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另一边,白宫忙着炒作“特朗普加冕AI视频”的时候,美国中西部的农民正对着滞销的大豆发愁,联邦雇员得靠兼职送外卖才能活下去,连全球产业链的命脉,都在悄悄变方向。
自己告自己领导的政府,一开口就要2.3亿美元赔偿,审案子的是自己的私人律师,到最后签字批钱的,还是自己。
10月23日特朗普这波操作,说是“政治行为艺术”都算客气的,看得外界都懵了,这也太荒诞了吧?
另一边,白宫忙着炒作“特朗普加冕AI视频”的时候,美国中西部的农民正对着滞销的大豆发愁,联邦雇员得靠兼职送外卖才能活下去,连全球产业链的命脉,都在悄悄变方向。
这场闹剧背后藏着的,到底是特朗普一个人的疯狂,还是整个美国体系要塌了?
其实全球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藏着国家实力的密码,而现在,美国正在好几个关键领域,实实在在遭遇了“卡脖子”的冲击。
就说稀土吧,这东西可是芯片、新能源汽车、军工装备的“粮食”,尤其精炼技术,简直是产业界的“隐形门槛”。
美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的报告里写得很清楚,全球92%的稀土精炼产能都集中在一块,这技术壁垒可不是有资源就能突破的。
你看苹果最新款手机的芯片,里面的磁性材料全靠高纯度精炼稀土,洛克希德马丁的F-35战机发动机,每台都得用近400公斤特种稀土合金。
为了摆脱这种依赖,美国赶紧跟澳大利亚签了稀土供应协议,可现实哪有那么简单?澳大利亚芒特怀恩稀土矿2024年的产能,也就占全球总量的5%,而且挖出来的矿石还得运到海外精炼,没有成熟工艺撑着,这些矿石跟一堆没用的“石头”没啥区别。
要是说稀土是高科技产业的“命门”,那大豆对美国农业来说,就是实打实的“生命线”。
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里说,因为核心出口市场没了,美国中西部农场的大豆库存都堆了180多天,期货价格比年初跌了42%。
要知道,美国中西部1/3的耕地都种着大豆,这么多年一直靠单一海外市场消化。
现在倒好,200亿美元出口额说没就没,连锁反应立马就来,伊利诺伊州农场的抵押违约率比去年翻了一倍。
爱荷华州的大豆加工企业倒闭率都升到15%了,连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里,差不多4000亿美元的大豆期货合约和农业债券,都面临估值暴跌的风险。
也难怪700万农民会走上街头抗议,而特朗普团队放出来的泼粪AI视频,说白了就是想把民众的视线从这些真麻烦上移开。
其实产业困境的根儿,在于“资源思维”和“技术思维”差着代呢。
美国想靠找资源伙伴解决稀土难题,却忘了精炼技术得靠几十年产业链协同积累,农业上一直依赖传统出口市场,也没想着建个替代渠道。
可这种结构性的矛盾,哪是一场政治表演就能糊弄过去的?
特朗普起诉政府要2.3亿美元赔偿,与其说是打官司,不如说就是一场公开的权力变现,每个环节都明晃晃写着“利益输送”。
先看这场闹剧的“演员配置”,原告是公民特朗普,被告是他自己领导的美国政府,案件负责人是副司法部长布兰奇。
可布兰奇还有个身份,是特朗普的首席私人律师,最后点头批赔偿的,自然还是特朗普本人。
这种“自己告自己、自己审自己、自己批自己”的操作,跟上市公司CEO同时当大股东、董事和审计委员会主席,然后亲手给自己发巨额奖金没啥区别。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里,这种事早被严打了,2023年特斯拉CEO马斯克,就因为“自定薪酬方案”涉嫌利益输送,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罚了20亿美元。
可到了当下的美国政治体系里,这事儿居然能披上“合法合规”的外衣,你说怪不怪?
