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armyrecognition网站报道,伊朗国防部宣布成功研发"卡西姆·巴希尔"中程弹道导弹,国防部长阿齐兹·纳西尔扎德准将在电视采访中透露,该导弹射程超1200千米,旨在突破包括"萨德"和"爱国者"在内的先进防空系统。伊朗宣称2025年4月16日试射中,"
据armyrecognition网站报道,伊朗国防部宣布成功研发"卡西姆·巴希尔"中程弹道导弹,国防部长阿齐兹·纳西尔扎德准将在电视采访中透露,该导弹射程超1200千米,旨在突破包括"萨德"和"爱国者"在内的先进防空系统。伊朗宣称2025年4月16日试射中,"卡西姆·巴希尔"导弹在未使用GPS导航情况下精准命中预设目标,偏差极小,成功通过多诱饵环境测试。
说这款导弹就不得不提到伊朗打击以色列的"真实承诺"行动。革命卫队航空航天部队司令阿米尔·阿里·哈吉扎德准将宣称,2024年4月13日的"真实承诺I"行动作为伊朗对以色列袭击大马士革领事馆(致7名IRGC人员死亡含两名将军)的报复,动用"沙赫德-136"无人机与"伊玛德"、"海巴尔破坏者"(Kheiber Shekan)、"卡德尔-H"导弹,发射超300枚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及无人机,创史上最大规模导弹-无人机联合打击记录;打击戈兰高地间谍基地与内盖夫核研究中心(涉及同年4月1日袭击伊朗领事馆事件),以1.5亿美元成本造成以军防空系统15亿美元损失。2024年10月1日的"真实承诺II"行动则针对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真主党哈桑·纳斯鲁拉及IRGC指挥官阿巴斯·尼尔福鲁尚7月31日访伊期间遇刺事件,动用200枚弹道导弹(含"加德尔"(Ghadr)、“埃马德"(Emad)弹道导弹和"法塔赫"-1(Fattah-1)、海巴尔破坏者)打击内瓦提姆、特尔诺夫空军基地及摩萨德总部周边区域,90%命中预定目标。伊朗人宣称两次行动验证了伊朗导弹突破美以防空体系的能力,其中"海巴尔破坏者"在"真实承诺II"中实现5米CEP精度,其获得的数据也促使"卡西姆·巴希尔"设计强化抗干扰与末端机动性能。
"卡西姆·巴希尔"弹道导弹其实是改进自2020年8月20日展示的"哈吉·卡西姆"固体燃料弹道导弹,而"哈吉·卡西姆"最早的技术起源还是"征服者-110"导弹。"卡西姆·巴希尔"弹道导弹全长约11米,总重7吨,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弹体,尾部配置八片弹翼,配备500千克战斗部,固体燃料推进系统使发射准备时间缩短,提升存储稳定性,最大飞行速度达12马赫,末端撞击速度5马赫,基础射程1400千米(可扩展至1700-1800千米)。该型导弹设计强调模块化与量产性,可采用民用卡车伪装的机动发射车(TEL)实施隐蔽发射。
"卡西姆·巴希尔"的末制导导引头系统整合热成像传感器与光电成像技术,通过光电、红外特征识别目标,配合机载惯性测量单元实现自主导航。伊朗国防部称,该导弹在强电子干扰环境下仍保持稳定飞行,控制系统支持末端机动变轨规避导弹拦截,配备的可分离机动再入飞行器(MaRV)通过降低RCS、加装更大的弹头控制舵,同时采用了双锥型拉长弹头降低飞行阻力,提升突防效率,顺便提升射程,以便更有效地击穿以色列和美国的大气层内反导防御系统,如大卫投石索和爱国者导弹。现阶段伊朗人预估敌方防空系统对其拦截成功率仅5%。
"卡西姆·巴希尔"导弹是伊朗首款配备光电导引头的远程导弹,超越早期"佐勒菲卡尔"等型号。伊朗国防部表示未来计划开发射程延伸至1800千米的该弹改进型,可能整合升阻比更高的机动再入飞行器或附加制导系统以获得更高性能。伊朗此次发布"卡西姆·巴希尔"导弹时,官方宣传视频暗示该导弹可针对以色列境内目标实施打击。但目前来说,伊朗弹道导弹发展依然是在“数量优先”向“质量突破”转型过程中,在末端机动变轨、固体燃料快速发射等技术上取得较大进展,但依然面临技术自主性不足、飞行速度较低、导弹战斗部威力与毁伤效果有限等问题。伊朗人隔三差五就能搞出个其实技术进展并不很大的新型号,导致型号过于庞杂,打击范围重叠过多,反而摊薄了本来就不多的研发资源和装备资金,这个问题也是伊朗人以后需要考虑的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在思想上。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台14日报道,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政治顾问沙姆哈尼在接受该台采访时表示,作为解除对伊朗所有经济制裁的条件,伊朗愿承诺永远不制造核武器,去除高浓缩铀库存,同意只将铀浓缩到民用所需的较低水平,并允许国际机构监督这一进程。报道称,当被问到如果这些条件得到满足,伊朗是否同意签署相关协议时,沙姆哈尼给出了肯定回答。现在伊朗是越来越怂,白瞎了军工人员的努力!
来源:蒋蒋烽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