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区开装修公司的王哥,十年前还是跟着包工头搬砖的小工,现在手下管着20多号人,去年还在市区买了两套学区房。前阵子跟他喝酒,我问“你咋这么会赚钱?”,他笑说“哪有啥天赋,就是别人不想干的活我干,别人抢着干的我躲,慢慢就熬出来了”。
小区开装修公司的王哥,十年前还是跟着包工头搬砖的小工,现在手下管着20多号人,去年还在市区买了两套学区房。前阵子跟他喝酒,我问“你咋这么会赚钱?”,他笑说“哪有啥天赋,就是别人不想干的活我干,别人抢着干的我躲,慢慢就熬出来了”。
后来我翻了100个“普通人逆袭成富人”的案例——从开小吃店年入百万的夫妻,到做跨境电商的95后,发现还真像王哥说的:他们能赚到钱,不是比别人聪明多少,而是都有3个“反人性”特质。偏偏这些特质,普通人要么本能抗拒,要么根本没意识到。
第一个特质:反“偷懒”——主动找“麻烦”,把“难活”熬成“护城河”
普通人的本能是“挑轻松的做”:上班摸鱼躲重活,创业选“躺赚”的项目,总想着“少出力多拿钱”。但会赚钱的人,反而爱找“麻烦”。
王哥刚单干时,同行都抢着接新房装修——工期短、流程简单、回款快。他却主动接“老房改造”的活:墙皮脱落要铲到红砖,管道老化得重新走线,业主还总提各种细节要求,稍微不注意就扯皮。
别人笑他“傻”,他却每天泡在工地,亲自帮业主算“怎么改能省300块水电钱”,甚至自己贴钱换老化的五金件。不到两年,全城做老房改造的业主都找他——因为别人嫌麻烦不接,他成了这块的“专家”,报价比同行高10%,单子还排到半年后。
反人性的核心:普通人躲“麻烦”,是怕费时间、怕出错;但会赚钱的人知道,“麻烦的活没人抢”,做久了就成了别人拿不走的“护城河”,赚的是“别人赚不了的钱”。
普通人能学的:不用一开始就挑战大麻烦。比如上班时,同事不想接的复杂项目,你主动接;做副业时,别人嫌麻烦的售后,你认真做。积累的经验,早晚会变成你的“赚钱资本”。
第二个特质:反“跟风”——别人抢的“快钱”不碰,专盯“慢钱”
去年夏天,小区门口开了5家奶茶店,都是看到“奶茶火”跟风开的,结果不到半年倒了4家。剩下那家的老板李姐,当初没跟风开奶茶,反而开了家“社区菜店”,每天凌晨去批发市场挑新鲜菜,还帮老人送菜上门,现在每天流水比奶茶店巅峰时还高。
这就是会赚钱的人第二个“反人性”特质:别人抢着赚的“快钱”,他们反而躲着走。
100个案例里,有个做服装的老板更典型:2021年大家都跟风做直播带货,说“线上来钱快”,他却没动,反而把钱投到“线下工厂”,升级面料和做工。当时有人说他“跟不上时代”,结果2022年直播带货卷到“9.9元包邮还亏本”,很多人亏了钱;而他靠“好面料”,被几家高端女装店长期拿货,利润是直播的3倍。
反人性的核心:普通人看到“别人赚钱”就想冲,觉得“晚了就没机会”;但会赚钱的人知道,“风口上的钱抢的人多,很容易卷成薄利”,而“慢钱”(比如产品质量、客户信任)虽然见效慢,却能长久,越做越稳。
普通人能学的:看到别人都在抢的机会,先停3天想想:“我有没有优势做?”“这个钱能赚1年还是5年?”。别盲目跟风,找自己能扎根的“慢领域”——比如你擅长做饭,与其跟风做直播,不如先把小区的“家常菜外卖”做好。
第三个特质:反“短视”——愿意为“看不见的钱”熬时间
我认识个做外贸的老板,每年都会拿出净利润的15%,要么去学小语种,要么去参加国外的展会,甚至请专家来公司培训员工。前几年他老婆还抱怨“这钱花出去看不见回头钱,不如存银行”。
结果2023年,很多外贸公司因为“只会做英语市场”,被卷得没利润;而他因为提前学了西班牙语,接了南美市场的单子,利润比英语市场高20%,还成了当地几个品牌的独家代理。
这就是第三个“反人性”特质:普通人赚了钱,先想着“买包、换车”这些看得见的消费,或者存银行求安稳;但会赚钱的人,愿意把钱投到“看不见的未来”里——学新技能、打磨产品、积累人脉。
100个案例里,几乎80%的人都有这个习惯:开小吃店的会花钱学“新配方”,做电商的会花钱学“数据分析”,哪怕是摆地摊的,也会花钱买“更好的摊位灯”。这些投入当下没回报,但过1-2年,就会变成“能赚更多钱的资本”。
普通人能学的:每个月拿出收入的5%-10%,投资到自己身上——比如学个PS、学个短视频剪辑,或者优化自己的工作方法。别只盯着眼前的工资,慢慢熬,未来的收入一定会翻倍。
最后想说:“反人性”不是“反自己”,是“不跟着本能走”
其实这些特质,不是让你“逼自己吃苦”,而是让你“跳出舒服区,多往长远看一步”。
别人想偷懒,你多扛一点;别人想跟风,你多等一点;别人想享乐,你多学一点。久而久之,差距就出来了——不是富人天生会赚钱,是他们的习惯,刚好踩中了“长期赚钱”的逻辑。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反人性”却很会赚钱的人?或者你自己,已经在做其中某件“反本能”的事了?评论区聊聊,咱们一起学,慢慢往“会赚钱”的方向走!
来源:欣阅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