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背了一百遍“I am reading”,一写作业还是错成“I reading”,这不是笨,是教错了。
孩子背了一百遍“I am reading”,一写作业还是错成“I reading”,这不是笨,是教错了。
英语时态不是靠背动词变形记下来的,是靠听懂“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才用对的。
可现在教法,是把时间轴折断了,硬塞进孩子脑子里一堆符号。
孩子不是不懂,是没人告诉他,这些词不是字母,是闹钟。
“now”不是单词,是现在正在响的铃。
你看见“now”,耳朵里就得听见钟表滴答声,手里的笔就得写“is + doing”。
可老师只说“now是现在进行时”,孩子记住了,但没听见铃。
他背了“now”“today”“at this moment”,可一到写句子,铃声全哑了。
为什么?
因为这些词被当成了单词卡片,不是时间信号。
你告诉孩子“now”是现在,他记住了。
可你没告诉他,这个“now”和他早上吃早餐的“now”是一个“now”,和他放学写作业的“now”也是一个“now”。
他以为每个“now”都是新词,不是同一个时间点。
“already”和“yet”不是两个孤立词,是时间轴上的两个标记。
一个说“早完了”,一个说“还没到”。
孩子背了“already用在完成时”,可他不知道“already”像你妈说“饭早吃完了”,是过去的事,但影响现在——你肚子不饿了。
可他写“I have already eat”,漏了“eaten”。
为什么?
因为老师只教了“have + 过去分词”,没教他“already”是时间的脚印,踩在“吃”这个动作上,说明这脚印已经干了,不能回头再踩一次。
孩子不是不懂语法,是没看见时间在动。
最要命的是“be动词”。
孩子写“She read a book now”,漏了“is”。
不是他偷懒,是他根本没意识到“now”和“read”是打架的。
一个说“正在”,一个说“过去”,两个打架,他不知道该听谁的。
老师只纠正“漏了is”,却没教他:当你听见“now”,脑子里必须自动弹出一个“be”字,像你听见“吃饭”就得拿筷子。
这不是语法,是条件反射。
可现在的方法,是让孩子先记“be动词有am、is、are”,再记“现在进行时加ing”,最后才拼起来。
拼的时候,孩子早忘了前面两步是干嘛的。
就像你教人骑车,先背轮胎有气、刹车能响、脚蹬要转,却不让他上车,等他背完三遍,车早被拖走了。
你去翻孩子的英语本,满页都是“is reading”“was playing”“has eaten”,但一到考试,全乱了。
不是孩子记性差,是训练方式错了。
他们练的是“填空”,不是“听时间”。
真正的训练,应该是听一段话:“yesterday I finished my homework. Now I’m watching TV.” 然后问:哪句是过去?
哪句是现在?
为什么第一句不能写“am finished”?
孩子答不上来,不是他笨,是他没听过时间的声音。
你让他画一条线,左边写“昨天”,右边写“今天”,中间标个箭头,再把“finished”放左边,“am watching”放右边,他一下就懂了。
这不是背规则,是看时间走路。
对比语文,孩子学“昨天我吃了饭”,没人教他“了”是过去时,他自然知道“吃了”是过去。
因为“饭”吃完了,肚子空了,这就是结果。
英语为什么不能这样?
因为英语被当成了数学公式,不是生活语言。
你教“have + 过去分词”是完成时,可孩子没经历过“已经做完”是什么感觉。
他没吃过“already”那顿饭,没等过“yet”那班车。
你让他背一百遍,不如带他去超市,说:“你昨天买过苹果了吗?”“买过了。”“那现在还要买吗?”“不用了。”——这句话里,有“have already bought”,也有“not yet”。
孩子听懂了,他就不用背了。
教英语时态,不是教动词变形,是教孩子听懂时间在说话。
你告诉孩子“now”是现在,不如让他看钟;你教他“yesterday”是昨天,不如让他翻日历;你教他“already”是完成,不如让他看妈妈把碗收走了。
语言不是符号,是动作的影子。
现在的孩子,不是不会英语,是没被教会怎么听。
老师教的是“怎么写”,不是“怎么活在时间里”。
我们给孩子塞了一堆规则,却没给他们一个时间的闹钟。
你家孩子写错时态,是语法问题吗?还是你从没让他听过“时间”怎么说?
来源:亚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