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斯放话2028白宫路!放弃加州州长暗藏何野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9 20:35 1

摘要:而在被追问是否可能是她本人时,一句“有可能”的回应,正式将自己纳入2028年总统大选的潜在竞争者名单,给本就注定激烈的民主党总统提名角逐蒙上了一层更复杂的面纱。

2025年10月27日,美国前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的一段采访让原本就暗流涌动的美国政坛再添波澜。

在新书《107天》的巡回宣传活动中,当被问及侄女们是否能见证一位女性总统时,她给出肯定答复。

而在被追问是否可能是她本人时,一句“有可能”的回应,正式将自己纳入2028年总统大选的潜在竞争者名单,给本就注定激烈的民主党总统提名角逐蒙上了一层更复杂的面纱。

哈里斯的这段表态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伴随着周密的铺垫,此次采访与她的新书发布同步进行,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就是记录2024年乔·拜登终止连任竞选后,她临危受命火速参选的107天经历。

在书中,她既回顾了那段高压竞选历程,也借机梳理了自己在民主党中的定位,为可能的再次出击埋下伏笔。

她在采访中强调“我的征程尚未结束”,并提及自己整个职业生涯都在践行服务理念,这种表述既是对支持者的回应,也是对党内对手的间接宣告。

当记者提及相关民调数据时,她明确表示自己从不关注这类数据,并用自身经历佐证——从首次参选公职到后来的各项职务,若当初迷信民调,就不会有今天的政治成就。

这番话看似是对质疑的回应,实则透露出更深层的信息:在民主党仍未走出2024年败选阴影的当下,她要塑造一种“不受短期舆论左右、坚持长期主义”的形象。

要理解哈里斯此次表态的分量,就必须放回当前民主党的整体困境中审视。

2024年大选,民主党再度惨败于唐纳德·特朗普,这已经是该党在短短八年内第三次在总统选举中失利。

尽管许多民主党人表面上称要等到2026年国会选举结束后再聚焦2028年大选,但党内高层的私下博弈早已白热化。

核心争议点只有一个:在特朗普时代持续影响美国政治的背景下,民主党该以怎样的形象和主张重新赢回选民。

这种博弈的背后,是民主党深层次的路线分歧,党内不同势力对败选原因的认知截然不同,有人认为是社会议题上过度左倾导致失去农村和未受高等教育群体的支持。

有人觉得是经济政策宣传不到位让选民感受不到实惠,还有人指责党内高层过于谨慎错失舆论时机。

康涅狄格州参议员克里斯·墨菲的转变颇具代表性,这位长期推动控枪的议员坦言,过去强迫所有民主党人认同自己的立场,导致联盟不断缩小,这种“纯粹主义政治”正是败选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37岁的众议员玛丽·格卢森坎普·佩雷斯则点出了宣传策略的问题——民主党总说“帮助小人物”,却没意识到这种表述自带居高临下的姿态,让普通选民产生距离感。

一份2025年3月提交给民主党高层的内部民调更直观:近70%的关键选区选民认为民主党“过于关注政治正确”,多数人觉得该党不关心劳动人民。

路线分歧的直接体现,就是2028年潜在候选人的多元化,目前被广泛提及的人选涵盖了不同派系。

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加文·纽森代表党内建制派,近期通过开设播客、邀请特朗普盟友做客等方式向中间路线靠拢,还在施政中打击无家可归者聚集区、削减非法移民医疗福利,明显是在争取摇摆选民。

伊利诺伊州州长JB·普利兹克和宾夕法尼亚州州长乔什·夏皮罗则是务实派代表,前者在新罕布什尔州演讲中痛斥“无所作为的民主党人”,后者凭借在关键摇摆州的执政经验积累了不少支持。

前交通部长皮特·布蒂吉格属于年轻一代,2020年大选时就展现出较强的动员能力,此次也是有力竞争者之一。

此外,新泽西州参议员科里·布克通过在参议院的马拉松演讲在社交媒体获得超高关注度,TikTok上的相关视频获赞超3.5亿次,代表了新媒体时代的竞选新路径。

这些人的存在,意味着2028年民主党初选将成为一场彻底的路线辩论,而哈里斯的加入,让这场辩论变得更加复杂。

哈里斯在民主党内部的形象本就充满矛盾,这种矛盾正是她参选的优势与劣势所在。

作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副总统,同时也是首位非裔和亚裔副总统,她的身份标签完美契合民主党近年来倡导的多元化理念,受到党内少数族裔、女性群体等核心票仓的广泛认可。

2024年7月拜登突然宣布终止连任竞选后,是哈里斯临危受命接过竞选大旗,在缺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组织起了相对有效的竞选活动。

