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驾驶”赛项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9 20:32 1

摘要:10月1日晚,夜幕下的南昌,数百架无人机如同被赋予生命的光点,在夜空中精准穿梭、凌空起舞,不断变换出流光溢彩的造型。这灵动的场景以震撼的视觉语言,勾勒出我国无人机行业蓬勃向上、势不可挡的发展态势。

逐梦“低空” 蓄势高飞

无人机试飞前检查设备

检修无人机设备

10月1日晚,夜幕下的南昌,数百架无人机如同被赋予生命的光点,在夜空中精准穿梭、凌空起舞,不断变换出流光溢彩的造型。这灵动的场景以震撼的视觉语言,勾勒出我国无人机行业蓬勃向上、势不可挡的发展态势。

10月30日,红谷滩区第二届“鸿鹄匠才”职业技能大赛将在南昌日报社启幕。无人机驾驶是五大赛项之一,参赛选手将齐聚赛场,以精准操控与创新策略展开同台竞技,用科技实力点燃空中赛场的激情。这场赛事不仅是红谷滩区技能人才培育成果的集中展示,更将为区域无人机驾驶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红谷滩区第二届“鸿鹄匠才”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驾驶”的考核方向如何设定?又具备哪些独特的价值与深远意义?

从爱好者到高校教师 半年一深造筑牢专业根基

“嗡……”伴随着螺旋桨转动的声响,一架无人机在空中未来无人机实训基地的空域平稳盘旋,时而低空掠过障碍物,时而悬停拍摄精准定位。操控台前,吴红紧盯着屏幕上的实时画面,手指在摇杆上灵活操作,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娴熟与专注。他每隔半年就会来这里进行深造学习,而这样的“充电时光”,已伴随他走过了多个春秋。

“空中未来的实训设备一直在更新,每次来都能接触到行业前沿的技术,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吴红一边说着,一边指着身旁一台无人机向记者介绍,“这台无人机设备能负重150公斤,可以根据不同作业需求实现喷洒、播撒、吊运三种模式无缝切换,极大解决田间劳动力问题。我要把它的操作逻辑搞懂,回去就能教给学生们最实用的技能。”

谈及与无人机的缘分,吴红的眼神里满是热爱。“2018年第一次接触航空模型时,我就被这种‘掌控蓝天’的感觉吸引了。”他回忆,当时的他自学航空模型,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哪里有航空模型展,都会抽出时间参加,“那段时间,我几乎把所有空闲时间都用在了航空模型上,有时候在模拟器上一练就是四五个小时,手指都酸了也不想停。”

随着对航空模型的深入了解,吴红逐渐将目光投向了更具实用性的无人机领域。“如果说航空模型是一种爱好,那无人机就是能将这份爱好转化为实际价值的工具。”为了系统学习无人机驾驶技术,2023年,吴红在空中未来报名参加专业的无人机驾驶员培训课程。在培训过程中,他不仅熟练掌握了多旋翼无人机的操控技巧,还针对不同场景的作业需求,进行了航拍、测绘、应急救援等专项训练。

随着技术不断提升,他逐渐从“爱好者”转变为专业从业者,而当高校教师的想法,也在这个过程中悄然萌芽。“既然自己能从无人机技术中收获成长,为什么不把这些知识传递给更多人呢?”

如今,作为赣西科技职业学院应急管理与艺术设计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老师,吴红始终坚持“教学与实践同步”的理念。他会把在空中未来深造学到的新技术、新理念,第一时间融入课堂教学。“每隔半年来深造,不仅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更是为了给学生们带来更优质的教学。”吴红表示,“低空经济正热,应急救援、艺术创作等新应用不断涌现,这是个前景广阔的朝阳行业。只有持续学习,才能跟上行业发展步伐,培养出会飞、懂技术、能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伴随着无人机的轰鸣声,吴红的身影在实训基地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坚定——他用对无人机技术的热爱,书写着自己的成长故事,也点亮了更多学生的蓝天梦想。

从“技能比拼”到“综合素养考验”

“空中未来无人机实训基地,是无人机人才的‘孵化摇篮’,每年都以专业、系统的教学,为行业输送大批像吴红一样优秀的无人机驾驶人才。”江西空中未来产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韵竹告诉记者,“无人机驾驶的发展,可以说是一部从‘专业工具’飞入‘寻常百姓家’,再迈向‘飞行竞技场’的浓缩史。它最早用于军事和工业领域,操作复杂。后来,得益于开源飞控和多旋翼技术的突破,无人机变得智能且易于操控,实现了大众化普及。就像今天各位在赛场上看到的,这些飞手正是站在技术革新的最前沿,为我们演绎着人机合一的空中芭蕾。”

