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如一日!青岛这位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与29位老人有个温暖约定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9 20:27 1

摘要: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29日讯 重阳节来临之际,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名单公布,青岛真情巴士集团6路驾驶员薛冰洁名列其中,成为青岛市获此殊荣的12位代表之一。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29日讯 重阳节来临之际,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名单公布,青岛真情巴士集团6路驾驶员薛冰洁名列其中,成为青岛市获此殊荣的12位代表之一。

这位80后女司机,用八年时间将一条普通的城乡公交线路,走成了一条温暖的敬老之路,让“敬老爱老”在乡村有了最具体的模样。

一把剪刀,暖了26个村的老人

2017年冬天,薛冰洁随同事看望辛安街道刘王大庄村的五保户王京红大爷。推开门的瞬间,她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寒冬腊月,王大爷蜷缩在炕角,家里竟没有生火,冷得让人打颤。虽然国家有保障,但行动不便的老人连基本生活都难以自理。这次经历,像一粒种子在她心中生根。

不久后,听说灵珠山街道小南庄村孤寡老人侯朋良因帕金森综合征行动不便,薛冰洁便在工作之余前去探望。得知老人因视力不好理发困难,她决心学习理发。“虽然技术简单,但怕伤着老人,就拿儿子练手,经常夹到他头发,现在他理发还害怕。”薛冰洁语气愧疚。经过反复练习,她终于“出师”。

6路线是一条城乡结合线路,途经近20个村庄。薛冰洁发现,像侯大爷这样面临理发难题的老人不在少数。村里没有理发店,出门理发成了老人们的难题。于是,她喊上几位同事,组成理发小队走进村庄。

第一次去灵珠山街道柳南山村,村委用大喇叭一喊,老人们围观看热闹,直到看见志愿者们一丝不苟的动作才安心坐下。信任建立后,需求涌来。新的挑战出现:女士发型更难处理,薛冰洁又对着视频学、跟着同事问。“给大姨理发,手上总被剪刀划出口子,多亏阿姨们不嫌弃,还安慰我‘慢慢来’。”她去的村庄越来越多,足迹遍布西海岸新区26个村。

结对29位老人,月行百公里赴温情之约

“嫚儿,俺邻居腿脚不利索,你们能上门理发不?”一位大娘的请求触动了薛冰洁。她意识到,还有很多特殊老人连走到集中理发点都是奢望。于是,她拎起理发箱,开启上门服务之路。

除了理发,她还主动打扫房间、整理物品,陪老人聊家常。剪刀的“咔嚓”声、扫地的“沙沙”声,夹杂着轻声笑语,在这些原本寂静的屋子里汇成最温暖的陪伴。

八年来,薛冰洁先后与29位老人结对。下班后,她经常开车到附近村庄看望老人。老人们一看到她,就会拉着她的手亲切地说:“闺女,你又来啦!”一个月下来,她要开车往返120多公里,却乐此不疲。“每次看着老人们开心的笑脸,我也感觉很幸福。”

她和同事们不仅解决老人的日常不便,更用心装点他们的生活。韩金彩和李德花老两口第一次穿上情侣装,手捧鲜花度过“钻石婚”纪念日;吴彩金老人第一次过母亲节;白淑凤老人第一次见到大海……每个传统节日她都从不缺席,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多了温馨与期待。

薛冰洁把老人们当亲人,老人们也把她当自己的孩子。侯朋良大爷虽然看不见,却清楚记得她每月来的日子;韩玉兰大娘会特意留下自家种的丝瓜;韩桂英大娘精心养好长寿花非要她带走……老人们拥有的不多,却总是把最好的留给这个“公交闺女”。

在八年敬老服务中,薛冰洁对生命有了更深感知。“刚开始给侯大爷理发在院子里,后来在屋里,如今只能在炕上。”最让她触动的是生命无常。“有的老人上周刚理完发,下周就已不在人世。但想到最后一次理发能让他们干干净净离开,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敬老队伍不断壮大

从最初的旁观者,到如今成为“守初心担使命”志愿服务团队带头人,薛冰洁用八年完成温暖蜕变。她的爱心行为如涟漪般扩散,带动200多名同事加入敬老行列。

薛冰洁的车上有本笔记,清晰记录每月出行计划。日子临近时,她在志愿者群里发出招募信息,再一个个拨通老人电话:“大娘,我们这周末来看您!”电话那头,老人总会提高声调连声说好。

她和同事们清晨八点出发,傍晚五点归来,穿梭于村落之间。一位同事坦言:“原来觉得志愿活动是额外付出,但看到老人们开心的笑容,一整天心情都会变得明亮。”在薛冰洁带领下,团队累计帮助39位特殊老人,定期看望3家敬老院300余位老人,开展多元化服务1500余次。

丈夫的态度转变最让薛冰洁欣慰。最初他没少抱怨:“孩子这么小,你有时间不如多陪陪他们。”一次偶然的跟随,不解化为理解。从此,他成为最坚实的后盾,主动联系村委协调场地,提醒她提前采购物资。

更温暖的是,大儿子成了她的“小帮手”,跟着妈妈看望老人,用稚嫩话语逗得老人开怀。爱的种子在这个小家生根发芽,延续向更远的地方。

她帮扶的特殊家庭女孩小溪,也在影响下穿上红马甲,跟随“薛妈妈”走进敬老院,并许下“我想快点长大,然后像冰洁阿姨一样帮助更多人”的心愿。

当被问及是否辛苦时,薛冰洁平和而坚定:“身体上肯定是累的。但一进门看到老人们守在窗口,听到那声‘闺女,你来了’,所有疲惫就没了。现在有更多人加入,大家一起出力,力量就大了,心也更暖了。”

薛冰洁的感人事迹是青岛真情巴士集团长期将敬老爱老融入企业文化的鲜活写照。他们将十米车厢打造成“爱老驿站”,让1200多辆公交车成为迷路老人的港湾,年均帮助60余位老人平安回家。

这份敬老之心还延伸至更广阔社会空间,在社工部门指导、民政政策支持和慈善组织协作下,常态化结对帮扶110余位老人,爱心陪伴8家敬老院1000余位老人。“真情助老”“大集小事”“义务理发”等敬老志愿服务项目屡获荣誉,让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大爱青岛·志愿之城”焕发出温暖人心的时代光彩。(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通讯员 薛颖)

来源:掌上青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