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视后住不到100平,三个孩子睡上下铺,香港明星的家,比你想象的更拥挤。
视后住不到100平,三个孩子睡上下铺,香港明星的家,比你想象的更拥挤。
胡杏儿和钟嘉欣约饭,六个人挤在一家小餐厅。
桌子是折叠的,只能坐四人。
大人站着吃饭,孩子趴在桌边。
这不是演戏,是真实的生活场景。
没人喊苦,没人抱怨,可你一眼就能看出,那不是明星该有的日子。
她拿过三届视后,丈夫做生意,收入不算低。
可香港的房价,让所有光环都变得轻飘飘。
100平的房子,是她家的全部。
三个孩子睡上下铺,阳台改成了洗衣房,玩具堆到天花板,连转身都要小心。
这不是节俭,是没得选。
TVB的演员,月入两三万是常态。
新人起步一万五,拍一部剧,顶多拿十几万。
内地一个女演员,一集就能挣十万。
差别不是一点点,是整个市场。
早年佘诗曼、蔡少芬北上,不是为了逃离,是为了活下去。
吴君如拍二十集,才拿三十万港币。
换在内地,够她拍三部。
现在连离巢的艺人,都难买得起房。
王祖蓝在大埔买过别墅,已经是少数中的少数。
更多人选择租房,或者去新界、屯门、元朗,离市区几十公里,通勤两小时。
不是不想住中心,是钱不答应。
香港一个80平的单位,市值超过三千万。
不是豪宅,是普通公寓。
蔡少芬住的就是这种房子,女儿睡上铺,儿子睡阁楼,衣柜藏在床底下,客厅连张沙发都放不下。
她没喊累,也没哭穷。
她只是把生活,塞进了每一寸空间。
你可能觉得,明星不都该住别墅吗?
可香港的房价,早就把“体面”两个字,从普通人和明星的字典里,一起划掉了。
核心区每平方二十万,150平的房子,三千万起步。
一个演员,不吃不喝二十年,也攒不出首付。
这不是个例,是系统性困境。
内地综艺一场,收入抵得上香港半年剧酬。
商演、直播、带货,渠道多到数不清。
香港呢?
电视台垄断资源,通告少,机会少,收入天花板低得可怜。
想翻身?
只能走出去。
但走出去,也不是坦途。
北上意味着离开熟悉的圈子,重新适应规则,面对更激烈的竞争。
有人成功了,有人默默无闻。
不是每个演员都能像佘诗曼那样,转身就站上巅峰。
更多人,是在异乡的出租屋里,一边带孩子,一边等下一个剧本。
你看到的星光,是舞台上的灯光。
你看不到的,是深夜回家后,孩子睡着了,她蹲在厨房,一边洗碗,一边看剧本。
是周末带三个孩子挤地铁,怕迟到,怕错过试镜。
是算着水电费,不敢开空调的夏天。
这不是励志故事,是现实生存。
明星和普通人,面对的,是同一个世界。
房价不会因为你红,就给你打折。
房东不会因为你拿过奖,就免你租金。
孩子不会因为你拍过剧,就不用上学。
有人问,为什么不去投资?
买楼?
可香港楼市,不是普通人能碰的。
首付要七成,贷款审核严,月供动辄四五万。
一个演员,收入不稳定,哪敢押上全部身家?
连刘德华,当年也住过小户型。
天王尚且如此,何况普通人?
你焦虑的,不是明星有没有豪宅。
你焦虑的是,自己辛辛苦苦,拼了命工作,却连一个安稳的家都买不起。
你怕的,是下一代,也要睡上下铺,也要在阳台上晾衣服,也要在拥挤的餐厅里,吃一顿站着的饭。
这不是明星的困境,是整个城市的问题。
当收入追不上房价,当努力换不来尊严,当体面成了奢侈品,谁还能安心做梦?
你看到的,是胡杏儿和钟嘉欣的聚餐。
你没看到的,是千千万万个家庭,在同样的空间里,默默扛着生活。
别再说他们太拼了。他们只是,比你更早看清了现实。
真正的体面,不是房子有多大,是你在多小的空间里,还能笑着陪孩子玩,还能为家人做一顿热饭,还能在疲惫的时候,不放弃希望。
再不认清现实,下一个被生活挤到角落的,就是你。
别等房子买不起,才想起要改变路径。
别等孩子睡不上好觉,才后悔没早点规划。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来源:史史的幸福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