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发现,成婚当晚给皇后下的绝嗣药,早一滴不漏全进了自己肚子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9 22:33 1

摘要:大梁国君玄武帝,登基十载,后宫佳丽三千,却子嗣寥寥。唯有太子李琰一人,孤悬储位,使得朝野内外暗流涌动。帝王之位,需血脉绵延以固江山。玄武帝每夜凝视空荡的寝殿,心中郁结难消,他深知这绝非天意,而是当年他亲手布下的局。可如今,他才发现,这局,竟将自己也困入其中。

大梁国君玄武帝,登基十载,后宫佳丽三千,却子嗣寥寥。

唯有太子李琰一人,孤悬储位,使得朝野内外暗流涌动。

帝王之位,需血脉绵延以固江山。

玄武帝每夜凝视空荡的寝殿,心中郁结难消,他深知这绝非天意,而是当年他亲手布下的局。

可如今,他才发现,这局,竟将自己也困入其中。

01

“陛下,臣妾求见。”

殿外传来婉转清丽的声音,是新晋的昭仪,柳若烟。玄武帝李晟靠在龙椅上,揉了揉发胀的眉心,只觉得这声音听在耳中,也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倦怠。

“让她进来。”他摆了摆手,示意身旁的内侍。

柳若烟袅娜入殿,身着浅碧色宫裙,莲步轻移,香风阵阵。她躬身行礼,姿态柔美:“臣妾恭请陛下圣安。”

李晟抬眼看了她一眼,眸中并无多少波澜。柳若烟生得极美,是江南水乡的温婉女子,入宫不过半年,便凭借几分才情和容貌,从众多秀女中脱颖而出,得了昭仪之位。然而,再美的容颜,在李晟眼中,也抵不过那日渐空虚的子嗣之忧。

“爱妃今日前来,所为何事?”李晟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淡。

柳若烟款款上前,跪坐在李晟脚边,轻柔地替他捶着腿,声音娇软:“陛下日理万机,定是疲惫了。臣妾只是想替陛下分忧,看陛下龙体是否安康。”

李晟闭上眼睛,享受着片刻的宁静。他知道柳若烟的心思,无非是想借此机会,多亲近他,以求早日得宠,诞下皇子。这后宫之中,每一个女人都在为此努力着,她们的眼神里,都燃着同样的火焰。

然而,这火焰,却从未能真正点燃。

自八年前太子李琰出生后,这偌大的后宫,就再也没有传来过皇子降生的喜讯。公主倒是有几位,但对于一个王朝而言,公主再多,也无法稳固江山社稷。太子一人,独撑大梁未来的希望,这让李晟夜不能寐。

他曾以为,是皇后沈清秋的缘故。

沈清秋,沈国公之女,贤淑端庄,母仪天下。然而,她的家族权势滔天,沈国公手握重兵,沈家在朝中党羽众多。李晟登基之初,根基未稳,不得不借沈家之力。但他深知,帝王之术,在于平衡。他绝不能让沈家通过皇子,进一步巩固其在朝中的地位。

新婚之夜,烛影摇红,喜乐喧天。他亲手将一碗药递给了沈清秋,那是他费尽心思从民间寻来的绝嗣药,无色无味,药性温和,服下之后,女子便再难有孕。他看着沈清秋一饮而尽,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从那时起,他便认定,皇后永远不可能诞下皇子。而事实也似乎印证了他的判断,沈清秋入宫十年,除了太子李琰出生前的那位小产的皇子,再无所出。

但太子李琰并非沈清秋所生。李琰的生母,是已故的凌贵妃。凌贵妃出身寒门,温顺恭谦,却在诞下太子后不久,便香消玉殒。她的死因至今成谜,有人说是难产,有人说是体弱,但李晟心中,却总有一丝挥之不去的疑虑。

如今,太子已八岁,聪慧过人,深得李晟喜爱。可太子毕竟年幼,且只有一人。万一有个好歹,大梁江山谁来继承?这是李晟最大的心病。

他睁开眼睛,看向柳若烟,眼神复杂:“爱妃有心了。只是朕近来政务繁忙,无暇顾及其他。”

柳若烟的笑容僵了僵,随即又恢复了柔顺:“陛下国事为重,臣妾明白。只是陛下也当保重龙体,切莫太过操劳。”

她起身,欲再替李晟斟茶,却被李晟挥手止住:“朕有些乏了,你先退下吧。”

柳若烟眼中闪过一丝失落,却不敢违抗,只得恭敬行礼,缓缓退出了大殿。

李晟看着她离去的背影,长叹一声。他不是没有努力过,这些年,他临幸的妃嫔不知凡几,宫中美人如云,可除了太子,却再无男丁降世。

难道真是天要亡他大梁?

