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农户种小众作物三年挣了六十万,这钱不是炒出来的,全是靠地里长的东西。现在玉米小麦利润越来越薄,一些人看准了市场需求,转做稀奇古怪的种植,还真让不少农民赚到了钱。
有农户种小众作物三年挣了六十万,这钱不是炒出来的,全是靠地里长的东西。现在玉米小麦利润越来越薄,一些人看准了市场需求,转做稀奇古怪的种植,还真让不少农民赚到了钱。
河南有人种油用牡丹,一朵花能卖钱,油还能榨。那油特别贵,一斤二百多,关键是牡丹能活三十年,不用每年种。旁边搭个游客拍照的地方,一亩地光门票又能多赚五千。山东那边的牡丹园都是这样搞的。
蓝莓现在很多人种,但有机蓝莓价格能涨三倍。普通蓝莓二十块一斤,有机的要六十,北京上海超市卖得更快。有些老板还让城里人先付钱认养蓝莓树,一年八百块一棵,提前把钱收到手,还不用担心卖不出去。这种办法挺新鲜,听说风险小很多。
软枣猕猴桃不需要剥皮,直接吃就行。这东西维生素C是苹果的二十倍,市场上卖三十到五十块一斤。主播们喜欢直播带货,一场能卖上千斤。要是做成果干或者蜜饯,能多赚两成利润,还能放更久。
黄精以前只是药材,现在变成食材了。鲜的不如加工过的值钱,经过特殊处理后,每斤能卖二百多,比原来翻倍。浙江有些人开民宿,让客人自己蒸黄精,顺便带动销售。这一亩地比单种能多赚四成。
藏红花特别讲究,一亩地只能收一公斤干花丝。但是一公斤能卖一万块,基本能回本。西藏地区光照好,产量能达到两公斤,还跟药厂签了合同,不用担心卖不出去。风险几乎为零,但是得会挑球茎。
白芨以前在山里到处都是,现在野生的少了成了濒危植物。人工种的反而能赚钱,一公斤从五十块涨到了三百。不过种苗选不对容易烂根,买脱毒种苗虽然贵点,成活率能到九成。
新疆黑枸杞在沙漠边上种,耐旱还抗盐碱,但得滴灌。花青素比南方产的高,收购价六十块一斤。现在有不少公司收去提取花青素,跟农户签合同,让他们不用愁销售。
紫山药外表普通,切开紫色特别显眼,市场上卖十几块一斤。普通山药才五块一斤。湖南那边种的时候用地膜铺垄,能防草省人工。有人把它弄成果汁卖甜品店,价格还能再涨。
蛇瓜长得像蛇,用来当装饰也当菜。炒着吃口感清爽,一斤卖八块。一个藤能结几十个,亩产五千斤没问题。浙江大棚里套种,一年多赚三万块钱。
冰菜叶子上有晶莹的小水珠,适合做沙拉。西餐厅里一道菜能卖三十八块。地头卖十五块,一亩地能收四万五。北方大棚种还能冬天收,甘肃有农户在沙漠边种,省水还能挣十多万。
这些项目之所以赚钱,要么是稀有,要么是能加工增值,要么就是与众不同。不过得先试试小规模种不种得活,有没有人买。农业见效慢,不能光看别人赚得快就跟着跳,选对项目慢慢来才能稳扎稳打。
来源:行者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