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以后血的教训不要攒太多的钱,得不偿失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0 03:18 1

摘要:18万7,存折上躺着,却连300块一次的洗牙都舍不得,最后牙根烂到要种,一口价1万2。

18万7,存折上躺着,却连300块一次的洗牙都舍不得,最后牙根烂到要种,一口价1万2。

2023年三季度数据刚出来:全国60岁以上平均存款就这个数,可健康花费连15%都不到。

我看完只想问一句:钱存着给医院送大单,到底图啥?

上海老赵,73,退休金每月6800。

超市鸡蛋打折,凌晨四点去排队,省20块,回家电梯里晕倒,救护车400,住院四天6000。

女儿把账单拍在桌上:爸,你省给谁看?

老赵嘟囔,反正不能动老本。

可老本越不动,越像给未来的ICU攒首付。

北京协和刚算完账:一年花三四千做预防,老了反而少掏一半医药费,命还长三年。

数字冷冰冰,道理却简单——现在不花的小钱,就是将来翻倍的大坑。

可惜八成老人听不进去,觉得体检中心是骗钱的,药店的免费量血压才是亲人。

囤积症更离谱。

社区阿嬷家,阳台堆了12桶未开封洗衣液,过期了舍不得扔,硬用完,全家皮肤过敏又花800。

一年扔掉的打折货,平均4200,等于两个月菜钱。

儿女劝不动,只能偷偷帮她扔,扔完还得吵架:你知不知道这原价多贵!

贵个屁,用不上就是垃圾。

再说漏财。

34%的涉老纠纷,就因为爸妈嘴快,把存款数字提前告诉子女。

钱刚转出去,儿子换车、女婿创业、孙子留学,一圈下来账户归零。

法院见多了,总结出“三不”:不说总数、不存一起、不给一次。

深圳已经有银行听懂老人心事,推出“按月打生活费”托管,卡还在自己手里,每月定额给娃,娃想一次性薅,没门。

我试算了下,50万分60个月,每月8000,利息照拿,比一次给出去安心多了。

有人担心:那通胀怎么办?

其实老人根本不用跑赢通胀,只要跑赢自己的“瞎囤+被骗+乱给”。

把账拆三块:日常花销放活期,20%;稳健理财放债基,50%;应急救命钱放短存,30%。

每年调一次,比盯K线简单。

手机不会用?

“银龄账本”APP,字大、声大,花一笔播一笔,月底自动跳出“您本月浪费428元在促销酸奶”,一看就脸红。

再学一招“24小时冷静法”:想买先睡一晚,第二天还惦记,再去排队,八成懒得动。

房子也能变活水。

“以房养老”保险扩到30城,把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每月领钱,住还是你住,身故后保险公司收回房子,多退少补。

儿女一听炸锅:那以后房子归谁?

归你命啊,归你。

先让老人有尊严地活着,再谈遗产,顺序别反了。

最后一句话——

存折上的数字不会给你端水送药,也不会在深夜帮你叫120;

会干这些的,是你舍得花钱的健康身体,和不把老底一次掏空的清醒脑子。

来源:正能量星星Dhz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