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带孙子3年没要一分钱,临走却在抽屉发现28张“工资欠条”!每张写着5000,落款是儿媳亲笔…
我带孙子3年没要一分钱,临走却在抽屉发现28张“工资欠条”!每张写着5000,落款是儿媳亲笔…
我叫刘秀英,今年69岁,退休前是纺织厂的质检员。儿子小涛在城里做销售,儿媳林娜是会计,俩人月薪加起来两万八,可请个住家保姆都嫌贵。
孙子出生那天,我在电话里说:“妈来带,你们安心上班。”
这一带,就是三年整。我没收过一分钱,连买奶粉都从自己退休金里出。老伴常嘀咕:“咱这哪是养老,是二次上岗?”我总笑:“不累,孩子亲,怎么都值。”
每天五点起床,熬粥、蒸蛋、热奶瓶;白天抱着娃下楼晒太阳,怕他摔着,自己膝盖磨破都没敢说;夜里孩子哭闹,我一把抱过来,让小两口睡踏实。邻居王姨说:“你这是当保姆,不是当奶奶。”
可我一直觉得,一家人,计较啥?
直到上个月,我查出糖尿病,医生说要静养。我跟儿子商量:“妈想回老家调理一阵。”话没说完,林娜突然冷笑:“行啊,反正我们也该‘自力更生’了。”
我没在意,收拾行李时,却在床头柜最里面摸到一叠信封,封口贴得严严实实。打开一看——全是A4纸打印的“欠条”,抬头写着:
“今欠刘秀英带孙劳务费人民币伍仟元整,用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照护服务。”
落款:林娜,签名+手印。
一共28张,横跨三年,总额14万。
我手一抖,纸散了一地。
他们……把我当小时工算了三年账?
我当场气得发抖。
我喂孩子吃饭烫了手,她们说“老人动作慢”;我给孩子穿秋裤,林娜翻白眼:“都什么年代还捂汗”;我劝她少点外卖,她顶嘴:“你懂什么营养搭配?”
可现在,一张张打起欠条?早干嘛去了!
我把欠条拍桌上,声音都在颤:“我是来卖命的吗?你们算得真清楚啊!”
儿子低头不说话,林娜却一脸坦然:“妈,我们不是不认情,但亲情不能绑架付出。我们想按市场价补你,是对你的尊重。”
尊重?
我心如刀绞。
我大半辈子没听过这个词。我只知道,我妈带完我,又带我姐的孩子,一辈子没提过一个“钱”字。怎么到了我这儿,爱成了明码标价的商品?
我甩下一句话:“这钱,我不要。但以后,也别叫我‘奶奶’了,叫‘刘阿姨’吧。”
我回了老家。
头一个月,孙子视频哭着喊“奶奶”,我不接。第二个月,儿子来了,红着眼:“妈,娜娜把欠条烧了,她说……她错了。”
顶峰那天,我翻出个旧布包,递给他——里面是三年来孙子的疫苗本、成长记录、每月体重身高表,还有一本手写《育儿日记》,密密麻麻三千多条。
“拿回去。”我说,“这些不是为你们记的,是为我孙子。等他长大,让他知道,有个人,曾用命爱过他。”
现在,我住在乡下,每天遛弯、跳广场舞。
偶尔孙子打电话:“奶奶,我想你做的南瓜粥。”
我就笑着答应:“等你放假,奶奶给你熬。”
可我知道,有些委屈,像鞋里的沙子,别人看不见,走一步,疼一下。
我从不后悔带他三年,
但我后悔,没早点学会——
老人的爱,不该被当成理所当然的免费劳力。
你也是帮子女带娃的爸妈吗?
如果有一天你累了,敢不敢说那句:“这班,妈不上了”?
来源:逐梦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