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济北街道以文化书院为载体,深耕“先锋滨湖”文化社区品牌建设,通过阵地建设、活动创新、服务升级三维发力,推动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文化活动150余场,服务居民突破2万人次,居民参与率同比提升30%,追“锋”而行已成为滨湖社区最亮丽的文明底
今年以来,济北街道以文化书院为载体,深耕“先锋滨湖”文化社区品牌建设,通过阵地建设、活动创新、服务升级三维发力,推动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文化活动150余场,服务居民突破2万人次,居民参与率同比提升30%,追“锋”而行已成为滨湖社区最亮丽的文明底色。
阵地织网,打造“锋”尚文化矩阵
社区以2400㎡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核心,通过空间优化与功能升级,打造了全场景的文化阵地。整合雷锋展厅、老年活动室等资源,设置五大主题空间和14个功能区,形成集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 “文化充电站”,日均接待居民100余人次。其中,雷锋展厅通过实物展陈(照片、日记等)和主题展示,生动诠释雷锋精神内涵,年内接待500余人次,成为济阳区红色教育亮点。
同时,社区进一步拓展阳光花园、阳光菜园、文明花园等共享空间,为文化阵地注入新活力。阳光菜园划分6块种植区,吸引20户居民参与耕种,收获的蔬菜除满足自用外,还通过“爱心蔬菜箱”帮扶困难家庭;阳光花园种植各类花卉20 余种,成为社区休闲、议事的热门地点;文明花园设置了 “共享花架”,居民自发捐赠绿植 50余盆,营造了“共建共享”的社区氛围。
活动润心,培育“锋”尚生活沃土
社区以多元文化活动为载体,创新打造“雷锋+”文化品牌,让志愿服务融入居民生活日常。每月举办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集”提供健康义诊、政策咨询等10余项便民服务,全年开展12场,惠及居民1500余人次;传统节日活动精彩纷呈,元宵灯谜会、中秋赏月会、冬至送温暖等活动参与人数超200人次,为独居老人送上爱心餐食100余份。针对居民需求开展特色服务:高考期间组织20名志愿者开展“静音护航”行动,为考生家庭提供专属服务;“长寿文化节”为高龄老人送温暖;“你好,雷锋”青少年研学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吸引500余名学生参与,以角色扮演、红歌传唱等形式传承红色基因。
聚焦“文化育人”理念,滨湖社区构建起覆盖全龄段的学习生态圈,让每位居民都能在文化滋养中成长。老年群体可参与“滨湖乐龄学堂”,享受朗诵、太极、剪纸等 25期课程,年服务超200人次;寒暑假托管班解决双职工家庭后顾之忧,每年两期接收60余名儿童,开设作业辅导、兴趣拓展等课程,家长满意度达 100%;青少年可加入“活力满满”超燃公益课堂,选择舞蹈、围棋、篮球等8类课程,吸引80余名学生参与。2025年新开设“邻里钩织坊”,每周邀请非遗传承人授课,20余名妇女已制作100余件钩织作品。社区还依托“社区微业”项目,帮助学员对接销售渠道,让文化技能转化为创业动能,真正实现富民增收。
治理聚力,彰显“锋”尚服务温度
社区以文化书院为阵地,通过“五个融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依托书院议事平台,设立“红马扎议事”“市民巡访团”“诸葛议事会”等机制,全年通过居民协商解决物业管理、设施维护等问题46件,让民主协商触手可及。创新运用“三分群众工作法”,通过培养骨干、分层动员、邻里信任,成功推动居民自主参与广场升级、停车管理等2个微治理项目。结合小区特色,书院设置“居民公约墙”细化行为规范,并开展“百姓雷锋”评选、家风展播、“美德讲堂”等活动,全年吸引300余人参与,用身边故事诠释核心价值观。如今,文化书院已成为培育社区主人翁意识的“精神驿站”,让价值观融入居民日常言行。
从文化书院的阵地搭建到文化活动的浸润滋养,再到服务惠民的落地生根,滨湖社区以文化为笔、以雷锋精神为墨,让“先锋滨湖”品牌在居民心中深深扎根。下一步,社区将持续深化文化书院载体作用,拓展服务内涵、优化活动形式,推动追“锋”而行蔚然成风,持续擦亮“先锋滨湖”品牌名片,共建幸福社区新篇章。
来源:济阳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