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楼道里弥漫着呛人的焦煳味,墙壁已被熏黑,居民们满脸惊恐,消防队员在全力救援……”回忆起居民楼电瓶车失火的事故现场,上海市杨浦区检察院重大犯罪检察部主任龚雯蓉心情沉重。依托该院与多部门共建的城市公共安全“24小时通报”机制,作为安全事故调查检察官的她受邀参与调
《检察日报》2025年10月28日
第5版 明镜周刊
事故调查有了专业法律搭档
上海:创立“安全事故调查检察官”制度筑牢超大城市安全防线
“楼道里弥漫着呛人的焦煳味,墙壁已被熏黑,居民们满脸惊恐,消防队员在全力救援……”回忆起居民楼电瓶车失火的事故现场,上海市杨浦区检察院重大犯罪检察部主任龚雯蓉心情沉重。依托该院与多部门共建的城市公共安全“24小时通报”机制,作为安全事故调查检察官的她受邀参与调查,近日正忙着和同事们起草《事故调查法律意见书》。
在上海,安全事故调查检察官的身影穿梭在危险的事故一线。“我们‘7×24小时’待命,无论深夜还是节假日。”龚雯蓉对记者说,“这是职责,更是对生命的敬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做好安全生产和维护稳定工作,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各项监管制度,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时强调,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循着这一指引,上海市检察院积极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八号检察建议”,创新建立“安全事故调查检察官”制度。这项制度如何运行?检察官怎样参与事故调查,破解难题?又是如何以高质效履职推动社会治理,为超大城市公共安全护航?记者近日走进上海,探寻答案——
从聚焦事故调查到全流程参与
危险废物的处置必须严格遵循国家规范和标准,但一家大型仓库却将装有易燃气体的气雾罐处置工作交给了无资质的废品回收站负责人,该负责人带着几个老乡使用自制工具违规开展破罐作业,摩擦静电产生的电火花瞬间引发爆燃……
这起较大事故发生后,上海市三级检察院的安全事故调查检察官第一时间受邀前往事发厂房。“现场黑乎乎的残渣堆里,扭曲的金属碎片还带着余热,空气里飘着刺鼻的味道。”首次以安全事故调查检察官身份参与调查的上海市检察院重大犯罪检察部主办检察官赵丹回忆道。
她强压下心头的震惊,与调查组成员仔细排查,一些扎了小孔的气雾罐碎片旁绑着铁钉的木棍闯入视线,经调查组研判,这可能是处置危废物品的作案工具。“这是关键物证!”检察官们当即建议相关部门对该工具及时勘验并规范提取,防止关键证据灭失。
随后,检察官们和调查组重走犯罪嫌疑人行动路线,调监控、访店铺,顺着线索找到作案工具制作点和原材料店,一步步锁定直接责任人。“我们将事故的刑事追责范围等问题形成书面意见供事故调查组参考,获采纳。”赵丹对记者说。
“案发厂房经多次转租,长期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未及时排查。”受邀参与调查的青浦区检察院重大犯罪检察部主任顾青介绍道,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他们向企业和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并持续跟进整改情况。
这起案件的办理,是上海安全事故调查检察官日常履职的缩影。2022年最高检下发“八号检察建议”后,上海市检察院迅速落实,与市应急管理局建立了检察机关参与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的工作机制。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这项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安全生产是系统工程,仅聚焦事故调查这一环节,在制度上还比较单薄。”上海市检察院重大犯罪检察部主任顾佳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提升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该院于2024年出台了《上海市检察机关安全事故调查检察官履职工作办法(试行)》(下称《工作办法》),“如今全市各级检察院都有专人担任安全事故调查检察官。我们要求在发生各类比较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时,安全事故调查检察官应当参与事故调查。”顾佳介绍道。
