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生儿大脑每秒长出一百万个神经连接,这不是玄学,是实验室里用脑成像技术实打实测出来的。
你每天抱着孩子刷手机,却指望他长大后比别人聪明,这不叫爱,这叫缺席。
新生儿大脑每秒长出一百万个神经连接,这不是玄学,是实验室里用脑成像技术实打实测出来的。
三岁孩子的脑活动强度是成人的两倍,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今天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在他脑子里刻下一道痕迹。
不是你给他买了多少早教课,不是你墙上贴了多少闪亮的识字卡,是你在换尿布时说的那句“宝宝,裤子凉不凉”,是你在厨房里一边切菜一边念“番茄红,苹果圆”,是你在他爬到沙发边时,没有一把拎起来,而是蹲在旁边说“你再往前爬一步,妈妈就给你鼓掌”。
这些,才是他大脑里真正长出的路。
有人会说,我工作忙,哪有时间天天陪他说话?
可你有没有算过,一天24小时,你刷短视频花了多少分钟?
你回微信、看朋友圈、点外卖,花了多少分钟?
这些时间,随便挤出十分钟,放在孩子面前,让他看你笑、听你说话、摸你的手、看你的眼神,就足够了。
不是你陪他的时间长短决定他聪明不聪明,是你陪他时,有没有把注意力完完整整地给他。
你一边抱着他,一边刷着购物APP,嘴里说着“宝宝真乖”,可你的心早就飞到下一场直播了。
孩子不是听不懂,他是记住了——你说话的时候,心不在。
触觉训练说要光脚踩草地、摸丝绸、搓毛巾,听起来像在搞艺术课,其实是神经科学的实操。
皮肤是大脑的延伸,孩子每接触一种材质,大脑就要处理一次信号,调动一次记忆,建立一次连接。
你给他穿袜子,怕他着凉,怕他摔跤,怕他脏,可你不知道,他光脚在木地板上摸来摸去,脚趾头抓地的那一下,是他在训练平衡感,是小脑在和大脑对话。
你怕他摔,他就不敢动;你怕他脏,他就失去了探索的勇气。
不是孩子需要干净,是孩子需要安全的自由。
语言不是教出来的,是浸泡出来的。
你读绘本,不是为了让他认识“狗”“猫”“车”,是为了让他知道,声音能带来意义。
你指着图画说“这是小狗”,他听不懂,但你重复十遍,他慢慢就懂了。
不是他记住了词,是他记住了你说话时的语气、你的眼神、你停顿时的等待。
你等他回应,他才敢发声。
你急着打断,他以后就不敢开口。
很多孩子三岁还不会说话,不是天生笨,是没人愿意等他一句“咿咿呀呀”说完。
运动不是锻炼身体,是打通大脑的高速公路。
俯卧撑、爬行、翻滚,这些动作不是为了让他早走路,是为了让他的左右脑、前后脑、上下脑,能互相通电。
你总怕他磕着碰着,把他圈在婴儿床里,他连翻身都困难,大脑怎么知道“我动了,世界也动了”?
你推着婴儿车走,他看到的只是天花板和你的下巴;他爬在地上,看到的是灰尘、鞋底、门缝、地毯的花纹。
他看见的越多,脑子越忙,越忙,越聪明。
情感安全不是一句“我爱你”能解决的。
你半夜哭着哄他,是因为你怕他吵;你看见他哭就抱,是因为你怕别人说你不会带娃。
真正的安全感,是你在他哭的时候,不急着塞奶嘴,不急着摇晃,不急着说“不哭不哭”,而是看着他的眼睛,轻轻说:“你是不是饿了?还是尿了?”你给他一个解释,他才学会信任世界。
他不是怕黑,是怕没人理他;他不是怕摔,是怕没人扶他。
你的情绪稳定,是他大脑里最安静的摇篮。
你看看那些被夸“聪明”的孩子,不是他们背了三百首诗,是他们从小被允许犯错,被允许沉默,被允许慢一点。
你家孩子两岁还不会数数,你着急;他三岁还不会自己穿鞋,你焦虑。
可你有没有想过,他可能在观察你换衣服时,手指怎么勾住衣领,他不是不会,他是在学。
孩子不是机器,你按个按钮,他就出答案。
他是活的,他需要时间,需要空间,需要你蹲下来,和他一起看地上爬的蚂蚁,而不是催他:“快点,该吃饭了。”
你总说,现在竞争激烈,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
可你有没有想过,起跑线不是在幼儿园,是在你每天早上睁开眼,有没有放下手机,先看一眼孩子的眼睛?
你有没有在喂饭时,看他嘴角沾着米粒,笑着说“你真可爱”,而不是急着擦掉,怕别人看见你家孩子邋遢?
你给他的不是玩具,是信任;不是课程,是耐心;不是早教,是陪伴。
你不需要懂心理学,你只需要在他哭的时候,别转身走开;在他笑的时候,别假装没看见。
你每天花十分钟,认真地陪他,胜过别人花一万块买早教课。
你不需要专家,你只需要做那个,愿意等他、看他、听他的人。
可你,真的愿意吗?
来源:如琴谈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