这一点让不少民主党人对她刮目相看,认为她具备应对危机的能力,但她的劣势同样突出,且与优势紧密绑定——她与拜登政府的深度关联。

2024年大选的核心争议点之一就是拜登的年龄和能力问题,而作为副总统的哈里斯,不可避免地被贴上“拜登时代延续者”的标签。

如今党内许多人急于摆脱过去的阴影,尤其是年轻一代议员更强调“代际变革”,众议员米姬·谢里尔就直言“这是代际之战”。

认为1995年就进入国会的老牌议员无法真正理解住房、育儿成本等民生议题,而哈里斯显然属于“资深政客”行列。

更关键的是,她的竞选履历并不光鲜:2020年总统初选早期就因支持率低迷被迫退选,直到成为拜登的竞选搭档才重返舞台。

2024年的败选更是让民主党付出沉重代价,民主党全国委员会2025年一整年都在偿还她竞选期间累积的数百万美元债务,这无疑会成为对手攻击她的重要把柄。

哈里斯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她的新书《107天》和近期的一系列动作,都是在试图化解劣势、强化优势。

在书中,她罕见地批评了拜登政府的决策机制,认为让80岁高龄的拜登自行决定是否连任是“轻率之举”,并承认自己当初“或许”应该参与决策,只是担心显得“自私”和不忠。

这番表述看似是自我反思,实则是一种巧妙的切割——既肯定了自己的责任感,又与拜登的负面评价划清界限,暗示自己如果掌权会有更理性的决策方式。

这种策略在党内争议不小,有人认为这是必要的自我澄清,也有人指责她在“甩锅”前总统,破坏党内团结。

除了舆论铺垫,哈里斯在实际行动上也早已为参选铺路,最关键的一步发生在2025年7月,她公开宣布不竞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一职。

熟悉美国政治的人都知道,加州是民主党的“票仓州”,哈里斯在当地拥有深厚的政治基础,竞选州长的胜算极高,这个职位本可以成为她积累政绩的绝佳平台。

但她选择放弃,显然是为更高的目标蓄力——如果参选州长,就意味着要投入大量精力在州级事务上,无法兼顾全国性的竞选布局。

而放弃这一职位,等于向外界释放了“全力冲击白宫”的明确信号,她当时在声明中提到“期待重新走近美国人民,帮助选举全国范围内的民主党人,并在未来数月公布个人计划”,这番话已经把竞选的框架勾勒得十分清晰。

从当前的时间节点来看,2028年大选虽然还有三年时间,但民主党的初选博弈已经进入“隐形阶段”。

各方都在利用不同的策略积累资本:纽森通过调整政策吸引中间派,布蒂吉格深耕年轻选民群体,布克借助社交媒体扩大影响力。

而哈里斯的策略则是“以退为进”——通过新书发布梳理过往经历,通过放弃州长竞选展现决心,通过回应民调质疑塑造韧性形象。

这些动作看似分散,实则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目标:在党内路线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先确立自己的独特定位。

更值得关注的是,哈里斯的参选可能会加速民主党对2024年败选原因的清算。

此前由于党内分歧严重,相关的剖析工作一直进展缓慢,但随着初选竞争的加剧,各方必然会将败选原因作为攻击对手、确立自身路线的工具。

哈里斯在书中对拜登决策的批评,已经揭开了这场清算的一角。

接下来,关于“是否过度左倾”“是否脱离基层”“是否缺乏年轻领导力”等问题的辩论会更加激烈,而这些辩论的结果,将直接决定民主党未来三年的走向。

对于美国政治格局而言,哈里斯的潜在参选也让2028年大选的不确定性大幅增加。

如果她能获得提名,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主要政党的女性总统候选人,这无疑会激活大量女性选民和少数族裔选民的投票热情。

但如果她在初选中失利,其背后的多元化势力可能会与获胜者产生裂痕,影响民主党在大选中的团结。

与此同时,共和党方面,特朗普虽然已经连任一次,但仍有很大可能再次参选。

而哈里斯与特朗普的对决,将是2024年大选的延续,也可能是美国政治极化的进一步升级。

从“有可能”的模糊表态,到新书发布的舆论铺垫,再到放弃州长竞选的实际行动,哈里斯的2028年之路已经清晰可见。

她的征程确实没有结束,但这条道路上充满了党内路线的博弈、选民信任的重建和对手的激烈挑战。

对于民主党来说,哈里斯的参选或许不是最优解,但一定是最具戏剧性的选择。

而这场选择的结果,不仅关乎她个人的政治命运,更将决定美国民主党在特朗普时代之后,究竟能走出一条怎样的重生之路。

来源:知识分子李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