他有些不信。他命太医院仔细查验妃嫔体质,又暗中派人寻访民间神医,甚至不惜重金求取奇方异术,可结果都如出一辙——所有妃嫔体质并无异常,生育能力皆属正常。

这让李晟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焦虑之中。他开始怀疑,是不是那绝嗣药,药性太过霸道,竟影响了整个后宫?可那药明明是针对女子而制,且只给皇后一人服用。这又如何解释?

他想不通,也查不出。这就像一个巨大的谜团,笼罩在他的心头,让他寝食难安。

02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李晟独自一人在御书房内批阅奏折,案头堆积如山。他放下手中的朱笔,揉了揉太阳穴,疲惫地靠在椅背上。

内侍总管李德海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手中托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安神汤。

“陛下,夜深了,该歇息了。这是奴才特意为陛下熬的安神汤,陛下尝尝。”李德海躬身道。

李晟接过汤碗,轻轻啜了一口,汤味甘甜,带着淡淡的药香,确实令人心神放松。

“德海啊,你跟在朕身边也有二十多年了,可曾见过这般怪事?”李晟突然开口,声音低沉。

李德海一怔,随即明白陛下指的是何事。他垂下头,恭敬道:“陛下所指,可是后宫子嗣之事?”

李晟点了点头,放下汤碗,眼神中带着一丝苦涩:“是啊。除了太子,朕竟再无一子。这让朕如何安心?祖宗基业,难道要断送在朕的手中?”

李德海闻言,心中一凛,连忙跪下:“陛下万万不可如此说!陛下圣明神武,定能福泽延绵,子嗣昌盛。这……许是天意,陛下莫要太过忧虑。”

“天意?”李晟冷笑一声,“朕不信天意。朕只信人谋。当年朕登基之初,太医院医正曾言朕龙体康健,子嗣无忧。可如今,又作何解释?”

李德海不敢接话,只是默默地跪着。他知道,陛下心中压抑着太多的痛苦和焦虑,而这些,却无人能替他分担。

李晟沉默了半晌,又道:“朕曾命太医院彻查后宫妃嫔,她们的身体都无恙。这说明问题不在她们身上。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他看向李德海,眼神锐利,仿佛要从他眼中看出什么端倪。

李德海吓得一哆嗦,连忙磕头:“奴才愚钝,实在不知。但奴才斗胆猜测,陛下可曾召见过民间那些隐居的高人,或是深山老林中的异士?”

李晟闻言,眉头微蹙:“你是指那些方士术士之流?”

“不敢,奴才并非此意。”李德海连忙解释,“奴才只是听闻,民间有些奇人异士,通晓一些旁人不知的秘术,或许能为陛下解惑。”

李晟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已经尝试了所有常规的办法,或许,确实该剑走偏锋了。

“派人去寻访。务必找到真正有本事的人,带到宫中来。此事,要秘密进行,不得走漏半点风声。”李晟吩咐道。

“奴才遵旨!”李德海立刻领命,心中却也有些忐忑。陛下这是病急乱投医了吗?可为了陛下的心病,他别无选择。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德海四处派遣心腹,秘密寻访民间异士。然而,那些所谓的“高人”大多是招摇撞骗之徒,要么故弄玄虚,要么开出一些荒诞不经的药方,根本无法解决李晟的困境。

李晟对此也心知肚明,但他仍抱着一丝微弱的希望。他甚至私下里翻阅了许多古籍秘典,试图从中找到一些线索。他越是深入探究,便越是感到困惑。

03

时间在无声无息中流逝,转眼又是一年。太子李琰的生日宴上,朝臣们纷纷献上贺礼,祝贺太子殿下长寿安康。然而,在觥筹交错之间,李晟却感受到了另一种无形的压力。

朝中关于立储的议论,从未停止。虽然太子已立,但毕竟是独子。一些老臣,甚至私下里向李晟建议,广纳贤妃,以求多子多福。这让李晟感到无比的烦躁和羞辱。

他知道,这是在暗示他,作为帝王,他没有尽到为大梁开枝散叶的责任。

宴席散去,李晟独自一人回到寝宫。他看着镜中自己日渐憔悴的容颜,眼中布满了血丝。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无助。

“陛下,皇后娘娘求见。”门外传来内侍的声音。

李晟愣了一下。沈清秋很少会在深夜前来。他挥了挥手:“让她进来。”

沈清秋身着一袭素雅的宫装,发髻上只簪着一支玉簪,显得格外清丽。她走进殿中,行了一礼:“臣妾见过陛下。”

“皇后免礼。”李晟示意她坐下,“这么晚了,皇后有何事?”

