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以生态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0 03:00 1

摘要:近期,四川百利药业有限公司技改项目“注射用大容量/小容量车间”顺利投产,为生产全球领先的双抗ADC药物提供了条件。记者了解到,在项目获批建设前,温江区在氮氧化物总量指标上受限,导致新上项目很难通过环评。为让企业获得发展所需的要素保障,温江生态环境局通过与青白江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助力“立园满园”

温江以生态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近期,四川百利药业有限公司技改项目“注射用大容量/小容量车间”顺利投产,为生产全球领先的双抗ADC药物提供了条件。记者了解到,在项目获批建设前,温江区在氮氧化物总量指标上受限,导致新上项目很难通过环评。为让企业获得发展所需的要素保障,温江生态环境局通过与青白江区建立氮氧化物总量指标调剂机制,置换氮氧化物指标60吨,解决了生物医药产业相关建设项目招引受限问题。

自全市“立园满园”行动和“进解优促”工作开展以来,温江生态环境局以“要素跟着项目走”理念,主动靠前担当、积极创新作为,在市生态环境局指导下,完成全省首例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跨区域置换,为破解环境要素制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成都方案”,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态动能。

提升审批效率 优化规划环评

为项目建设园区发展赋能增效

“服务高效 尽职尽责 情系企业 排忧解难”——前不久,四川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将一面锦旗送到温江生态环境局,这面锦旗,是对该局支持服务项目顺利建设的充分认可。

在海思科筹建研发中心及生产项目落地过程中,温江生态环境局主动对接,同步开展“项目预审+总量审批+环评公示”,专班从项目预审、环评审批到竣工验收全程跟踪指导,及时化解企业环境风险隐患,助力项目一期工程于2025年顺利投产。

为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温江生态环境局派员入驻温江高新区,开设环保一站式服务窗口,实现企业环保事项“园区办、就近办、一次办”。

为提升环评审批速度,节约企业时间成本,该局将环评工作关口前移,全面推行环评预审制度。“在项目申报初期,我们就组织专家和相关部门,对项目可行性进行预审,将项目环评审批制约因素和敏感问题解决在前端,避免在正式审查时环评报告被打回,提升审批效率。”温江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局还大力推行“园区环保首席服务”制度,以及重点项目环评“容缺办理”和承诺制项目环评“受理即批复”等服务举措,建立了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安排专人专班“全周期、全方位、全天候”负责跟进和解决项目落地建设期间存在的环境制约因素,保障项目顺利落地。

在温江高新区规划环评修编过程中,温江生态环境局超前服务,全程做好规划环评修编的对上协调工作。2025年7月,《温江工业集中发展区(成都医学城A区部分)总体规划(2023-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获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正式批复。这一规划环评与温江“3+6”现代化产业体系相配套,为温江推进“立园满园”掀开了崭新篇章。在省级审批权限下放后,温江区率先完成规划环评修编,既守牢生态红线,又拓宽了产业蓝海。

助企降本增效 守护民生幸福

将生态价值转化为发展动能

降碳节能,绿色发展,今年以来,温江区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创新。

今年5月,在温江生态环境局的推进下,青岛啤酒(成都)有限公司与温江城投顺源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签署“废水价值共享项目”合作协议。这一举措,使得富含高浓度有机物的啤酒生产废水无需再进行厌氧处理就可排入污水管网,成为金马污水处理厂的优质碳源。

这是成都市首次对啤酒废水进行资源化处理,这一降碳节能项目运行以来,企业节约了厌氧处理环节费用,金马污水处理厂每年可节约碳源约730吨。而免除掉厌氧处理环节后,每年能降低碳排放6%左右,为国家“双碳目标”的达成贡献了力量。

目前温江正在创新规划废活性炭再生“绿岛”项目,为企业提供活性炭脱附再生、更换转运、安全处置等一体化服务,变“危险废物”为“再生资源”,降低区域环境风险和企业运营成本。这一项目不仅服务本地,还将辐射周边崇州、郫都等区域。

与此同时,温江区将生态治理与民生需求结合,切实回应群众诉求。今年10月,由温江生态环境局牵头实施的“定向传声+实时监测”系统在光华公园投用,15台治理噪声的定向传声设备上岗,用以破解广场舞带来的噪声扰民问题,还市民宁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不仅如此,为守护群众的“蓝天幸福感”,近年来温江区持续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智慧化监管能力,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精准管控平台,综合运用卫星遥感、在线监测、高空视频、走航溯源等科技手段,并匹配重点企业特征污染物指纹图谱,实现对重点污染源的24小时全面监管。在对大气污染进行“外科手术式”治理的同时,也通过科学监管避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温江正以生态为纸、创新为墨,将绿色转型融入产业升级、城市建设、民生服务各领域。当生态价值转化为发展动能,一条贯穿生产、生活、生态的绿色发展脉络清晰可见,成为温江生态品质的生动注脚。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娟 摄影 张志强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