“从参与事故调查到案件办理,再到制发检察建议、评估企业整改成效。现在我们的履职实现了全流程参与。”赵丹表示,“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涉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线索,我们会启动内部协作,一揽子解决问题。”
在华东政法大学教授王戬看来,检察机关参与安全事故调查作为一项制度对于完善公共安全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要全程参与,与事故调查组共同发力,实现安全生产事故的社会治理。”
从“法律专家”到“安全卫士”
房屋混凝土碳化、钢筋锈蚀导致承载力减弱、长期使用过程中未及时修缮加固、装修破坏承重,致灾因素缠成乱麻,如何确定罪责?面对一起建筑物坍塌事故案,龚雯蓉一时犯了愁。
这不仅是她一人的难题。“安全生产事故成因复杂,检察官大多缺乏事故调查专业知识。”顾佳坦言。
为补齐这块短板,一套量身定制的“安全必修课”迅速铺开——上海市检察院联合复旦大学法庭科学研究院开展专题培训;邀请火灾事故、危化品爆炸、建筑坍塌等领域专家作专题授课或案件研判;发布安全生产检察履职典型案例提供“实战指南”。
“这些培训就像‘及时雨’,为履职注入专业动能。”龚雯蓉将所学的“事故因果链分析法”运用到办案中,通过拆解事故责任链条,清晰界定主次责任,准确认定罪责。
除了“练内功”,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也在为安全事故调查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为进一步落实《工作办法》,青浦区检察院在上海市率先成立安全事故调查检察官办公室,明确一体融合履职机制,联合区应急管理局等单位制定协作文件。“与检察院联合拟定合作备忘录后,行刑衔接相关工作机制更健全了,现在开展调查工作,流程也更顺畅了!”青浦区应急管理局综合协调科副科长吴梁向记者介绍道。
“打开系统,办案路径清清楚楚。”在上海市检察院,记者看到赵丹正在借助“个案全景地图”辅助办案,当系统切换到“开展参与事故调查工作”板块,屏幕上的鱼骨图立刻清晰拆解出调查阶段需要完成的证据固定、责任主体梳理等工作,还同步推送办案规范。“我们已在全市上线应用这一数字化平台,实现案件全流程在线办理、办案行为全过程记录留痕,工作开展更加规范。”赵丹对记者说。
不止于此,静安区检察院联合相关部门打造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数字化平台;嘉定区检察院依托“火诉”消防领域犯罪线索发现平台,与区消防救援支队建立相关联合调查机制……这些数字化平台已成为安全事故调查检察官的“智慧助手”。
从“一企之改”到“行业之治”
“生命的逝去可能就在刹那间,有时一点疏忽便会酿成无法挽回的大祸,对企业影响非常大。”采访中,赵丹语气凝重地说道。
如何跳出就案办案,推动源头治理?这是安全事故调查检察官们在办案时会深思的问题。宝山区检察院把这份疑问转化为看得见的治理成效。
2024年10月,宝山区检察院安全事故调查检察官受邀到某不锈钢厂参与事故现场调查。
“我们区大型钢铁企业聚集,下游金属加工企业数量很多,但大多规模较小、经营粗放。”宝山区检察院重大犯罪检察部主任赵健介绍,他们经梳理分析,发现该行业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在于行业普遍存在违规作业、安全培训缺失等问题。
“必须从根源上消除隐患。”宝山区检察院与区应急管理局达成共识后,将治理目光投向行业整体,向金属加工相关行业协会制发检察建议,提出专项整治、完善检查制度等建议。
“收到建议后,我们制定了安全生产整治工作计划。”上海市工商联钢铁贸易商会仓储分会会长王志国告诉记者,协会联合安全生产领域专家制定了条目化安全标准,实施“红黄绿”三色码评级制度——绿码代表优秀,黄码代表需整改,红码意味着面临重点督查,通过三色码制度对企业进行每月检查、每季度评分。“刚开始评级时,不少企业是红码、黄码,经过整治,现在所有企业都是绿码了!”
