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爱爬山,不仅是梧桐山这种常规路线,连驴友圈里出了名的野线,他也挑战过好几次。在朋友眼里,他“户外经验挺丰富”。
谁也没想到,深圳七娘山里,那一闪而过的白色板鞋,竟是一个27岁年轻人留给世界的最后踪迹。
“网红海景”的致命诱惑
27岁的蔡磊,一个在深圳打了3年工的贵州小伙,同事都说他是个“闲不住的乐天派”。
他爱爬山,不仅是梧桐山这种常规路线,连驴友圈里出了名的野线,他也挑战过好几次。在朋友眼里,他“户外经验挺丰富”。
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经验十足的人,却被短视频里一段“七娘山望郎归”的海景视频彻底迷住了。那种湛蓝到心坎里的海,那种遗世独立的美,让他心痒难耐,决定一个人去打卡。
8月10号下午,他把车停在鹿嘴山庄,副驾上还放着半瓶没喝完的水。他背着一个普通的双肩包,脚上踩着一双日常出门的白色板鞋,就这样出发了。没有登山杖,没有应急灯,甚至连防滑手套都没有。包里,只有两瓶水和几包饼干。
这身装备,与其说是去挑战野线,不如说是去楼下公园散步。
下午4点30分,成功登顶的蔡磊兴奋地给女友发了段短视频,镜头里是无敌海景,他笑着说:“这海景太绝了,准备下山啦!”
女友回复他:“早点下山,注意安全”。
可这条充满关切的消息,再也没能得到回应。
一个致命的拐弯
两个小时后,海边涨潮了。
一个船主看到蔡磊独自在岸边行走,扯着嗓子冲他喊:“小伙子,赶紧上船避一避,潮水要上来了!”
蔡磊只是摆了摆手,继续往前走。
或许在他看来,自己经验丰富,这点潮水不算什么。又或许,他看到了不远处同行的6名游客,觉得跟着大部队走,总归是稳妥的。
监控记录下了他最后的选择。他顺着路边一根白色水管,离开了铺好的水泥路,一头扎进了旁边半人高的灌木丛里。
监控画面里,他那双白色板鞋在绿色的植被间闪了一下,随即被彻底吞没。
这一拐,拐离了铺好的水泥路,也拐离了回家的路。
他以为自己抄了条近道,殊不知,那是一条通往深渊的单行线。
70天的煎熬与一根“救命稻草”
当晚10点,蔡磊失联了。
电话不接,消息不回。女友起初以为只是手机没电,可第二天早上,提示音变成了“对方手机已关机”。远在贵州老家田里干活的父母,接到电话时手里的农具“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一家人连夜坐高铁赶到深圳,当在停车场看到蔡磊那辆完好无损的车时,所有人的心都沉到了谷底。
车在,人没回来,最坏的情况发生了。
“找到活人奖10万,遗体5万,线索2万!”蔡磊的哥哥在网上发布了悬赏。此后的70天,一家人在深圳租了间小旅馆,每天都在煎熬中度过。
16支专业救援队,100多名救援人员,带着警犬和热成像无人机进山。可那片未开发的野林,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凶险。岔路密如蛛网,脚下是松动的岩石,坡度陡峭到需要手脚并用,草丛里还藏着毒蜂。搜救人员自己都得先保证安全,进度根本快不起来。
唯一的希望,来自那个冰冷的电子设备。8月14号,运营商突然捕捉到了蔡磊手机的闹钟信号,每天早上7点20分,准时在高崖附近响起。这个信号,成了全家人唯一的指望,他们在山脚搭起帐篷,日夜守候。可两天后,手机彻底没电,信号消失。
就这样,那根牵动着所有人心弦的“救命稻草”,断了。
意外的“炸机”与骇人的发现
谁都没想到,这场牵动了无数人心的失联事件,会以如此戏剧性又如此悲凉的方式画上句号。
10月18日晚,驴友阿明在望郎归山腰玩无人机,突然“炸机”失联。他只好打着手电,深一脚浅一脚地进林子寻找。
就在他弯腰摸索时,脚下突然踢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
他心里一紧,用手机光拨开半人高的芒草,蹲下一看,瞬间后背发凉,手都开始发抖:一块巨石底下,赫然是一具遗骸。身上那件绿色防晒衣,脚上那双白色板鞋,和寻人启事里的蔡磊一模一样。
第二天,法医和家属赶到现场。蔡磊的哥哥只看了一眼遗骸旁的黑色双肩包,就哽咽了:“是他,肯定是他……”
DNA比对结果证实了所有人的猜测。那个爱笑的、闲不住的年轻人,在失联70天后,以这种方式“回了家”。
“不管怎样,也算是给家里一个交代了。”哥哥红着眼眶说。一句话,道尽了两个多月的疲惫、绝望与最终尘埃落定时的无力。
蔡磊的悲剧,并不是孤例。那些被短视频捧红的“野生景点”,背后藏着多少血泪教训?浙江龙鳞坝的山洪,丽江野线的失联女大学生……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都在为“挑战自我”和“朋友圈点赞”付出最沉重的代价。
望郎归沿线早就立着“禁止入内”的警示牌,甚至拉了铁丝网,可总有人觉得那是“限制自由”,非要剪开闯进去。他们不知道,那些警示牌上冰冷的每一个字,都是用前人的事故和教训换来的“保命护栏”。
最让人唏嘘的是,蔡磊的家人在他遗物里发现了一本户外日记,最后一页赫然写着:“下次爬山,一定要带齐装备,跟着正规路线走。”
只是这句话,他再也没有机会亲自践行了。
大家觉得呢?为了朋友圈里一张独一无二的照片,冒着生命危险去闯“禁区”,这笔账,到底划得来吗?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来源:热心露珠eoGn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