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官媒出来力挺郑智化,表示他没做错什么,不必因为舆论批评出来道歉,在这场风波中,郑智化本意是想让更多人关注残疾人,充分保障残疾人的权利,推动社会进步。
近日,郑智化与深圳机场的风波,闹得沸沸扬扬,相信很多人都关注到这个事件了,这几天该事件接连反转,着实令人意外。
根据最新消息,有媒体评价郑智化的争议事件,认为他无须道歉,可能他的用词有些情绪化,但他遭遇的困境是真实的,他有权感到愤怒并吐槽。
官媒出来力挺郑智化,表示他没做错什么,不必因为舆论批评出来道歉,在这场风波中,郑智化本意是想让更多人关注残疾人,充分保障残疾人的权利,推动社会进步。
官媒还提到,不要忽视“自主”对残疾人士的意义,这意味着自由和尊严。如果站在残疾人视角,更希望有一个可以支持他们自主出行的环境,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权利。
郑智化的困境不是个例,而是8500万残障人士的缩影,舆论对郑智化汹涌的批评,这也体现了大众对残疾人士的误区,当今大环境下,大家对残疾人的包容和支持上,还需要做的更好。
央视网也发声支持郑智化,表示要允许不完美表达,致力于推动社会系统性进步。
不得不说,主流媒体发声非常正能量,一针见血指出矛盾焦点,获得了许多人的认可,确实在关爱残疾人士上,还可以做的更好。
但也有部分网友认为,关爱残疾人和让郑智化道歉,本身并不冲突,作为公众人物,应当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他的表述有误用词不当,让大家产生了误会,出来道歉无可厚非。
这件事持续发酵,郑智化选择出来道歉,他承认用词不当,坦言“连滚带爬”是他一时气话,并向各位服务人员致谢。郑智化还提到,因事件引发的少数群体利益被关注,比他个人受益更大,交给社会各方讨论。
显然,郑智化的意思是承认错误,接受用词不当上的批评,感谢帮助过他的人,看到有越来越多残疾人因此事受关注,他觉得很有意义,这一点与官媒的说法基本一致。
确实,从这件事上来说,尽管郑智化有些情绪化,可他的出发点是希望大家对残疾人越来越重视,这是为了更好保障残疾人的利益,但从评论区来看,网友们似乎不太买账。
主要是郑智化之前的用词有些伤人,他用“没人性”否定了深圳机场工作人员。
幸好监控视频流出,机场工作人员的清白才能有所证明,就视频画面来看,工作人员小心搀扶郑智化,照顾得很细致,不存在“没人性”的行为。
但是,视频中郑智化起身动作吃力,他挪动的很艰难,反映出残疾人出行的不便,他登机困难也是事实。
有官方媒体发声,直言看了完整版视频,虽然郑智化所谓的“连滚带爬”是夸大其词,可能有些情绪化,但是也能理解,因为他上飞机确实很艰难,需要一只手拉着扶手,另一只手拄着拐杖,再由工作人员的帮助搀扶登机。
作为一个60多岁的老人,那20厘米的高度对他来说确实是困境,也许他在那一刻的尴尬,甚至是羞辱,常人无法理解,所以他在表达上有些过激了。
因此,官媒呼吁别再网暴郑智化了,也别攻击深圳机场,当时事件发出来的第一时间,深圳机场出来道歉,这是很有诚意的。
官媒强调应该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对残疾人的包容上,加强完善无障碍设施,多多加强和残疾人的沟通,确保他们有被平等尊重的权利,希望残疾人士不再遇到带引号的连滚带爬的困境,而是可以做到真正的从从容容、安安稳稳。
通过郑智化事件,官媒透过现象看本质,一语道破残疾人的困境,呼吁大家对残疾人有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充满了正能量。
但回归事件本身,郑智化毕竟是个公众人物,他的话有引导性,如果用词不当,选择道歉也是合理的。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了张颂文,他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张颂文曾公开讨论公众人物,他说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具有一定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因此更应该严格管理和约束自己,要自律要学习要进步,这样才能更好走向世界。
郑智化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的言行举止备受关注,情绪过激用词不当,他愿意发文道歉,坦然接受大众批评,这和张颂文的话对应上了,公众人物需要接受社会监督,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总之,这件事情还是应该将目光放长远一点,希望通过这件事,能够加强完善相关设施,让残疾人得到更好的社会保障。
来源:糖娱乐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