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柴米油盐要操心,工作报表要赶工,父母的体检单要留意,孩子的作业本要签字。日子像上了发条的钟,从清晨睁眼忙到深夜熄灯,年轮在不知不觉中磨平了年少时的锋芒,也冲淡了曾经炙热的梦。我们总说时间不够用,可细想来,一天二十四小时从未增减,流逝的从来不是时光,而是那个在琐
文/暖棠
人到中年,最常挂在嘴边的话,莫过于“没时间”。
柴米油盐要操心,工作报表要赶工,父母的体检单要留意,孩子的作业本要签字。日子像上了发条的钟,从清晨睁眼忙到深夜熄灯,年轮在不知不觉中磨平了年少时的锋芒,也冲淡了曾经炙热的梦。我们总说时间不够用,可细想来,一天二十四小时从未增减,流逝的从来不是时光,而是那个在琐碎与责任中逐渐迷失的自己。
起早贪黑的奔波,只为给家人一个安稳的生活,却忘了问问自己的心脏,多久没有真正放松过。身体的疲惫尚能通过睡眠缓解,可心里的倦意,却在一次次“再坚持一下”中越积越深——不是肩上的担子太重,是心找不到一处可以停靠的港湾,连呼吸都带着匆忙的重量。
其实岁月从未吝啬过温柔。第一次牵手时的怦然心动,孩子喊出第一声“爸妈”的雀跃,深秋小院里炒栗子的焦香,老友重逢时没心没肺的笑声……这些藏在时光褶皱里的小美好,从来都不曾远去,只是被我们的“不敢停”遮住了视线。
我们总怕放下手里的活就误了重要的节点,怕说自己累了就是矫情,怕在人人赶路的洪流里停下脚步就会落后。身边的人都在拼命向前冲,我们便也逼着自己不敢索取半日安闲,却忘了人生半程,最该拥有的是一份笃定与从容。
殊不知,心的归处从来都不在遥不可及的远方,而在那些被我们忽略的日常里。是清晨唤醒美梦的鸟鸣,是午后透过树叶洒下的斑驳光影,是夜晚温柔笼罩的月光;是一杯冒着热气的清茶,是和老友无需设防的闲谈,是翻旧照片时突然涌上心头的暖意。这些细碎的瞬间,藏着最治愈的力量,让奔波的脚步有了缓急,让慌乱的内心有了安宁。
我们总以为还要赚更多的钱、做更多的事,才对得起这半生辛苦,却忘了时光本就温情,真正匮乏的是内心的豁达。不敢放慢脚步,便错过了窗外的银色夕阳;不愿静下心来,便掩埋了内心最柔软的栖息地。
人到中年,不是要被迫接受岁月的沧桑,而是要学会筛选生活的底色。把没必要的应酬推掉,把不重要的烦恼放下,留下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让记忆里的花香温暖黄昏,让沉淀多年的情谊陪伴旅途,把心安放在喜欢的人和事里。
不必让每个瞬间都疾风骤雨,也不必每条路都匆匆赶赴。允许自己偶尔停下,看看窗外的雨丝,听听老歌里的故事,翻翻尘封的旧物,这些看似无用的时光,其实都是在给心播种安宁。哪怕只是十分钟的放空,哪怕只是和爱人说句无关紧要的闲话,都是心的归处,都是生活的温柔馈赠。
人越长大,越容易在“承担”中迷失,却忘了善待自己才是终身的功课。我们不再是少年,但依然可以选择把岁月过成诗:在灯火阑珊处安放微凉的心事,在柴米油盐中品味生活的真味,在简单的小确幸里让心歇歇脚。
余生很长,不必慌张。真正缺席的从来不是时间,而是心的归处。愿你往后能收拾好旧心情,与所有好的坏的日子,相逢于宁静的港湾,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常里,都能感受到温柔与治愈,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 互动时刻:
看到这里的你,是否也在奔波中寻过心的归处?是一杯深夜的热茶、一本翻旧的书,还是和家人的片刻相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心之归处”,让我们彼此治愈,在平凡日子里寻得温柔与安宁~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个【赞】+【收藏】,转给身边需要被治愈的人吧~
来源:暖心拾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