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经典与非凡课堂》中文版新书发布 周国辉:架设中韩科普交流新桥梁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0 08:12 1

摘要:10月29日,“科学咖啡馆·《科学经典与非凡课堂》(中文版)新书发布会暨椒江区科学传播交流会”在台州市文渊小学顺利举行,该活动也是2025年Sci2U科普大会的首场边会活动。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吴盈秋 张瑜

活动现场。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10月29日,“科学咖啡馆·《科学经典与非凡课堂》(中文版)新书发布会暨椒江区科学传播交流会”在台州市文渊小学顺利举行,该活动也是2025年Sci2U科普大会的首场边会活动。

亚洲首位出任世界科学传播学会(PCST)主席的学者、韩国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赵淑京,韩国科学院院士、首尔大学教育系教授宋真雄莅临现场,与浙江科学史领域专家、知名科普作家,椒江区科学传播专家、师生代表18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索科学经典的思想魅力,分享科学传播的智慧经验。

科学是什么?科学如何变化?这本新书带你重新思考

韩国学者赵淑京力作《科学经典与非凡课堂》,终于在昨天台州开启的2025Sci2U科普大会上同中国读者见面了。这是浙江省科普联合会推出的第一部外国学者撰写的科普专著。

赵淑京女士在担任PCST主席期间,为全球科学传播工作做出过辛勤努力和贡献。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她非常重视和支持我国科普事业的国际化发展,前两年先后两次到访浙江,参加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其间我几次聆听过她的科学讲演,并同她作过交流磋谈,深受启发。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颇具国际视野、人文情怀又有深厚专业素养的学者。她的书稿译作,我也得以先睹为快,进一步增进了这种认知。实事求是地说,这部融合科学史、哲学与个人学术成长的著作,以12部20世纪科学经典为坐标,通过费曼、卡森、库恩等科学巨擘的思想轨迹,系统探讨“科学本质”“技术伦理”“人文融合”等根本命题,在经典解读与现实关照间架设了认知阶梯,构建起理解“大科学时代”思维框架的跨文化桥梁。

全书以跨学科视野重构科学认知图景:从海森堡《部分与整体》揭示量子哲学与社会责任的内在关联,到卡森《寂静的春天》剖析环境运动的科学根基,作者以40年研读积淀,将玻尔、沃森等科学家的思想精髓置于社会文化语境中解构。这种将抽象理论与现实问题相勾连的叙事策略,使科学哲学突破学术藩篱,转化为可感知的思维工具。

我们希望通过出版这部译著实现三重目标:其一,为中国读者提供解读国际科学经典的新视角,促进中外科学传播经验的互鉴;其二,帮助公众超越对科学技术的工具化认知,从全球文明史的高度理解科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普世价值;其三,为国内科学史、科学哲学研究引入国际前沿的分析框架,推动相关学科与全球学术体系的深度对接。这种定位既呼应了“科学无国界”的本质属性,也契合中国科普事业融入全球科学传播网络的发展需求。

这里要感谢科学著作翻译团队的辛勤劳动。他们以“学术审校+文化适配”双轨机制破解传播难题。针对“证伪理论”“熵增定律”等核心概念,团队通过国际权威译本交叉验证,确保术语转换的精确性;在叙事风格处理上,既保留费曼式的幽默智慧,又适配中文表达习惯。浙江教育出版社组建的跨学科编辑团队,以逐章核验与细节打磨,实现学术严谨性与传播有效性的平衡。

从伽利略望远镜到量子计算机,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到《寂静的春天》,科学文明的每一步跨越都镌刻着人类对真理的共同追求。愿这部译著成为读者探索全球科学世界的路标,在跨文化的思想对话中启迪智慧,在经典与现实的交织中预见未来。

跨越时空的经典阅读,是开启科学和智慧之门的有用阶梯,这句话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当下仍然适合。这是我读此书得到的最珍贵启示。

昨晚见到赵淑京,自然要祝贺她的新作在中国面世。她高兴地说,新书发布会的热烈、互动的场面,让其甚为感动。她十分欣赏中国的创新生态特别是孩子们充满好奇心的眼神。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