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信现在能看淘宝链接了,但点进去还得跳回淘宝APP,这算哪门子互通?
微信现在能看淘宝链接了,但点进去还得跳回淘宝APP,这算哪门子互通?
不是说好“拆墙”吗?
怎么墙拆了一半,还留个门禁卡?
你刷抖音,视频能发到朋友圈,可你点开一看,播放量不记在抖音账上——平台之间像在打太极,你推我一下,我躲一下,谁都不想真把流量送出去。
支付倒是真动了。
支付宝和美团要连上了,云闪付悄悄涨了三成用户,没人宣传,但老百姓用脚投票。
原来不是技术做不到,是没人愿意先低头。
美团、拼多多、小红书都签了公约,可你打开美团,想直接买拼多多的券?
还是得跳转。
抖音和快手互相传视频,后台数据却像隔着一道防火墙,谁都不愿让对方知道你看了多久、点赞了谁。
这哪是互通?
分明是“有限开放”。
大平台怕的不是技术,是用户跑了。
你微信里能直接买淘宝的东西,那用户还用不用淘宝APP?
抖音视频能一键分享到微博,那微博还靠什么留住人?
更荒唐的是,有些企业一边签公约,一边偷偷搞“假互通”——链接能点,但跳转慢得像老牛拉车,页面卡成PPT,逼你放弃。
监管已经盯上三起这种“表面开放、实质封锁”的案子了。
用户最惨。
隐私设置藏得比密码还深,刚点个“允许分享”,第二天朋友圈就弹出五个平台的推送。
你没点过,但系统知道你点过。
中小平台更慌。
微信一开闸,流量全往阿里、字节那跑,小红书、B站连个站脚的地方都没有。
不是不想互通,是怕一互通,自己就成了别人的流量入口。
清华说能带来一千二百个亿的增量,可这钱谁分?
平台要搭中台、改接口、养团队,成本谁扛?
财报里悄悄记一笔“互联互通支出”,股价就往下掉。
欧盟那边已经要罚苹果谷歌了,中国这边还在玩“渐进式开放”。
说到底,这不是技术问题,是权力问题。
谁掌握入口,谁就握着用户的命脉。
你真以为他们想让你自由?
他们只是不想被监管盯上。
现在最爽的是银联。
不靠流量,不争入口,就做中间那根线,谁都要用,谁都不敢甩。
下次你点开一个链接,别急着骂。
先想想:这到底是开放,还是换了个方式,让你更离不开他们。
你愿意为“方便”牺牲一点隐私吗?
还是说,你早就习惯了,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来源:心中一模中国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