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夏时节母亲节,女儿和外孙女说要去揽翠湖,请我们吃个自助餐。东镇路西侧的“东城滨河花园曾家小庄居民小区“之精制大门,赫然入目,遂入内转了一小圈。小区内,绿化较好,法桐茂盛;道路规整,虽有多处破损,却也清洁卫生。先是和正在整理车库准备出租的族人庆振交谈了一会,又
曾家小庄——临朐县城区第一个被整体拆迁的村庄
作者 | 曾昭亭
初夏时节母亲节,女儿和外孙女说要去揽翠湖,请我们吃个自助餐。东镇路西侧的“东城滨河花园曾家小庄居民小区“之精制大门,赫然入目,遂入内转了一小圈。小区内,绿化较好,法桐茂盛;道路规整,虽有多处破损,却也清洁卫生。先是和正在整理车库准备出租的族人庆振交谈了一会,又发现几个在楼下摘菜啦呱的中老年妇女,有几个在一简易小桌喝茶聊天的青年男子,楼荫处,还有一档众人围观打升级扑克牌的,气氛一派和谐。
综合翻阅所收藏之2010年版《曾家小庄村志》、2012年版《临朐村镇志略》、2022年版《武城曾氏青州族谱 青州房鲁东世系》所载,明朝末年(约1600年),曾拣之第六代孙曾宏森,由曾家洼村,迁至村东三面环河、水清沙白、地肥水美、风光秀丽、“官马驿道“之旁,另立新村,取名曰曾家小庄,已历400多年。自立村至2004年,先后属忠善乡、拱阁乡、益临县、小庄乡、营子乡(公社、镇)、东城经济开发区等,2004年3月始,属东城街道。据2012年统计资料,全村共有曾、李、王、吕、朱、丛、张、潘、贾9姓,220户,720人,曾姓占总人口81%,有6户信奉基督教。
据1989年临朐县土地资源调查统计,曾家小庄村土地总面积为885.2亩,其中,耕地581亩,园地36.6亩,林地24.9亩,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69.7亩。交通用地7.0亩,水域9.6亩,未利用土地56.4亩。
村民住房,原为土坯草顶,高低不等,街巷曲折不畅,聚落分散零乱。1985年,开始新村规划,4户为一居住片,每户面积272平方米。村里筹集资金3万元,修建了东西大街1条,南北街4条,东西巷9条。1995年,村民全部入住砖瓦新房,并对村里的道路,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安装了40盏路灯。2003年,县里又对村庄前的潍(坊)临(朐)公路兴隆路东段,进行了改造拓宽,标准为双向4车道,宽24米,两侧各有6米宽的绿化带和人行道,使村民的生产、生活、出行等更为便利。
郡县制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2006年底,临朐人民福至。省里从异地,将自山东工业大学毕业,身体魁伟,经历丰富,富有综合魅力的时任齐河县长的刘建国,派来临朐,出任新一届的县委书记。 欲成大事者,必谋大局。进入2007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为加快县城市建设力度,按照县城市总体规划,做出决定,对作为县城东大门的兴隆东路,进行突破性改造提升,并被列为县里的年度一号重点工程,制定印发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成立了由县级领导牵头的工程建设指挥部。
曾家小庄,整个村庄的220户村民,及其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被列为整体搬迁。村两委会及全体村民,识大体,顾大局,积极响应的同时,向指挥部提出了“(安置)位置要满意,配套要齐全,补偿要合理,村名要保留“的诉求,均被指挥部采纳。并承诺,将村民集中安置到滨河花园住宅小区里,户型有四种,分别为80平方米、100平方米、120平方米、140平方米。另外,在安置楼设计建设时,特别注重人性化,其中,140平方米户型,针对居住人口多的实际,专门设计了“一套二户”,分别有独立的客厅、厨房、卫生间;对地上储藏室,适当加高,配套有烟道、水电等相关设施,也可以供居住。
拆迁容易搬迁难。拆迁进入扫尾阶段,尚有部分村民,特别是部分老年人,对这方水土恋恋不舍。指挥部调集县直相关部门单位,帮助做工作,租用车辆搬家。我所在单位包靠的其中一家,那个70多岁的老太太,在家门口里边哭边说,一群土匪,要拆俺的屋,俺这把子老骨头,还能回的来吗……,我走到其跟前说,别哭了,你是什么辈分的?咋还问俺的辈分来?我姓曾,是“昭”字辈的,她听后,那俺得叫您叔来!好了,别再难为儿女们了,快拿好你的那个小包袱,跟着走吧,不就是在外面住一年吗,你这么壮实,回来就会上楼住了。她遂停止了哭泣,大家开始忙活着装车,单位的领导问我是怎么做通的工作,我说动用了家法。在去冶源半截楼王舍村其孙女家送旧家具的途中,其孙女女婿说,真是不以良好来,让他们住楼还不愿意,俺这里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拆平建楼呢!
