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7日的A股盘面着实耐人寻味,上证指数午后在科技股带动下一路冲高,最高触及3999.07点,距离4000点整数关口仅差0.93点,最终以3996.94点收盘,涨幅1.18%,创下近十年新高。沪深两市成交额同步放量至2.34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多出3659
10月27日的A股盘面着实耐人寻味,上证指数午后在科技股带动下一路冲高,最高触及3999.07点,距离4000点整数关口仅差0.93点,最终以3996.94点收盘,涨幅1.18%,创下近十年新高。沪深两市成交额同步放量至2.34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多出3659亿元。这个精准卡位的点位绝非偶然,更像是市场主力释放的信号,既维持了突破前的热度,又避免了过早冲关引发的获利盘抛压。明日究竟会一举突破4000点,还是在关键点位前震荡整理,成了2.5亿股民最揪心的问题。
今天指数的"围而不攻"藏着不少细节。早盘沪指在3980点附近温和震荡,午后存储芯片板块突然发力,带动指数快速上冲,但就在逼近4000点时明显放缓节奏,这种操盘手法透露出主力的谨慎。从市场结构看,三大指数呈现分化走强态势:深证成指上涨1.51%,创业板指涨幅达1.98%,科技成长属性更强的创业板指表现尤为突出,反映出资金对高景气赛道的偏好。
板块层面的分化更值得细品。前期领涨的科技股内部出现明显分歧:存储芯片板块延续强势,香农芯创、普冉股份以20%幅度涨停,江波龙涨超10%,板块指数全天上涨4.1%,这与存储芯片价格"一天一价"的产业热度直接相关 。但算力硬件板块有所收敛,中际旭创盘中再创历史新高后午后回落,最终涨幅收窄至3.2%。与此同时,前期回调的深地经济、煤炭等板块开始承接资金,中铁工业、郑州煤电等标的逆势上涨,显示资金在关键点位前已悄悄启动防御性布局。
量能数据虽亮眼,但尾盘的资金动向暗藏玄机。2.34万亿元的成交额刷新近期纪录,形成"价涨量增"的良性结构,但某光模块龙头单日成交额达230亿元,其中尾盘卖出金额占比超20%,显然有短线资金在关键点位前提前离场。
判断明日走势,得从今天盘面的三大关键信号里找答案,这些信号从资金、政策到产业,勾勒出市场的核心逻辑。
1. 量能与杠杆资金形成双重支撑
成交额突破2.3万亿元是最直接的积极信号。回顾历史,A股历次突破重要整数关口都离不开2万亿元以上的量能托底,2015年突破4000点时成交额曾连续多日维持在2.5万亿元以上。更关键的是杠杆资金的态度,截至10月24日,两融余额已攀升至2457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两融成交额占比达11.92%,说明投资者风险偏好仍在提升。
2. 长线资金布局方向露玄机
北向资金的动向虽未完全披露,但南下资金的操作很有参考价值。10月27日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28.73亿港元,其中中芯国际获净买入11.43亿港元,已连续5日累计增持近30亿港元,显然外资仍在坚定布局半导体核心资产。国内长线资金的入市更具确定性,10月8日六部委政策明确,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投向A股,这部分稳定资金将持续为市场输血 。
从龙虎榜看,机构与游资出现明显分歧:机构专用席位在存储芯片、算力硬件板块净买入合计18.6亿元,而知名游资席位则集体抛售,单日卖出金额超8亿元,这种分歧预示着突破后可能出现的震荡。
3. 政策与产业形成共振
政策面的利好正持续释放。证监会近期鼓励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红",引导价值投资回归;央行10月9日开展1.1万亿元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维持流动性充裕 。更重要的是"十五五"规划锚定"科技自立自强",明确要抢占科技制高点,半导体设备、算力等领域直接受益,10月27日半导体设备ETF盘中涨超5%,年初以来份额增长超200%,就是资金对政策方向的直接回应。
