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百济由貉人与韩人融合而成。貉人原产于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韩人原产于朝鲜半岛南部。韩人分成马韩、弁韩与辰韩三种,合称三韩。西汉后期,一批貉人南下征服一批马韩人,二者融合为“伯济”部落,伯济就是百济,仍属于马韩。
4至7世纪,统治朝鲜半岛西南部的百济国,是历代中原王朝治理东北亚时不能忽视的关键利益相关方。
百济由貉人与韩人融合而成。貉人原产于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韩人原产于朝鲜半岛南部。韩人分成马韩、弁韩与辰韩三种,合称三韩。西汉后期,一批貉人南下征服一批马韩人,二者融合为“伯济”部落,伯济就是百济,仍属于马韩。
百济从一个野蛮的马韩部落,发展成雄霸朝鲜半岛西南部的强国,一路走来很不容易,百济的历史充分证明,朝鲜半岛的一切兴衰荣辱,都离不开中原的影响与辐射。
东汉末年的朝鲜半岛
公元前2世纪末,汉武帝征服朝鲜半岛北部,设立郡县,几经重组,最终被整合为玄菟、乐浪和带方三个郡,乐浪郡治平壤,带方郡治应在首尔附近。带方以南,就是三韩。
三韩就在半岛北部郡县的庞大阴影下猥琐发育。东汉时期,三韩形成七十多个部落,都很落后,靠近郡县的北方部落,略好一点,南方偏远部落简直就是野人。
三韩之中,马韩最大,包括百济在内的五十多个部落属于马韩。马韩征服辰韩与弁韩,建立一个名为辰国的部落联盟。联盟之中,月支为王。
但最终一马当先、统一马韩的,却不是月支部,因为月支中道崩殂了。三国魏明帝时期,带方太守弓遵与乐浪太守刘茂出兵,一举摧毁了三韩联盟,联盟首领月支部也就衰落了。
4世纪初,永嘉之乱后,中原王朝无力继续经营朝鲜半岛,三韩趁乱扩张。很多中原人逃入三韩,更是极大的促进了三韩的发展。
西晋时期的环黄海地区,百济即将脱颖而出
很快,百济脱颖而出,兼并诸部,统一马韩,雄踞朝鲜半岛西南部。百济王室的祖先是貉人,出自扶余,遂以扶余为国姓,有时简称余。
由于辽西鲜卑和辽东貉人高句丽的阻隔,朝鲜半岛郡县难以为继,玄菟郡和乐浪郡相继被高句丽攻陷。百济也不甘人后,史书称其攻陷了辽西郡和晋平郡,并自置百济郡。
辽西郡远在渤海之西,郡治在秦皇岛一带,凭百济那点实力,不可能远征辽西。至于晋平郡,除了福建的晋安郡曾在南北朝时期短暂改叫晋平郡外,中原王朝从未设立晋平郡。但是,百济占领辽西、晋平是被多部正史白纸黑字记载的,百济甚至将其都城设在晋平郡,此事必有蹊跷。真相很可能是,此辽西非彼辽西,百济实际攻占的是带方郡,也就是首尔周边,然后将带方郡分拆成伪辽西郡和伪晋平郡,又从马韩地区迁都至伪晋平郡,并将马韩故地升级为百济郡。
4世纪末,东晋后期,百济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百济王扶余须在晋孝武帝太元年间,第一次遣使朝贡,从此,扶余映、扶余毗、扶余庆、扶余牟都、扶余牟大、扶余隆等百济王,接力向东晋及后来的南朝朝贡。北魏统一北方后,百济也向北朝朝贡。扶余庆在北魏孝文帝初期开始向北魏朝贡,扶余隆也曾向北齐和北周朝贡。
过程中,百济曾经诈骗南朝。当时,南朝齐与北魏爆发战争,扶余牟大趁机遣使去南朝,自称在北方大破十万北魏大军,请求赏赐,齐明帝不辨真假,真的予以赏赐。但事实上,百济从未与北魏打过仗。
4世纪后期打败高句丽吞并平壤的百济
真正与百济打仗的是高句丽。百高战争,旷日持久。
4世纪中后期,迫于鲜卑慕容部的压力,高句丽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半岛,南下到平壤一带,随即与百济爆发战争。当时的百济太子扶余须率军反击,大获全胜,高句丽王钊战死,百济吞并平壤,领土达到最大。