沈清秋坐在软榻上,眼神平静地看着李晟,声音温和:“臣妾听闻陛下近来为子嗣之事忧虑,寝食难安。臣妾心中也甚是担忧。”

李晟闻言,心中一阵烦躁。他知道沈清秋是真心关切,但他此刻却不想听到这些。

“皇后不必担忧。朕自有分寸。”他语气有些生硬。

沈清秋似乎并未在意李晟的语气,她轻轻叹了口气:“陛下,臣妾入宫十年,未能为陛下诞下皇子,是臣妾的罪过。臣妾常常自责,也曾暗中寻访名医,可都无济于事。”

李晟的目光落在沈清秋的脸上。她的脸上,没有丝毫怨怼,只有深深的自责和担忧。他知道,她并不知道当年那碗药的真相。她一直以为是自己体质虚弱,无法生育。

这份无辜,让李晟心中生出了一丝愧疚。他当年为了巩固皇权,不惜牺牲一个女子的生育权,如今想来,确实有些残忍。

“皇后不必自责。这并非你的错。”李晟的声音软了下来。

沈清秋摇了摇头:“陛下,臣妾今日前来,是想请陛下考虑,从宗室中过继一子,作为太子伴读,将来若太子有何不测,亦可作为备选。”

李晟猛地抬起头,眼神锐利地看向沈清秋:“皇后在说什么?”

沈清秋面不改色,平静地重复道:“臣妾是说,过继宗室子弟,以备不时之需。这并非是对太子不敬,而是为了大梁江山社稷,未雨绸缪。”

李晟的心头涌起一股怒火。过继宗室子弟?这不就是变相地承认他李晟后继无人吗?这更是对太子地位的巨大威胁!

“皇后!你可知你在说什么?太子尚在,岂容他人觊觎储位!”李晟猛地拍案而起,声音中带着压抑的怒气。

沈清秋仍旧平静,她缓缓起身,向李晟行了一礼:“陛下息怒。臣妾绝无此意。臣妾只是担忧。太子殿下虽聪慧过人,但毕竟年幼。若能有宗室子弟在旁辅助,亦可为太子分担压力。况且,陛下春秋鼎盛,日后定能多子多福。臣妾只是想为大梁多留一条后路。”

她的言辞恳切,逻辑清晰,让李晟的怒火稍稍平息。但他心中仍旧不悦。他知道沈清秋是为了大局着想,但她的提议,无疑是在他最痛的伤口上撒盐。

“此事休要再提!”李晟冷冷地说道,“朕绝不会在太子健在之时,过继他人。皇后回宫歇息吧。”

沈清秋见状,知道再劝无益,只得再次行礼,默默退下。

看着沈清秋离去的背影,李晟的心情更加沉重。他知道,皇后的话虽然不中听,却也并非没有道理。如果他真的无法再有子嗣,那么过继宗室子弟,确实是唯一的选择。

但那又如何能甘心?他是一国之君,怎能连自己的血脉都无法延续?

04

自沈清秋提议过继宗室子弟后,李晟心中的焦虑和不甘达到了顶点。他开始更加疯狂地寻访名医,甚至不惜亲自尝试一些偏方。

李德海将一位据说能“洞察天机”的老道士带到了宫中。老道士须发皆白,仙风道骨,一双眼睛深邃而明亮。

李晟屏退左右,只留下李德海一人,然后将自己的困境如实相告。

老道士听完,闭目掐指,口中念念有词。半晌,他睁开眼睛,眼神复杂地看向李晟。

“陛下,贫道观陛下龙气,本应子嗣昌盛,为何却……”老道士欲言又止。

李晟心中一动,急忙问道:“道长有何发现?但说无妨!”

老道士叹了口气:“陛下可知,这世间万物,皆有定数。有些劫难,并非由外而来,而是由内而生。”

“由内而生?”李晟疑惑。

“是啊。”老道士缓缓说道,“贫道观陛下命格,早年曾有大劫,却被陛下巧妙避开。然而,这避开的代价,却是……”

他再次停顿,目光落在李晟的脸上,仿佛要看透他的一切。

李晟心中一紧,连忙追问:“代价是什么?道长请直言!”

老道士摇了摇头:“天机不可泄露。贫道只能提醒陛下,子嗣之事,并非是妃嫔之过,亦非是天意如此。问题……出在陛下自己身上。”

李晟如遭雷击,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你说什么?问题出在朕身上?”

“正是。”老道士平静地说道,“陛下可曾回想,在太子殿下出生之后,可曾服用过什么异于寻常的药物?或是接触过什么奇特之物?”

李晟脸色煞白。太子出生之后……药物……奇特之物……

他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画面——新婚之夜,那碗被他亲手递给沈清秋的绝嗣药!

他当时为了确保药效,曾仔细检查过药碗,甚至还用银针试探过。他记得那药是无色无味,且药性温和,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可如果……如果那药……

他不敢往下想。

“道长,此话何意?”李晟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声音有些颤抖。

老道士再次叹了口气:“贫道只能言尽于此。陛下若想解开这谜团,还需从自身寻觅答案。有些事情,是陛下亲手埋下的因,如今果报自然由陛下承担。”

说完,老道士起身,向李晟行了一礼:“天色不早,贫道告退。”

李晟怔怔地看着老道士离去的背影,心中的震惊和恐惧,让他全身冰冷。问题出在自己身上?那绝嗣药……

他猛地想起了什么。当年为了不让任何人察觉,他亲手熬制了那碗药。在熬药的过程中,他曾不小心被药汁溅到了手上,当时他只是随意擦拭,并未在意。

还有,那碗药在端给沈清秋之前,他曾亲自尝过一小口,以确保其无色无味,不会引起怀疑。他记得,当时药汁入口,微苦回甘,他当时还庆幸药性隐蔽。

难道……难道就是那一小口?

