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垟湿地以“垟漂海面,云游水中”的独特地貌闻名,由161座岛屿和138条河道交织而成。这里河网密布、岛屿星罗,千亩菱田碧波荡漾,白鹭翩飞其间,构成了江南湿地独有的诗意景观。
秋风拂过浙南水乡
百座岛屿如绿宝石般散落在
纵横交错的水网之上
10月26日
央视综合频道节目《寻味山海》
走进温州生态园三垟湿地
探访这片被誉为“浙南威尼斯”的生态秘境
一片湿地
涵养万物生长的“生态基石”
三垟湿地以“垟漂海面,云游水中”的独特地貌闻名,由161座岛屿和138条河道交织而成。这里河网密布、岛屿星罗,千亩菱田碧波荡漾,白鹭翩飞其间,构成了江南湿地独有的诗意景观。
节目中拍摄的“菱角”,在温州当地被称为“黄菱”。菱角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唯有在水质清澈、水流和缓的浅水区才能茁壮成长。三垟湿地优越的生态条件,恰好成为菱角生长的理想家园。
近年来,通过持续的生态修复,三垟湿地已逐渐重现水乡泽国的千年诗意。据不完全统计,与2003年生态本底调查数据对比,三垟湿地内维管束植物目前有794种,增加634种;鸟类记录发现有156种,增加105种。
更显著的是水环境的改善,水质全部达到Ⅳ类以上,其中Ⅲ类及以上优良水体占比突破60%,部分核心水域的水质更是达到了Ⅱ类标准。这为菱角等水生作物提供了理想的生长条件,而菱角的种植反过来也有助于净化水质,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
一种融合
“生态+”IP的破圈想象
坚实的生态基底,为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以菱角为代表的“三垟三宝”,已从特色物产蝶变为文旅融合的鲜活载体。为此,三垟湿地创新打造了“菱距离”研学课程,让孩子们在亲水采摘中,将传统农事乐趣活化为一次生动的自然教育课堂。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在实践中播下了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的种子。
2025年7月,温州荣膺“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这一全球湿地保护领域的最高荣誉,是对温州生态治理的极大肯定,三垟湿地在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三垟湿地将持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放大“生态+”IP效应,通过瓯柑集、垟自然集、榕树学堂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可共享的文化产品,使三垟湿地从“城市绿肾”跃升为凝聚人文气息、彰显城市品格的“大都市生态会客厅”,让千年江南水乡在现代都市的怀抱中,持续焕发勃勃生机与文化魅力。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