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娜谈她的恋爱经历,网友听完后惊呆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8 02:31 1

摘要:六年里,小娜把工资、流量、信任、房产证复印件全塞进一个“未来”的口袋,口袋底早被划开,钱直接掉进别人的婚姻里。

六年里,小娜把工资、流量、信任、房产证复印件全塞进一个“未来”的口袋,口袋底早被划开,钱直接掉进别人的婚姻里。

直播里她说“我当时只想结婚”,这句话把300万人钉在屏幕前。

她没说出口的是:男友在第四年就催她办抵押,理由是“投资短剧,一周回本”,她犹豫,他立刻甩出一张PS过的银行流水,余额800万,公章糊到看不清。

她跑去签字前,小凤一把拽住她,说“你先陪我查征信”,结果查出男方名下有笔50万执行案,案由是“拒付孩子学费”。

小凤把打印纸拍在她面前:“你替他还债,他拿你的钱给娃交学费,你算原配还是算提款机?”小娜当场愣住,那天没签字,房子保住,可感情账已经欠下100万。

100万怎么花出去的,她直播一笔笔记:男方说“我妈住院”,她要了医院账户,对方秒回一张“催款单”,抬头是市医院,账号却是私人卡号;男方说“剧组杀青缺尾款”,她转20万,对方发来一张片场照,后来被扒出是2018年旧图;男方说“信用卡周转”,她把自己18万额度的大白金交出去,三天刷空,签购单上出现一家“珠宝行”,可查到的是那家店早已注销。

每一笔支出都踩在“马上要结婚”的点上,她不敢停,怕一停就错过“婚礼”。

最绝的是“父母见面”环节。

男方提前租下郊区民宿,雇两位退休演员,一个扮父亲,一个扮母亲,台词对得比剧本还细:父亲开口“我们小地方人,礼数不周”,母亲递上红包,里面塞的是练功券。

小娜当时觉得“朴实”,后来才懂:真父母不可能用练功券,那是怕她当场拆包。

见面结束,男方立刻收走红包,说“爸妈害羞”,其实是回收道具下次再用。

真相爆在第六年。

男方出差“失联”,小娜手机收到一条催债短信,抬头写着“嫂子,哥让我找你”。

她顺着号码打过去,对面女人开口:“我是他老婆,两个孩子,小的刚满月。”那天她才知道,男友每次“出差”都是回家陪产,所谓“剧组”就是老婆开的奶茶店,100万里有30万直接打进这家店账号,用于装修。

她挂掉电话,没哭,先打开银行App,把剩余额度锁死,再联系律师,律师第一句话:“你能拿出借条吗?”她一张都没有,只有聊天记录“老公谢谢宝贝”。

律师叹气:“这算赠予。”

没有借条,她只能直播还债。

她把账号改名“小娜还债日记”,每天播8小时,带货面膜、袜子、洗洁精,佣金12%,100万分40个月还完,利息自己扛。

网友刷礼物,她一律关闭,说“不消费同情”,可后台仍收到2000多条私信,一半在骂她“蠢”,一半在问“链接在哪”。

她只回一句话:“我蠢我认,我还。”

事情冲上热搜后,有人扒出男方早在2016年就玩过同一套,受害者A晒出同款“医院催款单”,账号只差两位数字;受害者B晒出同款“片场杀青照”,连站位都没变。

三人拉群,金额加起来260万,这才去报警,警方以“诈骗”,可男方早已把房产过户到兄弟名下,卡内余额不足一千。

回执写着“侦办中”,没有期限。

小娜在直播里被问“恨不恨”,她说“恨不动,我得先活”。

她没提的是,她把男方微信备注改成“教材”,每次有新粉丝连麦问“姐姐怎么看人”,她就点开教材,一条条念骗术,念完加一句:“记住,要借条,要公章,要拉征信,别学我。”

现在她粉丝涨到380万,广告报价涨到一条15万,她把钱分成三份:一份还债,一份存定期,一份捐给反诈热线。

有人问她“还相信爱情吗”,她不回,直接放歌——《恋爱脑自救手册》,歌词只有一句循环:“先爱自己,再谈别的。”

故事讲到这,男方想要什么已经一目了然:他要的不是爱情,是干净的钱,是有人替他养娃还贷,是出事以后还能全身而退。

小娜给出去的是信任,收回来的是一条命换来的教训。

屏幕前的你,存折里可能没100万,但你有身份证、有信用卡、有想结婚的心,这三样加起来就是骗子的目标。

下次有人跟你说“先转钱,后领证”,你脑子里能不能立刻响起小娜那句“要借条,要公章,要拉征信”?

如果答案是不确定,那你告诉我,你和小娜,差在哪?

来源:海葵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