他不敢相信。

“德海!德海!”李晟猛地咆哮起来。

李德海吓得一个激灵,连忙跑了进来:“陛下有何吩咐?”

“去!去把当年的太医院医正,还有当年参与皇后婚事的内侍宫女,全都给朕找来!一个不落!”李晟的声音带着一丝嘶哑和疯狂。

李德海从未见过陛下如此失态,心中大骇,连忙领命而去。

05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气氛凝重得令人窒息。当年参与皇后大婚的内侍、宫女,以及那位已经告老还乡的太医院医正,全都被带到了李晟面前。他们跪伏在地,大气也不敢出。

李晟的目光从他们身上一一扫过,眼神冰冷而锐利,仿佛要将他们生吞活剥。

“你们都给朕听着!”李晟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压迫感,“今日朕要问的,是当年皇后大婚之夜的事情。谁敢有半句虚言,朕诛他九族!”

众人吓得瑟瑟发抖,连连磕头。

李晟首先看向那位告老还乡的医正,他叫张德。

“张德,当年朕命你寻访绝嗣药,你可还记得药性如何?”

张德颤颤巍巍地抬起头,声音发抖:“回禀陛下,老臣记得,那药名为‘无子散’,取自深山奇草,药性温和,无色无味,服下后可令女子终身不孕,且不会伤及身体。”

“那药可有副作用?”李晟追问。

“回陛下,无子散乃是针对女子体质而制,对男子无碍。不过……不过若是男子误服,亦会……亦会影响其生育能力。”张德小心翼翼地说道。

李晟的心猛地一沉。果然如此!

他闭上眼睛,努力回想当年的细节。新婚之夜,他亲手将那碗药端给沈清秋。当时他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曾亲自尝了一小口。

他记得,那药碗是青花瓷碗,边缘处有一道细微的裂痕。他将药碗递给沈清秋时,沈清秋的手不小心碰到了药碗,药汁洒出了一点,溅到了他的龙袍上。当时他只顾着让沈清秋喝药,并未在意这些细节。

可现在回想起来,他喝的那一小口,真的只是“一小口”吗?

他猛地睁开眼睛,目光落在当年负责皇后新房的宫女身上。

“你!当年皇后大婚,你可曾负责为朕和皇后准备合卺酒?”

那宫女吓得脸色煞白,连忙磕头:“回禀陛下,奴婢当年确实负责合卺酒的准备。”

“那合卺酒,可曾有何异常?”

宫女想了想,犹豫着说道:“回陛下,奴婢记得,当年合卺酒是两杯。陛下和娘娘各一杯。只是……只是娘娘的那杯酒,奴婢不小心碰倒了,洒了一些在地上。后来奴婢又重新斟满了。”

李晟的心脏猛地一跳!

“你碰倒了哪杯?是皇后喝的那杯,还是朕喝的那杯?”李晟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

宫女回忆着,声音更小了:“回陛下……奴婢当时端着托盘,不小心绊了一下,两杯酒都晃动了。陛下喝的那杯,洒得更多一些,几乎洒了大半。奴婢怕陛下发现,便连忙从酒壶里重新倒满。”

李晟的脑海中,轰然一声巨响!

他喝的那杯,洒了大半!而他,为了不引起沈清秋的怀疑,为了掩盖他刚刚尝过药的事实,为了不让沈清秋发现那碗药是他亲自端来的,他将那碗绝嗣药放在了自己喝的合卺酒旁。

他当时喝下合卺酒的时候,只觉得酒味有些怪异,还以为是酒里掺了什么香料。可现在想来,那哪里是香料的味道?分明是那绝嗣药的味道!

他亲手将那碗绝嗣药放在了自己喝的酒旁边,而宫女又将他洒了大半的酒重新斟满。当时他心神不宁,只想着完成计划,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

他以为他给皇后下的绝嗣药,早一滴不漏全进了自己的肚子里!

所有的线索,所有的细节,在这一刻如同闪电般贯穿李晟的脑海。

他猛地抬头,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悔恨与绝望。他终于明白了,为何后宫除了太子,再无男丁降生。

那碗本该让皇后绝嗣的药,竟是以一种他从未想过的方式,一滴不漏地,全进了他自己的肚子里!