谈及此次红谷滩区第二届“鸿鹄匠才”职业技能大赛中“无人机驾驶”赛项的特色,陈韵竹向记者介绍了“无人机驾驶”赛项的核心内容与评判标准。“不同于传统的基础操作考核,无人机驾驶赛项以‘复杂工况下的无人机高速作业’为核心,涵盖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两大板块。”陈韵竹说,在实操环节,参赛选手需完成绕桩飞行、识别码扫描、极限穿越、精准降落等多个任务,评委则从完成度、行为规范、操作效率等维度进行综合素养评分,“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考核,全面检验参赛选手的精准操控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策略规划水平,以及面对突发状况时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与其他职业技能项目相比,无人机驾驶赛项是一场‘人机合一’的极限挑战。它不仅要求参赛选手具备娴熟的操控技巧,更需要强大的三维空间思维能力、瞬间决策能力,以及对前沿工程技术的理解。”陈韵竹说,“从2022年承办的南昌市第七届‘洪城杯’无人机装调检修职工组比赛、2022年江西省‘天工杯’劳动和技能竞赛,到2024年的江西省‘振兴杯’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我们一直在探索无人机驾驶赛事的创新方向。”

陈韵竹说,此次大赛在延续以往竞赛核心技能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创新思维、跨学科知识融合的重要性,例如,在极限穿越环节,赛事设置了模拟工业场景的障碍物,要求选手结合机械原理、空间几何知识调整飞行路径,“不仅对选手无人机驾驶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更是为了培养契合未来低空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人才。”

机遇与挑战并存

年轻人成发展主力军

近年来,无人机驾驶行业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陈韵竹表示,行业已从最初的航拍和爱好者圈子,快速迈向了大规模的工业和商业应用,并且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朝着智能化、集群化、高精度自主飞行的方向飞速发展。“例如,现在的无人机已经能通过AI算法实现自主避障、路径规划;在农业领域,无人机可以结合卫星遥感数据,精准完成植保作业;在物流领域,无人机配送已在部分地区落地试点。”陈韵竹说。

随着无人机驾驶行业的多元化发展,人才需求也日益旺盛。空中未来作为专注于无人机培训的企业,在人才培养领域有着深入的布局与思考。据陈韵竹介绍,空中未来的培训业务聚焦“教育培训与行业应用”两大核心领域,采用“双轮驱动,深度融合”的模式。“在教育培训赛道主打‘赛事反哺培训’。我们会将顶尖竞速飞手的飞行数据、战术分析和调参经验,系统化地融入飞行课程中。不仅传授基础操作技能,还为学员提供从赛场到行业的上升通道。”陈韵竹说,“在行业应用赛道,我们走‘与企业共建场景’的路线。我们不会凭空设计课程,而是直接对接电网、测绘等头部企业,将他们的真实作业流程开发成实战课程。这样的布局,最终是为了让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真正为低空经济领域输送既懂技术、又懂场景的实战型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投身无人机驾驶领域。“从无人机驾驶员考证人数的激增,到全国性青少年无人系统大赛的火热举办,都能看出年轻一代对这项技能的热情。”陈韵竹认为,对年轻人而言,无人机驾驶不仅是一项酷炫的爱好,更是进入低空经济领域的“敲门砖”。陈韵竹建议有志于投身该行业的年轻人,要用“T型人才”思维规划职业路径:先垂直深化,再水平拓展。“在技术操作阶段,要追求‘精通’而非‘会飞’,扎实掌握飞行技巧与设备原理。年轻人应主动了解行业痛点,学习数据分析、行业知识等复合技能,只有把自己定位为‘用无人机解决问题的人’,而非单纯的‘飞手’,才能在行业中走得更远,实现从操作员到专家、再到解决方案架构师的跨越。”陈韵竹说。

从赛事竞技到人才培养,从技术创新到行业应用,无人机驾驶领域正以蓬勃的活力拥抱未来。“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核心载体之一,在物流配送、农林植保、城市治理、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陈韵竹说,无人机驾驶赛事的举办,不仅是技能比拼的平台,更是为低空经济提前选拔、储备人才的“蓄水池”,“我们期待通过一系列赛事、培训与行业合作,挖掘、培养那些兼具极快手脑协调性与创新精神的顶尖人才,助力无人机行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我国低空经济的繁荣贡献力量。”

(洪观新闻记者李海燕 文/图)

来源:南昌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