更让人琢磨的是资金去向。
特朗普说赔偿要用来改造白宫宴会厅,可白宫同一天公布的赞助名单里写着,苹果、亚马逊、洛克希德马丁这些巨头,早就给这个项目捐了超2亿美元的“爱国捐款”。
这意思就是,同一个装修工程,特朗普靠“司法索赔+企业赞助”两条路,拿了双份钱。
美国政府问责局2024年发的报告里还提了一嘴,白宫那些非必要的改造项目,预算超支率都到300%了,而且好多项目都有“多重资金来源”,说白了,就是把公共权力当成个人敛财的工具。
这场闹剧背后,其实是美国三权分立体系彻底失灵了。
有个美国前司法部官员匿名透露,2024年以来,特朗普团队已经安排5名私人律师进了联邦司法系统的关键岗位,司法机构慢慢变成服务个人利益的工具。
当“互相制衡”变成“互相勾结”,法律程序自然就成了权力变现的遮羞布。
产业困境和权力腐败搅在一起,美国的治理体系正在加速失灵,可特朗普团队没想着解决问题,反而靠民粹表演掩盖自己的无能。
10月24日美联储发的报告里说,美国政府停摆都第17天了,差不多40万联邦雇员因为拿不到工资,日子过得特别难。
可白宫还在热炒“特朗普加冕AI视频”,虚拟世界里的“跪拜”,跟现实中的民生凋敝比起来,简直刺眼得很。
可这种治理能力的退化,真不是偶然的,权力都用来搞内部利益分配了,哪还有心思管公共服务?
为了转移民众对治理失效的不满,特朗普团队还搞起了“冲突动员”的民粹套路。
从白宫发言人卡洛琳说“你妈定”的嚣张回应,到国防部长赫格塞斯戴争议配色领带挑衅,这套打破传统政治礼仪的操作,本质上就是制造“我们vs他们”的对立。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24年9月30日到10月6日做的调查显示,82%的特朗普支持者觉得“跟政治正确阵营对立”能让自己更有归属感。
在社交媒体时代,这种简单的身份对立,比聊复杂的政策容易拉选票多了,毕竟解决大豆滞销、稀土卡脖子这些事,得真金白银投入,可制造对立几乎不用花钱。
更让人担心的是美国内部的撕裂,尤其在经济上,华尔街股市靠美联储“放水”连创新高,可美国小企业的破产率都升到12%了,美国国债也高达38万亿。
别说富人和普通人的财富差距越来越大,国家都要成老赖了,所以白宫认为传统的政治沟通根本没用,只能靠找“共同敌人”维持支持。
这种撕裂不只是民生问题,还影响全球竞争,别的国家在核聚变这种前沿技术领域都有突破了。
特朗普签下2.3亿美元赔偿支票的时候,看似是这场司法闹剧的高潮,其实是美国实力相对衰退的公开声明。
这场闹剧就像一面显微镜,把美国政治生态的三大毛病照得清清楚楚,三权分立从“权力制衡”变成了“权力合谋”,司法系统成了利益输送的工具,公共权力被私有化,国家机构成了个人敛财的平台,治理能力严重退化,政治表演取代了实际做事。
而且这些毛病不是孤立的,它们缠在一起,形成了“权力维系成本最小化”的闭环,与其花力气解决产业升级、民生困境这些难事儿,不如靠内部操作和民粹表演维持表面稳定。
可全球格局不会等美国“醒过来”。
美国沉迷于“自己玩自己”的权力游戏时,别的国家正在产业链、科技领域加速布局,慢慢重塑“后美国时代”的国际秩序。
这场2.3亿美元的闹剧,最后买单的其实是美国自己。
产业竞争力下滑、内部严重撕裂、全球话语权流失,都是这场游戏的代价。
而对我们来说,看懂这场闹剧不是为了看美国的笑话,而是要明白,未来的全球竞争中,技术实力、治理能力和内部凝聚力,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那些靠权力游戏撑起来的繁荣,说到底就是镜花水月,一戳就破。
来源:格物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