06

御书房内,李晟如同被雷击一般,呆立当场。他眼中的光芒渐渐黯淡,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死寂。他想笑,却笑不出来;他想哭,却流不出泪。所有的声音,所有的景象,在这一刻都变得模糊不清,只剩下那一个残酷的真相在脑海中不断回荡——他,玄武帝李晟,竟然亲手断送了自己的子嗣!

他曾以为自己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他玩弄权术,掌控人心,将一切都计算得精准无误。为了巩固皇权,他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不惜让自己的皇后背负不孕的骂名。他自鸣得意,以为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可现在,这个自以为是的帝王,却发现自己竟是最大的傻瓜!他精心策划的局,最终却将他自己牢牢地困住,让他成为了这出悲剧的主角。

他缓缓地坐回龙椅,身体仿佛被抽去了所有的力气。他看着跪伏在地的宫女和医正,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恐惧和不安。可这些恐惧,此刻在李晟眼中,却显得如此渺小和微不足道。

“你们都退下吧。”李晟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破旧的风箱,带着一股绝望的疲惫。

李德海见状,连忙挥手示意众人退下。他担忧地看着李晟,却不敢多问。他知道,陛下此刻的心情,定是到了崩溃的边缘。

御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寂静,只剩下李晟一人,孤独地坐在龙椅上。他的目光呆滞地看着前方,脑海中不断闪回着当年的情景。

新婚之夜,沈清秋穿着大红的嫁衣,端庄秀丽。她接过那碗药时,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却还是毫不犹豫地喝了下去。当时他心中还暗自得意,以为自己成功地瞒过了所有人。

他甚至还记得,当他喝下那杯“合卺酒”时,酒味确实有些不同寻常。但他当时以为是宫女在酒中加入了什么助兴的香料,并未放在心上。他甚至还觉得那酒有些苦涩,但很快就被喜悦和紧张冲淡了。

原来,那苦涩,是绝嗣药的味道!

原来,那“助兴的香料”,竟是他亲手熬制的毒药!

他终于明白了,为何这些年,无论他临幸多少妃嫔,都再无男丁降生。他以为是妃嫔体质不佳,以为是天意弄人,甚至怀疑是皇后沈清秋的“绝嗣药”影响了整个后宫。

可笑啊!真是可笑!

他才是那个被绝嗣药毒害的人!他才是那个无法生育的人!

而皇后沈清秋,她本是无辜的!她背负了十年不孕的骂名,承受了多少委屈和压力,而这一切,竟然都是因为他的自作聪明,他的阴险算计!

他想起了沈清秋当年小产的那个孩子。那是他们第一个孩子,如果那个孩子能顺利降生,那他此刻的痛苦,或许就不会如此深重。可那孩子,也在他登基之初的权力斗争中,成为了牺牲品。

李晟的身体开始颤抖,从轻微的摇晃,到剧烈的颤抖。他感到一阵阵恶心和眩晕,仿佛要将他整个人撕裂开来。

他猛地站起身,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他的呼吸变得急促,心跳如鼓。

他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他是一国之君,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怎么可能连子嗣都无法延续?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不……不可能……”他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濒临崩溃的疯狂。

他猛地冲到书案前,将堆积如山的奏折和笔墨纸砚全部扫落在地。瓷器碎裂的声音,纸张散落的声音,在寂静的御书房内显得格外刺耳。

李德海听到动静,连忙冲了进来,看到一片狼藉的景象,吓得魂飞魄散。

“陛下!陛下息怒啊!”李德海跪在地上,声音颤抖。

李晟没有理会他,他只觉得胸口堵着一口气,上不来也下不去。他感到自己的理智正在一点点地崩塌。

他猛地抓起桌上的镇纸,狠狠地砸向地面,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朕不信!朕不信!”他咆哮着,声音中充满了绝望和不甘。

07

接下来的几天,李晟把自己关在御书房里,不理朝政,不见任何人。他昼夜不眠,翻阅着无数医书古籍,试图找到一丝希望,一丝能让他摆脱这残酷命运的可能。然而,每一次的翻阅,都只是加深了他的绝望。

医书上清楚地记载着“无子散”的药性:一旦男子误服,药力会深入骨髓,改变其体质,使其精元枯竭,终身不育。而且,此药无解。

“无解……”李晟看着书上的字眼,眼神空洞。他感到自己被命运狠狠地嘲弄了。他亲手给自己挖了一个坟墓,并将自己活埋其中。

李德海心急如焚,多次劝说,却都被李晟拒之门外。朝臣们也开始议论纷纷,担忧皇帝龙体欠安,纷纷上奏请安。

最终,是皇后沈清秋亲自前来。

她站在御书房外,声音平静而坚定:“陛下,臣妾知道您心中有事。但国事不能荒废,您也不能这样折磨自己。无论发生何事,臣妾都会与您一同面对。”

