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季是“春夏秋冬”四季之一,在中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作为秋季的起点。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中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01
秋季是“春夏秋冬”四季之一,在中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作为秋季的起点。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中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当钟楼的风开始带刀,落叶堆里也埋着彩蛋,我们该如何把古城的秋天打包进毛孩子的被窝?
第一章:城墙下的“蒲公英”危机
通常一场秋雨过后,西安的环城公园里铺满了金黄的银杏叶(今年例外了,雨没停过~~~)。清晨遛弯时,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柯基在落叶堆里打滚,尾巴扫起漫天“金粉”,回家后铲屎官一梳毛,梳子上便缠满了厚厚的绒毛——这不是夸张,秋季宠物换毛期,一只中型犬每天可脱落约500根毛发,相当于家里飘着一朵会移动的“蒲公英”。
科学应对换毛季的关键在“梳理+饮食”双管齐下:
长毛猫建议每天用针梳梳理2次,短毛犬可改用橡胶梳,重点清理腋下和腹部的浮毛;
01
饮食中添加煮熟的蛋黄(每周2次)或深海鱼油,能补充Omega-3脂肪酸,减少毛发干枯脱落。
若发现宠物局部脱毛、皮肤发红,可能是真菌感染,需及时就医,因落叶堆玩耍感染螨虫的病例,罪魁祸首可能正是潮湿落叶中的寄生虫卵。
第二章:贴秋膘不是“填鸭”
“降温后狗狗突然饭量翻倍,是不是该多喂点肉?”这是换季期的高频问题。其实秋季食欲上升是宠物的本能——为抵御寒冬,它们需要储备能量,但盲目“贴秋膘”反而会埋下隐患。
正确的“贴膘公式”是:
体型评估:肋骨能摸到但不外露,腰部有明显腰线,即为标准体型;
增量有度:每周增加现有食量的10%,分3次添加,避免肠胃不适;
辅食优选:鸡胸肉、南瓜泥、三文鱼碎(无刺)都是优质选择,避免香肠、红烧肉等高盐高脂食物。
第三章:驱虫!落叶堆里藏着“隐形杀手”
遛狗时,可能发现狗狗爪间卡着一根细长的草芒——这是秋季最容易被忽视的危险。草芒尖锐如针,一旦刺入皮肤会引发感染,严重时需手术取出。更隐蔽的威胁来自寄生虫:蜱虫会躲在落叶下,跳蚤卵能在地毯缝隙存活3个月,而西安秋季的平均湿度(65%)正适合虫卵孵化。
秋季驱虫攻略需注意:
体外驱虫:每2个月一次,选择含非泼罗尼的滴剂,滴在宠物后颈皮肤,避免舔舐;
体内驱虫:重点预防蛔虫和心丝虫,可将药片混入酸奶喂食;
环境清洁:用宠物专用消毒剂擦拭地板,每周暴晒窝垫,杀死残留虫卵。
秋季因寄生虫引发的皮肤问题占比达40%,及时驱虫能降低80%的患病风险。
第四章:昼夜温差“魔法攻击”
西安的秋天常有“中午穿短袖,早晚裹棉袄”的魔幻温差。幼猫幼犬和老年宠物尤其怕冷,它们的正常体温比人类高1-2℃,一旦受凉,打喷嚏、腹泻等感冒症状接踵而至。
科学保暖三要素:
窝垫选择:绒面材质+防潮底座,放置在远离空调和窗户的角落;
穿衣指南:短毛犬(如法斗)可穿纯棉背心,长毛犬(如萨摩耶)无需衣物,避免闷热生疹;
渐进适应:不要突然使用电热毯,可用温水袋(外包毛巾)逐步提升窝内温度。
第五章:落叶堆探险:哪些“秋景”碰不得?
秋日的公园对宠物而言是天然游乐场,但隐藏着“美丽陷阱”:
有毒植物:菊花茎叶会导致宠物呕吐,秋水仙的球根可引发肾衰竭;
腐烂果实:银杏果外皮含有丁酸,接触后会引发皮肤溃烂;
老鼠药:小区绿化带常投放的溴敌隆,对宠物致死量仅0.5mg/kg。
安全遛弯法则:
避开落叶堆积的阴暗处,牵绳长度控制在1.5米内;
随身携带宠物湿巾,及时擦去爪子上的不明液体;
回家后检查耳垢和趾间,若发现黑色颗粒(蜱虫),用酒精棉片覆盖后拔除。
尾声:当钟楼的银杏黄了,毛孩子的秋天也该闪闪发光
秋分过后,钟楼附近的银杏大道成了宠物打卡圣地。看着毛孩子在阳光下追逐落叶的身影,铲屎官们或许会发现:所谓秋季养护,不过是用科学的耐心,守护这份简单的快乐。无论是每天10分钟的梳毛,还是精准到克的喂食量,都是对“领养代替购买”承诺的延续——毕竟,让每个生命安稳度过四季,才是养宠最温暖的意义。
互动话题
你家毛孩子秋天最爱做什么?是在落叶堆打滚,还是抱着玩具睡大觉?评论区分享你的“秋日养宠小妙招”~
编辑:大脸呆
图:网络
ADOPTION DAY
领养代替购买,用爱定义时尚
在十三朝古都的街巷里,一场关于生命与爱的时尚革命正在发生——西安领养日,这个由北京领养日牵头一起发起的公益组织,正用60场线下活动、数千个重生故事,重新定义着这座城市对待流浪动物的方式。
【理念革新】
我们以"领养代替购买,绝育控制数量代替捕杀"为双核驱动:
✓ 每月举办线下领养活动,搭建生命重获新生的桥梁;
✓ 设计含宠物用品与养护指南的领养礼包,让爱心选择更有品质;
✓ 首创"领养日绝育基金",通过TNR科学管控流浪动物数量。
来源:萌宠乐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