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全面开放预约登山车票!10月28日广州这个景区通宵开放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8 22:53 1

摘要:莲花山把重阳夜爬的规矩彻底掀桌:10月28日24小时不关门,车票提前七天线上锁位,刷码上车,全程不到十秒。

凌晨两点还在排队买登山车票的人,今年终于不用再熬通宵了。

莲花山把重阳夜爬的规矩彻底掀桌:10月28日24小时不关门,车票提前七天线上锁位,刷码上车,全程不到十秒。

过去五点起床都抢不到的班次,现在睡前动动手指就能订好,对怕排队、怕熬夜、怕白跑一趟的广州人来说,这一步省下的不是时间,是登山的兴致。

通宵开放只是表面,景区把整座山当成夜场来运营。

夜里十一点半,无人机从山顶起飞,三百架同时升空,龙凤图案在头顶三百米慢慢展开,持续十五分钟,山脚看台区挤得比跨年还满。

现场没有主持人,没有倒计时,人群却自觉在同一秒抬头,手机举成一片灯海。

这种沉默的默契,比任何口号都更能让人记住重阳。

吃的问题也提前想到。

山门到观音广场一路摆满摊位,广府糖水、碳烤生蚝、潮汕蚝烙、长沙臭豆腐,单价十块到二十五,比市区夜市贵两块,能接受。

景区允许自带轻食,保安只查玻璃器皿,塑料餐布随便铺。

爬山到一半饿得前胸贴后背,坐下来吃碗热豆花,再继续往上冲,体力瞬间回满。

真正拉开好感的是免票政策。

全运会注册运动员、教练、裁判、记者,凭证件直接进,不设任何门槛,时间从10月20日一直放到12月20日。

广州刚办完全运会,城里还留着赛事海报,莲花山这波操作像是对运动员说:比赛结束,来山上透口气。

名额不限,媒体也不限,哪怕只是校报小记者,证件一亮同样放行。

有人算过,一张门票四十五,免掉的是门票,换来的是城市对体育人的持续尊重。

交通兜底也做得干脆。

番93路末班延长到23:00,地铁石基站出站口加开两条接驳专线,一条回市桥,一条去番禺广场,十分钟一班,票价两块,刷卡一样用。

凌晨一点下山,站外依旧亮着灯,司机靠在车门打哈欠,看见乘客过来立刻启动空调。

夜爬最怕回程无车,莲花山把末班车时间贴在入口大石头,红底白字,拍照发群,没人再担心被扔在半路上。

线上预约系统上线第一天,两万张车票被抢空,服务器卡了五分钟。

景区连夜加推一万张,并放话:只要有人预约,车就发。

过去黄牛把十五块的车票炒到五十,现在电子票绑定身份证,进山刷二维码,截屏无效,倒票直接绝迹。

技术不新,用对地方就能打掉最烦人的灰色生意。

有人担心通宵开放会带来、噪音、安全隐患。

景区给出的数字是:临时加三百名保洁,五十名安保,山顶医疗点配两台AED,救护车停在山脚随时待命。

重阳当天零点到六点,共清运1.2吨,比平时多出0.4吨,但天亮前路面已经看不到成片。

保洁说,游客反而更配合,因为不用抢时间,大家愿意多走十米把瓶子扔进桶里。

人一旦不被催促,行为就体面得多。

莲花山把传统登高做成城市级夜游,背后算的是一笔大账:门票收入让一点,二次消费补回来。

夜场灯光、美食摊位、文创雪糕、无人机看台,样样收得到钱。

游客停留时间从平均三小时拉到七小时,人均消费翻了一倍。

景区公开的数据,10月28日单日客流突破五万,比去年重阳增加38%,但投诉量下降一半。

体验好了,花钱反而痛快。

更深一层,是把老年民俗转成年轻人也能打卡的夜生活。

过去重阳是阿公阿婆专属,现在社交平台刷到无人机视频,穿汉服的大学生组团来拍照,凌晨两点还在山顶直播。

传统不跟上消费节奏,就只能留在回忆里。

莲花山用通宵、预约、表演、夜宵,把登高做成一场夜间嘉年华,老人依旧可以拜观音,年轻人也能发九宫格,各取所需,热度自然居高不下。

广州周边不缺山,缺的是把山当成城市客厅来经营的思路。

莲花山示范了一次:先解决排队、回程、倒票这些最烦人的小事,再往上加灯光、表演、美食,客流就像水一样自动填满。

其他景区如果还在靠涨价、限流、圈地收票,只能看着别人把夜场做成爆款。

重阳一年只有一次,但好感可以留到下一次周末。

游客心里那本账,算得比谁都清。

来源:古道中邂逅历史的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