李晟在书房内听到了沈清秋的声音,心中猛地一颤。他感到羞愧,感到无地自容。他想躲起来,不想让她看到自己此刻的狼狈和绝望。

但他最终还是打开了门。

沈清秋看到李晟憔悴的面容,眼中闪过一丝心疼。她的目光扫过书房内一片狼藉的景象,却没有多问,只是走到李晟身边,轻柔地扶住他。

“陛下,您到底怎么了?”她的声音轻柔而关切。

李晟看着沈清秋那双清澈的眼睛,心中五味杂陈。他想告诉她真相,却又开不了口。他怎么能告诉她,她这十年来的不孕,竟然是自己一手造成的?而他自己,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他挣开沈清秋的手,退后一步,眼神中带着一丝痛苦和挣扎。

“皇后,你……你恨朕吗?”他声音嘶哑地问道。

沈清秋闻言,微微一怔,随即摇了摇头:“陛下何出此言?臣妾是您的皇后,大梁的国母,怎会恨您?”

“恨朕没有给你诞下皇子!”李晟猛地提高声音,眼神中带着一丝自嘲和疯狂,“恨朕让你背负不孕的骂名!恨朕让你这些年受尽委屈!”

沈清秋的脸色渐渐变得苍白,她看着李晟,眼中充满了疑惑和震惊。她不明白,陛下为何会突然说出这些话。

“陛下,您……您到底在说什么?”

李晟看着沈清秋无辜的眼神,心中的悔恨如同潮水般涌来。他再也无法忍受这种煎熬。

他颤抖着伸出手,抓住沈清秋的胳膊,声音颤抖地说道:“皇后,朕……朕错了!朕当年……当年在新婚之夜,朕给你下的那碗绝嗣药……它……它被朕自己喝了!”

沈清秋的身体猛地僵住,她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不可置信地看着李晟。她的脸上,血色尽失,只剩下无尽的苍白。

“陛下……您……您说什么?”她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李晟松开手,痛苦地闭上眼睛,眼角流下两行清泪:“是真的!皇后,朕才是那个被绝嗣药毒害的人!朕才是那个无法生育的人!这些年,你所承受的一切,都是因为朕的自作聪明,朕的阴险狠毒!”

御书房内一片死寂。沈清秋站在那里,仿佛被石化了一般,一动不动。她听着李晟的话,只觉得天旋地转,所有的认知都在这一刻崩塌。

绝嗣药……陛下自己喝了……

她回想起当年新婚之夜,陛下亲自端来的那碗药。她当时确实觉得有些奇怪,但陛下说是安神汤,她便没有多想。她也回想起这些年,陛下对子嗣的焦虑,对她的疏远,对后宫妃嫔的期望。

原来,所有的谜团,所有的不解,都在这一刻得到了解释。

原来,她不是不能生,而是陛下不能生!

巨大的悲伤和愤怒,像洪水猛兽般席卷了沈清秋的心头。她感到自己的呼吸变得困难,胸口像是被一块巨石压住一般。

她恨!她恨李晟的欺骗!恨他为了权力,不惜牺牲她的清白和生育权!恨他让她背负了十年的骂名!

她想质问他,想痛骂他,想将这十年来的委屈和不甘,全部发泄出来。

但最终,她只是缓缓地抬起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不让一丝声音泄露出来。她的眼眶红了,泪水无声地滑落。

李晟看着沈清秋痛苦而隐忍的模样,心中更加痛苦。他知道,自己伤她太深。

“皇后,朕知道你恨朕。你骂朕也好,恨朕也好,朕都认了。朕只求你,为了太子,为了大梁,不要将此事声张出去。否则……否则大梁江山,危矣!”李晟跪了下来,声音中带着一丝哀求。

沈清秋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帝王,曾经那个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男人,此刻却如此狼狈和绝望。她心中的愤怒,在这一刻,竟被一种更为复杂的情绪所取代。

她知道李晟说的是实话。如果皇帝无法生育的真相泄露出去,整个大梁王朝都会陷入动荡。宗室会蠢蠢欲动,外敌会趁虚而入,太子李琰的地位也会受到威胁。

她是大梁的皇后,她有责任维护这个国家的稳定。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剧痛。她缓缓地蹲下身,扶住李晟的肩膀,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又异常坚定。

“陛下,您先起来。”

08

沈清秋扶起李晟,她的手有些冰冷,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她看着李晟憔悴的面容,眼神复杂。

“陛下,你说的……都是真的?”她的声音依旧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

李晟痛苦地点了点头:“句句属实。朕当年太过自负,以为可以掌控一切,却没想到……竟落得如此下场。”

沈清秋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惊涛骇浪。她用了很长时间,才重新睁开眼,眼中已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是那平静之下,隐藏着无尽的悲伤和疲惫。

“陛下,此事事关重大,绝不能泄露半点风声。”沈清秋的声音,此刻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冷静和决绝,“否则,不仅是您,是太子,是整个大梁,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李晟看着她,眼中充满了震惊。他以为她会痛骂他,会怨恨他,甚至会因此而与他决裂。但他没想到,她竟然如此冷静,如此顾全大局。