但到了5世纪,高句丽抓住中原从十六国向北魏过度的窗口期,先吞并辽东,后接收了辽西北燕的大量资源与人口,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而百济却因为长期战争,财耽力竭,渐落下风。
5世纪后期,百济濒临绝境,向北魏求援,却被太上皇献文帝婉拒,最终百济惨败,国王扶余庆战死,首都慰礼城沦陷,百济被迫南迁。6世纪初,扶余牟大又被高句丽击败,继续南迁。汉江流域大片土地被高句丽攻占。
直至6世纪中期,扶余隆终于带领百济逆风翻盘,击退了高句丽的进攻。
5世纪后期,失去原带方郡的百济
别看百济与高句丽打的这么热闹,战火绵延二百年,但打来打去,打了个寂寞,最后收割利益的是新罗。
新罗位于朝鲜半岛东南部,出自辰韩,但其王室是马韩后裔,长期充当百济的附庸。6世纪,百济与高句丽疲弊至极,新罗悄然崛起。从此朝鲜半岛进入迷你版三国时代,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足鼎立。
起初,百济和新罗联盟,夹击实力最强的高句丽;高句丽败下阵来,但迅速调整思路,拉拢新罗;新罗果然反水,又与高句丽结盟,击败百济。汉江流域没有回归百济,反而落入新罗手中。愤怒的百济王扶余明进攻新罗,却战败惨死,从此百济与新罗结下不解之仇。
汉江流域落入新罗之手
6世纪后期,世界格局发生巨变,先是突厥在蒙古高原崛起,后是南北朝结束,隋朝统一中国。朝鲜半岛也受到影响,高句丽先后陷入与突厥和隋朝的战争,特别是隋炀帝三次亲征,高句丽遭受沉重打击。
面对垂死挣扎的高句丽,百济与新罗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百济作壁上观,新罗趁火打劫。于是,高句丽与百济的关系迅速好转,而与新罗的关系急剧恶化,再加上百济与新罗的不解之仇,互殴二百年的百济与高句丽竟化干戈为玉帛,结盟对付新罗。
隋末唐初,中原王朝再次退出朝鲜半岛,百济与高句丽得以放开手脚,痛打新罗,这一打就是四十年,百济下手尤其狠。战争的高潮是在贞观十七年,百济王扶余义慈与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合作,大破新罗,百济攻占四十座城池,高句丽至少攻占两座。
新罗女王金善德紧急抱紧唐太宗的大腿。唐太宗派人斡旋,但百济和高句丽都不给面子,这间接引发了从贞观十九年开始的唐朝灭高句丽的战争。
百济仍执迷不悟,拒绝服从唐朝命令,甚至断绝朝贡,不但坚持与高句丽结盟,而且坚持攻击新罗,贞观时代,百济又攻陷新罗二十座城池,唐高宗永徽年间,又攻陷三十座。
总章二年,唐高宗灭掉百济和高句丽后的版图
百济如此冥顽不灵,是可忍熟不可忍。
于是,公元660年,也就是显庆五年,唐高宗出兵讨伐百济,名将苏定方率军从山东半岛渡海,登陆朝鲜半岛,发起猛攻。百济毫无还手之力,兵败如山。很快,百济灭亡,国王扶余义慈被逮捕,押送洛阳安度晚年,葬于孙皓和陈叔宝旁边。百济被整编为熊津都督府等羁縻机构。
唐军主力不久撤离,投入全力攻灭高句丽之战。扶余丰、鬼室福信、道琛等百济余孽趁机勾结日本人,发动叛乱,妄图复国。唐军刘仁愿、刘仁轨、孙仁师所部,联合新罗,克服了巨大困难,最终在龙朔三年将百济复国主义全部剿灭,第二次解放百济。过程中,刘仁轨在白江口歼灭日本海军,彻底征服了日本人的心灵。
7世纪末,唐朝开始在朝鲜半岛收缩战线,百济故土以及一部分高句丽故土最终被新罗占据,结束了朝鲜半岛第一次迷你三国时代,在统一新罗治下,现代朝鲜民族逐渐形成。
现代朝鲜民族
来源:龙豹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