“以旧换新”补贴与AI硬件渗透率提升的共振下持续回暖,尤其是AI赋能下的消费电子终端创新,驱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Canalys预计AI手机渗透率预计将从2025年34%升至2028年54%,IDC则预计AI眼镜2025年国内出货量有望突破275万台,同比增长107%。
在此背景下,蓝思科技依托“结构件-功能模组-整机组装”全链条垂直整合能力,全方位为AI应用终端赋能。公司持续巩固在玻璃、陶瓷、蓝宝石及金属等外观件、结构件与功能模组市场领先地位,完成了多款年度旗舰手机的研发和量产准备,配合头部客户量产了多款新品高端机型金属中框,市场份额与盈利较上年快速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iPhone 17系列中,蓝思科技深度参与了中框制造与外观件供应,公司重点布局超瓷晶面板、3D玻璃后盖及智能制造技术,直接支撑苹果端侧AI硬件升级需求。同时,技术升级带来单价提升,叠加公司产能满负荷运转,带动公司产销与盈利同步提升。
此外,作为全球领先AI平台公司的核心硬件开发合作伙伴,蓝思科技还深度参与新一代AI硬件原型设计,提供功能模组与精密制造解决方案。在近期的机构调研中,蓝思科技表示,公司于AI端侧硬件领域早有前瞻性布局,在早期便与全球领先的AI平台公司构建了紧密合作关系,是该公司最早一批的硬件开发合作伙伴。当前,公司作为核心供应商,深度介入其新一代AI硬件产品的原型开发与设计环节,提供关键功能模组及精密制造解决方案。公司的开发团队与客户的硬件核心团队具备长期且默契的合作基础,现正积极配合客户,满足未来AI时代硬件升级及整机组装业务的爆发式需求。
在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板块,今年上半年蓝思科技在光波导镜片良率优化与高精度自动化组装等核心工艺领域实现突破,并成功实现对国内头部客户AI眼镜整机的规模化量产交付。此外,蓝思科技与北美头部智能眼镜客户保持长期合作,公司为其最新热销的AI眼镜提供了精密结构件、光学部件、声学模组等核心部件,后续将开展软板SMT、无线充电模组、充电盒组装及整机组装。
面对智能眼镜等可穿戴硬件在AI端侧应用的巨大前景,蓝思科技将通过高度垂直整合,把自研的光波导镜片、功能模组及超轻量材料等更多高附加值核心元器件整合至下一代AI眼镜中。为强化这一战略布局,蓝思科技近期新成立蓝思光电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旨在向光学产业链纵深迈进。
AI服务器是蓝思科技重点发力的另一领域。公司与北美AI核心硬件客户开展深度合作,自去年起启动AI服务器相关产品的研发工作,计划从机箱结构件(包括导轨、托盘等)的加工业务入手,逐步向液冷模组、固态硬盘等组装领域拓展。目前,国内外头部大型服务器客户均处于同步拓展阶段,其中机箱结构件已实现批量供货,固态硬盘组装预计近期通过客户验证,明年达成规模化量产。
具身智能布局实现纵深突破
2025年是具身智能规模化增长元年,随着其在全场景加速落地,市场规模正持续扩大。高工机器人预测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2025年达63.39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4000亿元。蓝思科技凭借一站式精密制造、产业链垂直整合、自有应用场景等综合优势,与国内外头部具身智能企业的合作都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关节模组、灵巧手、外骨骼设备等核心部件及整机组装的批量交付,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蓝思科技正以“垂直整合平台+规模化量产”双轮驱动,实现全链条布局纵深突破。
在规模化量产方面,蓝思科技已成功进入北美及国内头部机器人供应链,关节模组、灵巧手、结构件已批量交付,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整机组装规模位居行业前列,预计全年出货人形机器人3000台,四足机器狗10000台以上,初步成为最大的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平台之一,整机组装能力覆盖工业制造、商业服务及家庭场景。在此基础上,公司深度配合北美大客户开发头部模组和本体结构件,为产品定型量产招标做好充分准备。
同时,蓝思科技目前已构建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到整机组装的垂直整合平台——从液态金属等创新材料研发和供应,到精密制造加工能力;从六维力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到头部模组、关节模组和灵巧手等核心模组;从软件二次开发及场景应用,到整机组装与系统集成,实现全链条自主化。
11月18日,蓝思智能机器人新总部将正式投入使用,进一步拓展机器人新材料开发、结构件、功能模组及整机组装的一体化大规模生产。与此同时,湖南省具身智能创新中心亦正式启用,该中心将与国内外头部机器人企业携手,共同推进从工业制造延伸至商业服务与家庭应用的多元场景融合,借助百万级真机数据开展训练,加速技术迭代与应用落地进程。
智能座舱摹画全新增长曲线
当下,汽车智能座舱领域迎来多模态交互革新,头部车企通过AIoT平台打通各个生活场景,推动座舱向融合生活、娱乐、办公跃迁。Frost&Sullivan 预计2029年全球智能汽车交互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93亿美元,届时中控屏、智能仪表盘、智能 B柱的渗透率预计将达到98.5%、65.0%、29.0%。
蓝思科技是汽车智能座舱解决方案龙头,中航证券研报表示,蓝思科技智能座舱业内排名第一,以2024年收入测算,公司市场份额超20%,是全球第一大纯电动汽车品牌中控屏和智能 B柱的主要供应商,汽车客户矩阵包括 Tesla、宝马、奔驰、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全球头部企业。目前,公司正以创新衍生产品赋能行业升级,以轻量化技术降低整车重量与能耗,以高精密加工提升品质,将新技术、新产品向市场推广普及,提升公司产品附加值。
依托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与全球化产能布局,蓝思科技持续深化智能座舱产品矩阵的技术纵深与市场渗透。公司中控模组、智能B/C柱、充电桩、座舱装饰件及无线充电模组等核心产品线协同放量,通讯模组与域控制器同步突破,已实现批量交付。公司与北美大客户具有长达10年的深度合作关系,是其一级核心供应商,在智能座舱模组(中控、B柱、充电桩)占据主要份额。
此外,超薄夹胶车窗玻璃作为蓝思科技的战略级创新支撑点,已成功导入国内头部车企新车型的量产体系。同时,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与全球科技品牌以及欧美传统车企的合作,超薄夹胶车窗玻璃将步入批量生产阶段,公司已依据客户需求,启动车窗玻璃的产能建设工作。凭借技术壁垒与产能协同方面的优势,超薄夹胶车窗玻璃业务将成为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点。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