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时间拨回26年前,1998年,北京"居然装饰城"突发大火,原董事长意外离世。
368亿身家,也没能在盛夏扛过行业的冬天。
2025年7月27日上午,56岁的汪林朋在北京家中坠楼身故。
这个曾经叱咤家居江湖的湖北首富,用这种自我了结的方式给自己人生画上了句号。
就在4天前,他刚刚解除留置,重回工作岗位。
所有人都以为,这位传奇企业家即将重新启航。
没人想到,好消息来得这么快,坏消息也来得这么猛。
1烂摊子里的机会
把时间拨回26年前,1998年,北京"居然装饰城"突发大火,原董事长意外离世。
这家隶属于全国华联商厦的企业,成了谁都不愿接手的烂摊子。
1999年,30岁的汪林朋临危受命,担任居然装饰城的总经理。
那时候的"居然之家",只有北四环一间店,营业面积不到3万平米,商户不到600家。
整个家具市场就是搭个大棚,每个摊位五六十平米,像鸽子笼似的。"
但这个湖北黄冈出来的会计,硬是从这个"鸽子笼"里,看到了机会。
他推出"家装+家居+家电"一站式模式,更率先打出“先行赔付”,让这家原本乱糟糟的装修城,一下子成了全北京的家居金牌销售店。
2005年之后,居然之家加速向全国扩张。那句"装房子,买家具,我只来居然之家"的广告语,更让居然之家的名声响彻大江南北。
乘着房地产的东风,居然之家也是扶摇直上,像一台精密的印钞机,吞噬土地、贷款、商户租金,然后吐出惊人利润。
那些年只需要圈下一块地,建起标着“欧洲风情”或“现代极简”的展厅,大大小小的商户就会争抢着预定铺位。
2014年居然之家完成百店布局,2017年开出了第两百家分店,2018年继续高歌猛进开了第三百家分店。
在业绩狂飙的同时,汪林朋本人也悄然“小米换步枪”。
2001年华联商厦改制,他就以455.89万元认购8.99%股份。到了2015年,汪林朋通过一系列收购操作,一跃成为居然之家的实控人。
不过此时,家居卖场的竞争已经日趋激烈。
2018年1月,红星美凯龙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1个月之后,居然之家就宣布引入阿里巴巴、云锋基金、泰康人寿等130亿元战略投资。
居然之家很快就签下盒马鲜生,就此高举“新零售”大旗。
2蛇吞象式的借壳
2019年1月9日晚,武汉中商发表公告,上市公司将收购北京居然之家家居新零售连锁集团100%的股权。
消息一出,业界一片哗然。
其实早在2019年初,汪林朋就给居然之家定下年度目标:门店数量提升至400家,市场销售额超过850亿元。
快速扩张就需要钱,去年130亿这点钱显然远远不够。居然之家筹备上市早已不是新闻,但IPO上市不可控因素太多时,借壳上市反倒是更优的选择。
很多人都在质疑,为什么市值才17亿的武汉中商,会以356.5亿元收购居然之家。其实如果算下账,汪林朋其实是占了便宜。
武汉中商停牌前的市值约16.9亿元,控股股东武汉商联持有41.25%的股份,价值7亿元左右。
重组完成后,其拥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将下滑至1.65%,这意味着如果未来居然新零售的市值在425亿元以上,那么武汉商联就能从这次运作中受益。
但居然之家想要实现425亿以上市值的目标,难度着实不小。这样看,卖家卖亏了。
汪林朋的湖北身份可能是壳价格如此低的原因之一,作为湖北黄冈人,他同时担任着北京湖北商会的会长。
面对衣锦还乡的贵人,国资背景的武汉商联也就顺水推舟。
2019年12月,居然之家正式借壳上市。
一年时间不到,武汉中商就完成了收购,居然之家的总部也从北京迁到武汉,被当地媒体视为为"湖北招商引资的典范"。
半年后,汪林朋身家飙升至368亿元,登顶湖北首富,那是他人生最高光的时刻。
在当时很少有人关注,在居然之家的高官名单里,一个名叫罗*安的江西商人成了居然之家的副董事长。
直到2025年2月前湖北省委书记落马,一条隐秘的政商纽带才浮出水面。
3类地产模式的困局
都知道家居生意是靠房地产吃饭,但其实家居卖场是一个典型的“类地产”模式:拿地,贷款,建楼,出租。