这场行业治理的成效还在延伸:评级制度已被确立为长期制度。更令人欣喜的是,有些企业借整改契机升级设备,引进先进制造技术,向智能制造转变。
“我们努力推动事故多发行业从被动应对事故处置到主动防控风险隐患,实现从个案处理到系统治理的效能跃升。”宝山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涛表示。
如今,宝山区检察院的治理视线正聚焦频发高坠事故案件的限额以下小型建设工程领域。2024年12月,该院联合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区应急管理局会签相关文件,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属地化管理和网格化巡查,对新开工小型工程实行备案制度。曾经的事故高发领域,正逐步走上规范治理的轨道。
“检察官参与事故调查,不仅在责任认定、证据固定等方面提供专业支持,更能敏锐发现行业共性问题,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推动金属加工行业、小型建设工程领域的治理,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宝山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徐文忠表示。
从生产安全到
对人民安全的全方位守护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黄浦江畔,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前的文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此考察时首次提出的人民城市理念,如今已成为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治理的行动指南。
而安全,作为千万市民安宁生活的基石,正被安全事故调查检察官以专业的法治力量牢牢守护。他们深耕“抓前端、治未病”的协同治理效能,用实际行动守住老百姓生活的平安线。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是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杨浦区检察院办案时发现加梯工程的安全监管存在盲区。为此,该院推出“一平台、一张表、一指引”的治理方案:推动建立联审平台,协同行政职能部门落实施工现场全过程监管;联合区加梯办制定“评估规则表”,对代建单位资质进行打分;制定施工安全风险防范指引。这套加梯项目施工安全协作共治机制,如今已成为全市加梯安全治理的范本。
这样的守护,遍布上海各个角落:静安区检察院推行建筑安全生产责任事先告知制度,从源头防范重大安全事故;闵行区检察院结合所办案件与区消防部门联合出台全国首个消防标准化指导文件《快递末端网点消防安全管理要求》,为新业态筑牢安全防线;青浦区检察院针对办理的因违规电焊作业引燃储油桶的爆炸案,聚焦餐饮场所燃料使用安全,着手研究治理方案。
一组数据见证着这份守护的力度:2024年以来,上海安全事故调查检察官已参与事故调查195件,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37件;今年上半年参与事故调查66件,参与率上升到86.8%,司法力量深度融入城市安全治理的格局日益凸显。
2025年7月,杨浦区检察院安全事故调查检察官受邀到一起失火案件现场参与调查。
“安全事故调查检察官从根源上消除隐患,老百姓的生活、工作更安心了。”上海市人大代表、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党工委书记陆建华的评价,道出了市民的真切感受。
10月24日,最高检党组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应勇检察长提出认真研究如何更好推动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把捍卫政治安全摆在首位,更加有力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经济健康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我们正在将监督范围从安全生产领域拓展至消防、交通、建设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多个领域,努力打造一支能胜任超大城市安全治理的队伍。”顾佳介绍道。
如今,走过上海的大街小巷,龚雯蓉总会不自觉地带着“职业敏感”:路过小区,会留意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看到工地,会关注脚手架是否规范;途经化工企业,会留心安全标识是否清晰醒目。像她这样的安全事故调查检察官们,正以融入日常的警觉与担当,为人民城市拧紧“安全阀”,用检察智慧和力量护航更高水平的平安上海。
2022年
2022年最高检下发“八号检察建议”后,上海市检察院与市应急管理局建立了检察机关参与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的工作机制。
2024年
2024年,上海市检察院出台了《上海市检察机关安全事故调查检察官履职工作办法(试行)》,全市各级检察院都有专人担任安全事故调查检察官。
2024年以来
上海安全事故调查检察官已参与事故调查195件,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37件;2025年上半年参与事故调查66件,参与率上升到86.8%。
代表点评
提升了调查效率和
打击犯罪的精准度
全国人大代表、
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采购经理 李丰
“安全事故调查检察官”制度的创立回应了时代需求,彰显法治进步。一是该项制度的创立,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和专业化优势,精准嵌入事故调查的关键环节。二是强化法律监督,保障程序正义。检察机关在事故初期介入调查,能有效监督调查程序,从源头保障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为后续可能的刑事诉讼打下坚实基础。三是促进依法行政,提升治理效能。检察机关凭借法律专业知识及时引导、协助事故调查组明确调查方向、锁定关键证据、厘清责任边界,大大提升了调查效率和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精准度。希望检察机关持续强化风险源头防控,针对办案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监督整改、消除隐患,为超大城市有效防范重大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来源:上海检察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