“皇后……你……”

“陛下,臣妾是大梁的皇后。臣妾的责任,是辅佐陛下,母仪天下,而不是沉溺于个人恩怨。”沈清秋打断了李晟的话,她的语气没有丝毫波澜,仿佛在谈论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李晟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有愧疚,有感动,也有深深的敬佩。他从未真正了解过这个他亲手选定的皇后。

“那……太子……”李晟的声音有些沙哑。

沈清秋看向他,眼神中带着一丝深沉:“太子是您的唯一血脉。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确保太子的安危和地位。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

她顿了顿,又道:“对外,您依然是子嗣稀薄,但绝不能让任何人怀疑您的生育能力。后宫的妃嫔,依然要继续临幸,只是……只是不能再抱有任何期望。”

李晟痛苦地闭上眼睛,这对他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折磨。他要继续扮演一个正常帝王的角色,却深知自己已经失去了作为男人的根本。

“那……朕该如何弥补你?”李晟声音低沉地问道。

沈清秋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黯然,但很快就被她掩饰过去。

“陛下不必弥补臣妾。臣妾只求陛下,日后能善待太子,善待大梁的百姓。”她轻声说道,“至于臣妾……臣妾只希望陛下能明白,有些事情,一旦做下,便无法回头。但未来,我们仍需携手前行。”

从那天起,李晟和沈清秋之间,多了一种旁人无法理解的默契和信任。他们共同保守着这个惊天秘密,共同为大梁的未来而努力。

李晟开始重新振作起来,他恢复了早朝,批阅奏折,处理政务。他对外表现出对子嗣的焦虑,却又故作镇定,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开始更加关注太子李琰的成长。他亲自教导太子读书习武,培养他的帝王之术。他知道,太子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也是他唯一能留给大梁的血脉。

而沈清秋,也一如既往地扮演着贤淑的皇后角色。她管理后宫,处理庶务,对妃嫔们温和有礼,却也暗中观察着她们的一举一动。她知道,宫中不乏心怀不轨之人,一旦秘密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她甚至主动向李晟提出,让一些妃嫔“假孕”,以制造皇帝仍有生育能力的假象,从而打消朝臣和宗室的疑虑。李晟对此心存感激,却也感到无比的悲哀。

09

假孕的计策,在沈清秋的精心策划下,开始在后宫中悄然进行。

她首先选择了两位家世清白、性格温顺的妃嫔,丽妃和淑妃。这两人平日里并不受宠,但容貌尚可,且为人谨慎。沈清秋以“调理身体”为由,命太医院为她们开具滋补药方,并暗中安排宫女,在她们的饮食中添加一些能模拟怀孕症状的药物。

不久之后,丽妃便传出了“喜脉”。

这个消息如同旱地惊雷,瞬间在后宫和朝野中炸开了锅。李晟“后继有人”的传闻不胫而走,朝臣们纷纷上表祝贺,宗室也暂时打消了过继子嗣的念头。

李晟表面上表现出惊喜和期待,心中却充满了苦涩。他知道,这只是一个谎言,一个为了稳定江山而不得不编织的巨大谎言。

沈清秋则表现得更加得体。她亲自前往丽妃宫中探望,嘘寒问暖,并命太医院严密看护。她甚至还为丽妃准备了许多安胎的补品,让丽妃对她感激涕零。

然而,假孕终究是假孕。在丽妃“怀孕”的第八个月,沈清秋便以“丽妃体弱,胎儿不稳”为由,安排了一场“小产”。

“小产”的当晚,整个皇宫都笼罩在一种悲伤而紧张的气氛中。李晟亲自前往丽妃宫中慰问,表现出极度的痛惜。沈清秋则在旁安慰,并安抚着悲痛欲绝的丽妃。

太医们也纷纷表示,丽妃确实体弱,胎儿先天不足,小产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虽然没有成功诞下皇子,但丽妃的“假孕”至少证明了皇帝仍有生育能力,打消了外界的疑虑。

然而,这只是权宜之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外界的疑虑仍会再次浮现。

沈清秋和李晟深知,他们不能一直依赖这种欺骗。他们需要一个更长远的计划,一个能真正稳固太子地位,确保大梁江山永固的计划。

在一次深夜的密谈中,沈清秋向李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

“陛下,如今太子已过十岁,正是学习治国之道的好时机。”沈清秋轻声说道,“臣妾认为,陛下应当让太子更多地参与朝政,培养他的威望和能力。同时,也应让太子接触军务,培养他的果敢和决断。”

李晟闻言,眉头微蹙。太子虽然聪慧,但毕竟年幼。过早地接触朝政和军务,是否会对他造成太大的压力?