生意的体量和增速与“资源”获取能力紧密相关,土地是资源,贷款是资源,上市买壳也是资源,这套生意规则需要玩家必须是个“狠人”。
汪林朋是个狠人,遍布全国各地的居然之家卖场,一年之内借壳上市,正是强大能力的体现。但他无法左右整个大环境。
当房地产进入下行周期,刺骨的寒气传导到了每一个家居卖场。
居然之家财报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其总营收在130亿元上下波动,而归母净利润却从23.03亿元锐减至13亿元。
汪林朋也曾试图转型自救,他将公司更名为"居然智家",押注智能家居,高喊"未来五年打造千亿级生态"。
可现实远比愿景骨感。智能家居概念声势浩大,但仍处于初级阶段。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客户不愿意买单,卖一套智能设备往往还不如卖沙发挣钱。
业绩大滑坡的另一面,是汪林朋的频繁减持。
2023年7月,居然控股通过4次大宗交易减持1.99%股份。同年11月,又以22.32亿元对价将10%股份转让给金隅集团。减持叠加协议转让,居然控股合计套现约26.70亿元。
按持股比例估算,汪林朋拿走了其中绝大部分。
此外,2019年至2023年,居然之家累计现金分红34.99亿元。汪林朋直接间接获得的分红接近20亿元。
频繁套现和高额分红,引发市场质疑,甚至传出"跑路"传闻。
面对外界质疑,汪林朋却高调回应:老汪不躺平。
“不躺平”甚至成为他近年来塑造的个人IP。从2024年8月起,他亲自主持《汪老板不躺平》系列直播,邀请家居圈大佬一起做客直播间。
他还豪言:"让那些对未来没有信心的去'死'吧,让那些躺平的去'死'吧。"
4
不为人知的97天
2025年4月18日,重磅消息震动商界:汪林朋被武汉市江汉区监委依法留置并立案调查。
这位曾在家居行业翻云覆雨的风云人物,骤然成为舆论中心。
不过这已经是 2018 年以来他第三次被调查。
第一次 48 小时“协助调查”,平安落地;第二次 30 天“监视居住”,证据不足解除;而这一次,整整 97 天。
直到7月23日晚间,居然智家发布公告:汪林朋已被解除留置,措施调整为"责令候查",并已重回岗位正常履职。
留置的三个月里,他经历了什么,外界一无所知。
但之所以被查,种种迹象指向曾任湖北省委书记的蒋超良案,居然之家正是在蒋在任期间借壳上市。
2025年2月2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蒋*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在蒋超良被查仅一周后,居然智家副董事长罗*安就被带走调查。
在湖北高端商界,罗*安是蒋超良家族“白手套”早已不是秘密。扯着省委书记的大旗,罗*安到哪都是被迎来送往的角色。
出没在水果湖的他“一天到晚没什么正事,主要是牵线搭桥后找人收钱。”
当年居然之家借壳上市流程效率极高,远低于当时动辄两年的IPO周期。
A股上市公司素来有靠地方政府保驾护航的传统,各省份向证监会“递条子”疏通的动作也时有发生,在金融业深耕多年的蒋*良在其中参与的程度深浅,实在是引人遐想。
据知情人士透露,汪林朋回来之后身形消瘦、神情憔悴。这是一种急剧消耗,来自身体,更来自精神。
7月26日当天,本应召开的月度经销商大会却被临时取消。
直到次日晚间,居然智家发布正式公告确认:董事长汪林朋于7月27日在家中不幸身故。
企业和行业却依然活在寒冬中,今年1至5月,家具行业利润暴跌27.9%,利润率仅3.1%;26家上市家居企业中15家半年报预亏。
就在几个月前的新春座谈会上,汪林朋还中气十足地说:
"在座各位,五六十岁就相当于过去的三十岁,将来都要活到120岁、150岁才行!不能退,退了人生会很无聊。"
他还预言,自己这一代人,活个一百多岁没问题。但只是短短几个月,一代家居传奇,终究还是倒下了。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哪怕你身家百亿,一样也扛不住。
来源:一号位故事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