产业端的景气度更是实打实。全球存储芯片正迎来"超级周期",三星、SK海力士计划四季度将DRAM和NAND价格上调30%,DDR4 16Gb现货报价本周暴涨30%,已超去年同期两倍,国内模组厂江波龙提前储备存货,普冉股份正与客户商谈涨价,产业红利已传导至资本市场 。AI算力需求同样强劲,国内外云厂商2025年资本开支预计超3700亿美元,国内CSP云厂AI算力支出将超4500亿元,为算力硬件板块提供了业绩支撑。
随着点位逼近,多空双方的博弈也进入白热化,这些矛盾将直接决定明日走势。
多方的底气很足:资金端有2.3万亿元成交额和杠杆资金加仓托底,政策端有"活跃资本市场"举措和"十五五"规划护航,产业端存储芯片涨价、AI算力爆发形成硬支撑。尤其是三季报预增数据亮眼,寒武纪前三季度营收暴增2386.38%,长川科技净利润增幅超130%,基本面扎实。
空方则在警惕三重风险:一是科技股获利盘压力,部分算力、存储标的涨幅已超300%,今日光刻胶板块高开低走、多股炸板,已释放分化信号;二是外部扰动,美元指数突破98关口,人民币跌破7.25,可能影响外资流入节奏,美股科技股调整也可能传导情绪 ;三是心理关口压力,2007年、2015年两次突破4000点后均现大跌,投资者对"突破即回调"的担忧可能引发抛盘。
对于明日走势,机构普遍认为突破4000点的概率更高,但突破后震荡整理是大概率事件。
银河证券指出,当前量能与基本面支撑均已具备,4000点更多是心理关口而非实质压力位,明日高开突破可能性极大。但科技板块连续上涨后获利盘丰厚,突破后资金兑现可能引发"良性洗盘",反而利于行情走远。
太平洋证券则提醒关注板块轮动,认为突破后资金可能从高位科技股流向低估值领域,银行、煤炭等"旧势力"板块有望承接资金,形成"成长搭台、价值唱戏"的格局,这种切换可能导致指数在4000点附近震荡 。
中原证券给出了明确的技术判断:若明日成交额维持在2万亿元以上,且中际旭创、江波龙等龙头保持强势,沪指将顺利突破;若量能萎缩至1.8万亿元以下,或龙头股跌停,指数可能退守3950点,建议以3912点的5日均线作为止损线。
普通投资者不必纠结于点位,明日重点盯紧三个信号制定策略:
一是量能持续性。2万亿元是冲关的"生死线",若维持在2.2万亿元以上,说明承接力充足,可持股观望;若萎缩至1.8万亿元以下,需警惕"假突破",及时降仓至五成以下。同时关注科技板块成交额占比,若超30%后回落,可能是资金出逃信号。
二是核心标的表现。中际旭创、寒武纪等科技龙头的走势直接影响情绪,若能维持红盘,说明主线未破;若放量跌停,需果断减持。同时留意银行、煤炭等低估值板块的资金流入情况,若农业银行、郑州煤电被追捧,意味着市场启动防御模式。
三是消息面变化。重点关注中美经贸谈判进展,若传出技术限制放宽利好,可加仓半导体设备、光模块;若不及预期,需减仓避险。此外证监会是否出台新的活跃市场举措,也会直接影响冲关成败。
今天3999.07点的精准卡位,与历史上的4000点行情有着本质不同。前两次更多靠资金炒作和杠杆推动,而当前行情建立在"十五五"科技自立、AI产业浪潮的坚实基础上,沪深300当前PE仅13.39倍,半导体板块PEG约1.2,估值与业绩基本匹配,具备可持续性 。
明日无论是否突破4000点,都改变不了中长期向上的趋势。对投资者来说,与其纠结点位得失,不如聚焦板块结构:存储芯片、半导体设备等有产业红利支撑的硬科技,以及估值合理的高股息资产,仍是核心布局方向。短期震荡反而可能成为优质标的的"上车时机",而那些只靠概念炒作的标的,终将在冲关后被资金抛弃。
4000点从来不是终点,而是A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在这场科技与价值共振的行情中,坚守基本面、做好仓位管理,才能在波动中把握真正的机会。
来源:田间看菜花的赏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