“皇后,太子年幼,朕担心他承受不住。”李晟担忧地说道。

沈清秋摇了摇头:“陛下,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举。如今大梁的未来,几乎全部系于太子一人身上。我们必须让他尽快成长起来,独当一面。只有太子真正强大了,那些蠢蠢欲动之人,才不敢轻举妄动。”

她顿了顿,又道:“而且,陛下也当适时放权,让太子感受到帝王的责任和权力。这样,他才能更快地成熟起来。”

李晟沉默了。他知道沈清秋说的是对的。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将太子保护在温室里。他必须让太子经历风雨,才能真正成长为一代明君。

从那天起,李晟开始有意无意地让太子参与到朝政之中。他让太子旁听早朝,批阅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奏折,甚至还让他跟随将军学习兵法。

太子李琰果然不负众望,他聪慧过人,学习能力极强。在李晟和沈清秋的悉心教导下,他很快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领导力。

朝臣们也渐渐发现,太子殿下并非只是一个被宠爱的皇子,他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见解。他的威望,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地建立起来。

李晟看着日渐成熟的太子,心中既欣慰又悲凉。欣慰的是,大梁后继有人;悲凉的是,这一切,都是以他自己的绝嗣为代价。

他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培养太子上,仿佛要将自己所有的遗憾和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唯一的儿子身上。

10

岁月如梭,转眼间,太子李琰已至弱冠之年。他不仅学识渊博,武艺精湛,更在朝政上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他处理政务果断而公正,深得朝臣和百姓的拥戴。

李晟逐渐将手中的权力下放,让太子真正地参与到治国理政之中。他以一种近乎偏执的严苛,磨砺着太子的心性,却也以一种近乎溺爱的姿态,给予太子最大的支持和信任。

而皇后沈清秋,则始终站在李晟身边,默默地支持着他。她以其独特的智慧和手腕,维持着后宫的稳定,确保了秘密的万无一失。她不再是那个被绝嗣药蒙蔽的无辜女子,而是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母,一个与帝王共同守护江山的坚韧女性。

这些年,后宫中也曾有妃嫔再次传出“喜讯”,但在沈清秋的巧妙安排下,这些“喜讯”最终都以各种理由“流产”或“夭折”。外界虽然有所议论,但碍于太子李琰的日益强大,以及李晟和沈清秋的严密掌控,始终未能掀起太大的波澜。

李晟的身体,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衰老。他不再像当年那样精力充沛,但他的眼神却变得更加深邃和睿智。他看着太子李琰在朝堂上挥斥方遒,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作为帝王的使命。他为大梁培养了一位优秀的继承人,也确保了江山的稳固。虽然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至少,他没有让大梁的基业毁在自己手中。

在李晟五十大寿的那一年,他决定禅位于太子李琰。

禅位大典上,百官跪拜,万民欢呼。李琰身着龙袍,头戴帝冠,站在高高的祭坛之上,接受着群臣的朝拜。他的眼神坚定而自信,身上散发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帝王之气。

李晟站在沈清秋身旁,看着自己的儿子登上皇位,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李琰是他的儿子,是他的血脉,无论他自己是否能再生育,李琰都将是大梁最优秀的君主。

禅位之后,李晟退居太上皇之位,与沈清秋一同住在慈宁宫中。他们的生活,变得宁静而祥和。

有一次,李晟与沈清秋在御花园中散步。微风拂过,花香阵阵。

“皇后,你可曾后悔?”李晟突然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

沈清秋停下脚步,转头看向李晟。她的脸上,岁月留下了痕迹,但眼神依然清澈而坚定。

“陛下,臣妾不后悔。”她轻声说道,“作为皇后,臣妾尽到了自己的职责。作为妻子,臣妾也与陛下共同经历了风雨。如今太子登基,大梁安稳,臣妾心中并无遗憾。”

李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泪光。他伸出手,轻轻握住沈清秋的手。她的手,依然有些冰冷,却温暖了他的心。

“皇后,是朕对不起你。”李晟的声音有些哽咽。

沈清秋摇了摇头,反握住李晟的手,轻声说道:“陛下,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如今,我们都老了,只愿能安享晚年,看着大梁国泰民安,太子圣明。”

李晟看着沈清秋的眼睛,心中所有的愧疚和痛苦,在这一刻得到了释然。他知道,他虽然失去了生育的能力,但他却得到了一个真正理解他、支持他、与他风雨同舟的妻子。

他这一生,有遗憾,有错误,但最终,他还是为大梁,为他的儿子,留下了最好的结局。

玄武帝李晟,一生雄才大略,却因一碗绝嗣药,尝尽人生百态。

他亲手布下的局,最终困住了自己,也让他看清了权力的代价和人性的复杂。

幸得皇后沈清秋的智慧与坚韧,他们共同守护了王朝的秘密,确保了太子顺利登基,开创了大梁的盛世。

这场帝王与皇后之间的隐秘较量,最终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成就了一段独特的帝后传奇。

来源:文弈擂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