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的中国陆军在合成化、装备现代化和实战化训练方面取得显著突破,形成了全域机动、立体攻防的作战体系。以下从核心领域展开分析:
2024年的中国陆军在合成化、装备现代化和实战化训练方面取得显著突破,形成了全域机动、立体攻防的作战体系。以下从核心领域展开分析:
一、合成化水平:模块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
- 编制优化:
陆军以合成旅为基本战役战术单元,涵盖重型履带、中型轮式、空中突击、高原山地等多种类型,实现“侦-控-打-评”一体化 。合成营作为基本战术单位,整合装甲、机步、火力、防空等模块,配备车载无人机和战术数据链,战场协同效率提升40%以上。
- 指挥体系:
新一代陆域作战指控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实现战场态势实时共享和“派单式”打击 。例如,在“联合利剑-2024B”演习中,合成旅通过北斗导航和5G通信,完成多兵种跨域协同攻击,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内 。
二、坦克:全域覆盖与无人化探索
- 主力装备:
- 99A主战坦克:完成技术升级,加装主动防御系统(含相控阵雷达和拦截弹发射器),信息化作战能力对标欧美先进水平,东北、东南等战略方向优先列装。
- 15式轻型坦克:高原部队全面换装,配备105mm线膛炮和新型爆炸反应装甲,在海拔4500米区域实现全地形机动和精准打击。
- 无人化探索:
VT5-U轻型坦克在珠海航展亮相,支持远程遥控和自主作战,可搭载垂直起降无人机执行侦察任务 。
三、步兵战车:重型化与信息化并行
- 履带式主力:
- 04A式步兵战车:仍为重型合成旅核心装备,配备100mm炮射导弹和30mm机关炮,防护水平提升至抵御12.7mm穿甲弹 。
- VN20外贸型重型步兵战车:航展首次公开展示,采用50吨级履带底盘,集成无人炮塔(30mm炮+反坦克导弹)和主动防护系统,填补国际高端市场空白。
- 轮式突击:
09式轮式步战车升级信息化模块,与“猛士”突击车形成快速反应体系,在“草原伙伴-2024”中蒙联训中展现公路机动优势 。
四、炮兵与火箭炮:远程精确打击再突破
- 身管火炮:
- PLZ-05A自行榴弹炮:换装激光点火系统和模块化发射药,射程提升至70公里,高原地区实弹射击精度误差小于10米。
- SH16A无人炮塔火炮:外贸版采用8×8底盘,自动化装填系统实现“30秒开火、1分钟撤离”,国内测试中的履带式SH-16进一步强化越野能力。
- 火箭炮:
PHL-191远程箱式火箭炮全面列装,配备750mm制导火箭弹,射程突破500公里,采用北斗+惯性复合制导,CEP(圆概率误差)小于10米,可覆盖台海全域 。
五、野战防空导弹:全空域拦截网成型
- 中近程防御:
- 红旗-17A:高原部队完成实战化测试,行进间发射能力在海拔4500米区域拦截高速靶机成功,单车8联装垂直发射系统可同时应对4个方向目标。
- 红旗-16B:中程防空系统部署范围扩大,与空军S-300形成高低搭配,射程提升至70公里,抗饱和攻击能力显著增强。
- 末端防御:
- 武装直升机:
- 直-10ME:配备毫米波雷达和“蓝箭-21”反坦克导弹,在“砺剑-2024”演习中实现对移动装甲目标的超视距打击,毁伤率提升至92%。
- 直-20T突击直升机:首次公开列装,短翼挂载8枚AKD-10导弹或2个19联装火箭巢,兼具火力支援和机降突击能力,台海方向部署部队已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 无人机体系:
锐鹰800A无人机(ASN-220)在“全域支援-2024”演习中执行长航时侦察,与CR500B无人直升机协同完成目标引导和电子压制 。
七、后勤保障能力:智能化与无人化突破
- 战略投送:
运-20运输机与直-20直升机形成“空陆一体”投送体系,西藏军区某旅通过无人机群实现高原物资精准空投,补给效率提升3倍。
- 战场保障:
各类无人车投入测试,模块化设计支持弹药运输、伤员后送和扫雷任务;DS1综合电子防护系统为机动部队提供电磁干扰和无人机防御能力 。
- 野战医疗:
新型装甲救护车集成远程医疗诊断系统,可在火线实时传输伤员生命体征数据至后方医院,重伤员存活率提升至85%以上。
八、平时演习:高强度对抗常态化
- 国内演训:
- 朱日和系列:“跨越-2024”演习引入AI蓝军,红军合成旅在复杂电磁环境中遭遇“智能蜂群”攻击,暴露体系协同短板,推动指挥流程优化。
- 火力-2024:炮兵部队跨区机动至戈壁沙漠,PHL-191火箭炮集群齐射覆盖半径达100平方公里,验证多弹种共架发射战术。
- 国际联演:
- 中蒙‘草原伙伴-2024’:首次联合实兵演练中,中蒙装甲部队协同突破“敌”防线,直-10与蒙军直升机进行战术互训 。
- 中泰‘突击-2024’:陆军特种部队在热带雨林开展城市反恐演练,检验无人侦察与精准破袭能力。
- 主战步枪:
- QBZ-191自动步枪:全面列装一线部队,模块化设计支持快速更换枪管(5.8mm/7.62mm),战术导轨兼容智能瞄准镜和激光指示器,人机工效显著改善。
- CS/LR4狙击步枪:8.6mm口径型号在航展亮相,有效射程提升至1500米,配备弹道计算模块,高原环境射击精度误差小于0.5密位。
- 班组火力:
QLZ-161自动榴弹发射器在山地部队试用,弹鼓供弹射速500发/分钟,最大射程1800米,可曲射压制隐蔽目标。
- 攻坚武器:
M321-ER便携式多用途导弹列装侦察分队,具备攻顶模式和智能引信,可穿透1200mm均质钢装甲,在“和平使命-2024”演习中摧毁模拟工事。
总结:全域作战能力的质变
2024年的中国陆军已形成“以合成旅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支撑、以无人化和智能化为突破”的新型作战体系。99A坦克、PHL-191火箭炮、直-20T直升机等装备的列装,以及红旗-17A防空系统和无人机蜂群的实战化应用,标志着陆军在全域机动、精确打击和立体防御能力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朱日和蓝军的AI化升级和“联合利剑”系列演习的高强度对抗,进一步推动训练向“实战化”和“智能化”深度转型。尽管在战略投送和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体系协同仍需完善,但陆军正以“全域作战、高效毁伤”为目标,加速向数字化、无人化的未来战场迈进。
来源:巨蟹座大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