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26日,第47届东盟峰会在雅加达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这场以“全球南方:合作与韧性”为主题的盛会,因两位特殊嘉宾的到来引发全球关注——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和巴西总统卢拉。
2025年10月26日,第47届东盟峰会在雅加达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这场以“全球南方:合作与韧性”为主题的盛会,因两位特殊嘉宾的到来引发全球关注——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和巴西总统卢拉。
南非自2023年起成为东盟“领域对话伙伴”,拉马福萨此次参会被视为加强与东南亚政治、经济和多边合作的重要契机。卢拉的参与则是拉丁美洲国家首次受邀参与东盟峰会。
巴西总统卢拉首次以嘉宾国身份参会并表露入盟意向,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则在投资峰会上直言“闻到金钱的味道”。
两大新兴经济体的深度介入,不仅折射出东盟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的吸引力,更揭示了全球治理格局中“南方国家”合作的新动向。
巴西与东盟的互动始于2011年,当时双方签署协议确立对话伙伴关系,巴西成为继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后第七个获得该地位的国家。
但此次卢拉的参会规格远超以往:他不仅作为金砖国家主席国代表出席,更在会前密集访问印尼、马来西亚,签署总额达6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涵盖关键矿产开发、防务工业合作及农业技术转移等领域。
巴西外交部数据显示,2024年巴西与东盟贸易额突破370亿美元,若将东盟视为单一经济体,其已成为巴西第五大贸易伙伴。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东盟6.8亿人口的消费市场和4万亿美元的经济体量,对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巴西具有战略意义。
卢拉在经贸论坛闭幕式上强调:“巴西是全球最大的动物蛋白和谷物出口国之一,而东盟的粮食进口需求年均增长8%,这种互补性是天然的合作基础。”
具体合作中,巴西的农业技术输出成为亮点。在印尼,双方签署的《可持续农业发展合作备忘录》明确,巴西将向印尼派遣专家团队,帮助其提升大豆、玉米单产效率;在马来西亚,半导体产业合作被提上日程,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拟与马来西亚国油共建生物燃料研发中心,利用东南亚丰富的棕榈油资源开发第三代生物柴油。
更引人注目的是,卢拉在闭门会议中提出“东盟-巴西自由贸易区”的设想,虽未获立即回应,但已引发区域经济一体化讨论。
与巴西的经济导向不同,南非的参会目标更具地缘政治色彩。作为东盟“领域对话伙伴”,拉马福萨的东南亚三国行(印尼、越南、马来西亚)聚焦贸易多元化与产业合作。
在印尼,他参观了中资参与建设的雅万高铁项目,并宣布南非将引入中国技术建设东开普省至德班的铁路干线;在越南,双方签署《绿色能源合作框架协议》,南非国家电力公司计划在越南投资建设10座太阳能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吉瓦。
“闻到金钱的味道”这一戏言,实则暗指南非对东南亚投资环境的乐观判断。拉马福萨在东盟商业与投资峰会上指出,南非2024年对东盟直接投资同比增长34%,主要集中在矿产加工、汽车制造和数字经济领域。
例如,南非矿业巨头英帕拉铂业已与印尼安塔姆公司达成协议,共同开发苏拉威西岛的镍矿资源,产品将优先供应印尼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政治层面的互动同样密集。拉马福萨与印尼总统普拉博沃会谈时,双方同意加快落实2023年签署的《国防合作协议》,包括联合军演、海军装备维修及情报共享;与越南总理范明政的会晤中,两国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委员会”,每年举行高层对话。
这些动作被分析人士解读为南非构建“印度洋-太平洋”战略支点的尝试。
此次峰会的另一重背景,是金砖国家、东盟与非盟三大发展中国家集团的互动升级。卢拉作为金砖国家主席国代表,拉马福萨作为二十国集团主席国代表,二人的同台亮相被视为“南方国家”协调立场的信号。
事实上,2024年非盟加入G20、印尼连续四年担任G20轮值主席国,已凸显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话语权的提升。
具体合作层面,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八项行动”成为重要纽带。其中,“抗击饥饿与贫困全球联盟”吸引东盟10国全部加入,“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则由中、巴、南、非盟共同发起。
在峰会边会上,巴西农业研究院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签署协议,共享热带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南非标准银行与越南投资发展银行达成本币结算合作,降低跨境贸易汇率风险。
更值得关注的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推进。中国与秘鲁合作的钱凯港开港仪式视频在峰会上播放,这座南美首个智慧港口将缩短跨洋海运时间30%,东盟企业可通过中欧班列接入亚拉陆海新通道。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联合记者会上表示:“钱凯港模式证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能创造超越传统地缘政治的共赢。”
尽管合作势头强劲,但差异仍存。巴西与东盟的贸易结构高度依赖大宗商品,2024年双方贸易中初级产品占比达68%,高技术产品仅占12%。
南非对东盟投资集中于资源领域,制造业合作占比不足20%。这种“资源换市场”的模式,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可能面临风险。
地缘政治方面,美国对东盟的“印太战略”拉拢与中国的“全球发展倡议”形成竞争。2025年美国-东盟峰会上,拜登宣布向东南亚提供15亿美元基建援助,条件是采购美制设备。对此,印尼海洋与投资统筹部长卢胡特回应:“我们欢迎所有真诚的合作,但不会在技术标准上妥协。”
内部协调亦是挑战。东盟十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缅甸局势、南海问题等传统矛盾仍未解决。巴西提出的自由贸易区设想,需平衡新加坡的服务业优势与柬老缅越的制造业诉求;南非推动的矿产合作,需应对印尼的本土企业保护政策。
当卢拉与拉马福萨在峰会合影区握手时,镜头定格的不仅是两位领导人的笑容,更是发展中国家突破传统格局的尝试。
从巴西的农业技术输出到南非的绿色能源投资,从金砖-东盟-非盟的机制化互动到钱凯港的实体联通,这些合作虽难言完美,却标志着“全球南方”从被动接受规则转向主动塑造秩序。
正如东盟秘书长高金洪在闭幕致辞中所言:“当6.8亿人选择携手时,世界必须倾听他们的声音。”这场峰会,或许正是南方国家走向舞台中央的起点。
来源:怎么回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