说了算,定了干,指挥部紧锣密鼓,专人调度安置楼的建设进度。2008年7月17日,按期在村居民区(7月1日已实行村改居)冒雨举行了安置楼交接仪式,当天即交接完毕,220户村民,在外租住一年后,顺利迁回新居,被分别安置在了滨河花园恒园区的一至八号楼。回迁后,为适应新形势,对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由原来的6个村民小组的组长负责制,改为8栋楼的”楼长”负责制。
一个村庄的改变,需要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曾家小庄,平改楼,村改居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就是这样。村人自己动手,建大门,修围墙,搞绿化,在社区内,还配套了健身器材,以锻炼居民的体质,活跃居民的生活。
2010年,居委会顺民心,应民意,根据老年人的诉求,向街道办事处提出了在”恒园“发展预留土地中,再建部分老年房的申请,获得批准。先是集资建设了两栋80户老年房,随后,按照规划,又续建了两栋,基本上达到每户再配一套房。另外,还有两栋楼房的预留建设用地。
曾家小庄整村拆迁的成功经验,极大的调动了城区其他村庄的积极性。以此为契机,在不几年的时间里,县里又将东城、城关街道的杨家场、吕家庙、吴家庙、颜家洼、弥南、上庄、曾家洼等数十个村庄,以及老城区的兴隆、东郡、南关、西坦、太平、三元、城西张家庄等片区实施拆迁,城中村改造,进入了快车道。有的被拆迁户,通过拆迁,白捡了几套房,多余的加价出卖,一套又净赚了五万、八万,甚至十几万不等的钱!临朐县城的楼,越来越高,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越来越好。
兴隆东路提升改造工程,仅曾家小庄村域内,就为县城市建设提供了362.8亩的土地。十几年来,县创业大厦、广播电视中心、国土资源局、税务局等一批机关事业单位,相继落地于道路两侧。并一度带动了房地产业,先后建成了大观园、清泉、泰和等住宅小区,还吸引了著名的商业综合体品牌——万达广场。如今,车行于八车道(局部路段十车道、十二车道)的兴隆东路,两旁的绿化带,三季有花,四季见绿,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夜幕降临,华灯齐放,繁华兴隆程度,许多大都市,也不过如此。
在这繁华景象的背后,临朐,也和其他县域城市一样,房地产市场趋于饱和状态,且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城区居民享受的那些多余安置楼,许多已经空置;沿街的商业门店,“吉房租售“贴了很久,无人问津,致关门大吉;新开发的房地产,尽管所处的区段极佳,有价无市,低迷至极。凡此种种,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各层级的重视,虽不断出台相关利好政策,但房价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随着城镇化进程放缓,房地产市场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房价进入了“稳中有降“的调整期,因为,房子是用来住的。
曾昭亭,1959年2月出生,寺头镇王庄村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退休干部。县政协特邀文史委员。
来源:玩转临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