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部华夏疆域千年开拓史才懂背后的悲壮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0 03:26 1

摘要:这张地图不是一下子画成的。它靠的是一代代人干出来的:有外交谈判的桌子,也有测绘队、边防官兵和基层干部在风里雨里实地量出来的,还有长期的治理和人心渐渐融合的过程。把时间倒着捋一捋,会更容易看清来龙去脉。

现在的中国版图,是陆地大约960万平方公里,海域近300万平方公里。

这张地图不是一下子画成的。它靠的是一代代人干出来的:有外交谈判的桌子,也有测绘队、边防官兵和基层干部在风里雨里实地量出来的,还有长期的治理和人心渐渐融合的过程。把时间倒着捋一捋,会更容易看清来龙去脉。

说到近代变化,20世纪以来的几次边界动静比较明显。1949年以后,新中国通过谈判、缔约和实际控制,把一些地方收回来或把主权说清楚。举几个能看得见的例子:1955年把旅顺和大连收回;1960年和缅甸划界,把大约342平方公里的地带划给中国;1963年同巴基斯坦签约,拿回了喀喇昆仑走廊的一段;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还有几次陆续的调整:1998年从哈萨克斯坦那边收回夏尔西里约220平方公里;1999年同吉尔吉斯签界,把乌宗图什河附近约860平方公里划入;2004年收回银龙岛和半个黑瞎子岛,大约171平方公里;2005年和俄方补充协定,把阿巴该图洲渚中34.55平方公里确定归中;2008年跟塔吉克把边界勘定清楚,让1000多平方公里回到中方。这些数字看着不大,但每一次不是一个人说说就成,背后是几轮谈判、反复踏勘和地方部署。海面的事也有来头:1947年国民政府地图上的“十一段线”后来成了南海争议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把口径调整为“九段线”(1953年),并在1958年宣布领海12海里这个国际通用宽度。

再往前退一步,清朝晚期的版图变化更牵动人心。鸦片战争之后,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吃掉了不少沿海和东北、北方的地方。1842年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走;接下来几十年,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库页岛等地脱离了中央的有效控制;1895年马关条约又把台湾和澎湖割给日本。到了清末,疆域从乾隆中期鼎盛时的约1316万平方公里缩到大概1135万平方公里。那段时间既有外敌压迫,也有内乱影响,中央对边疆的管控明显弱了不少。但也别以为清朝以前就一片空白;康熙、雍正、乾隆那会儿,国家还在用行政制度和军事手段把东北、新疆、西藏、台湾等地方纳入体制,比如设派驻藏大臣、在伊犁设将军、用盟旗来管理蒙古,都是为了把边疆治理得更实在,不只是喊口号而已。

再往更早的朝代看,明、元、宋、唐这些王朝疆域各有起伏。元朝一度版图非常大,有资料显示覆盖漠北、漠南、东北、青藏高原、台湾、甚至朝鲜半岛和南海诸岛,面积曾达1372万平方公里左右。元朝的一个重要举措是把青藏高原放在正儿八经的中央管理下,设立宣政院,派官员驻藏,这和以前对藏区那种松散的羁縻管理不一样。元末明初,随着朝代交替,中央对某些地区的控制又有收回的动作,但治理边疆的办法也在变。

明朝对边疆既有直接管辖,也有羁縻策略。对云南的治理是个例子:大力发展农业,迁徙汉人,推广水稻种植,设立布政使司,把云南从一个多次分治的地带慢慢纳入常态化行政体系。郑和下西洋时在南海一些岛礁立碑,既是声索也是海上活动的体现。明代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疆域有时东至库页岛、西到鄂嫩河,但对海外直接统治的收缩也很现实,比如交趾最后在1427年放弃。总的来看,明代有扩张也有收缩,不过开始注重把占领的地方变成能管的地方,而不是打完就算。

宋朝时期的局面比较复杂,北面有辽国、后来的金国,西面有西夏,南方则与大理等政权并存。所谓“中原王朝”那会儿并不代表整片土地都统一,很多地方是分裂并立的局面。各地方政权各自为政,疆域重叠、界线模糊,是常态。

唐朝在全盛时疆域很大,史书上记录过东到朝鲜半岛一带、西到里海附近、北到贝加尔湖和外兴安岭、南到越南北部的范围。唐朝通过设置安西、安北等都护府,把边疆纳入军政网络。但好景不长,内乱和外敌让边境一再反复:751年怛罗斯之战对西部影响大,755年安史之乱更是把中央拖垮,吐蕃、突厥这些趁机扩大势力,边疆控制随之收缩。这说明扩张与维持统治不是一回事,战争只是第一步,后面的治理才是真正难活儿。

汉朝那会儿把疆域推得更远。西汉有意北击匈奴、打通河西走廊,把河套、河西、南方的越族地区、海南岛等地纳入。汉武帝设西域都护府,是要把新疆和中亚一带纳入统一行政系统,管理丝路上的事务。对朝鲜半岛也有管理痕迹,乐浪、玄菟等四郡就是实例。秦朝统一六国后也不满足于黄河流域,早在公元前就开始南征,把百越地区纳入,并在当地设郡县。秦始皇为了解决南征的运输问题,修了灵渠,把湘江和漓江连了起来,这类工程往往比一场战役更能稳固统治。

再往上追溯,古代的扩展更多靠慢慢影响和渗透。夏商周时代是在黄河流域起家的,南方很多高山和瘴气地带当时还没有真正纳入中央控制。周天子的分封制度把礼法和农业技术带到周边,而这些“文化+制度”的扩散,就像撒种子一样,几年十年地生根。春秋战国的混战既是内战,也是外扩:秦楚齐燕等国都在不同方向吞并周边,最终秦国靠制度统一了度量衡、文字和车轨,奠定了后续中央集权扩展的基础。

把这一条历史线看下来,会发现一个重复的模式:先是军事或外交把边界往外推,接着用行政制度、移民政策、工程建设和文化同化去把地盘变成“能管、愿管、能融”的地方。版图的扩大或缩小,往往跟制度、人口迁徙和国际局势的变化密切相关。那些看上去像地图上冷冰冰的一条线,背后其实有外交桌子上的烟酒、野外测量队的汗水,还有基层干部和百姓的日常打理——这是个现实的、一步步走出来的过程。最后一条事实是:2008年与塔吉克斯坦完成界定,把1000多平方公里划归中国。

来源:庭院宁静抚琴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