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村字号”如何打响“下半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9 18:42 1

摘要:全国“村字号”活动类型多达24种,去年各类文体活动超过220万场,农民文体活动参与率超七成……近日,首份《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情况报告》发布,一组组数据跃动着美好乡村的火热图景。

全国“村字号”活动类型多达24种,去年各类文体活动超过220万场,农民文体活动参与率超七成……近日,首份《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情况报告》发布,一组组数据跃动着美好乡村的火热图景。

村BA、村超点燃运动热情,村歌、村晚唱响幸福欢乐,村咖、村T唤起时尚风潮……放眼神州大地,各类“村字号”文体活动十分亮眼,展现着乡土中国的别样魅力,更激发着乡村发展的生机活力。比如,因村BA爆火的贵州台江县台盘村,已累计邀请来自全国的1000余支球队举行了2000余场比赛。几年下来,这个曾经的偏僻小村不仅人居环境越来越好,餐馆和民宿也红红火火。如果说“腰包鼓了”催生村民对充实精神生活的追求,那么这份对生活的热情也反哺了脚下的致富路。

“村字号”活动何以频频出圈?好玩好看的背后是乡村文化。“城乡中国,一半是城,一半是乡。”200多万个自然村星罗棋布,构成了中国人重要的生活场域,也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域风情。且看诸多热闹活动,舞台设在田间地头,服饰装扮是民族风,奖品也多为农特产品……就是这股最亲切的“土味”,带来了强烈的参与感、归属感。当然除了村民,对于更多人来说,真挚朴实的人情往来,踏实热络的劳动场面,也回应了心中的乡愁,让许多人愿意奔赴千里去追寻“向往的生活”。

“村字号”方兴未艾,如何打响“下半场”值得思考。眼下,很多地方正在积极行动,撬动人才回归支点,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用好网络传播途径,激活了“一池春水”。不过也要看到,“村字号”源于发扬地域特色,火在坚持群众主体,相关方面尤须在“不缺位”和“不越位”间找到平衡,助力体现最原汁原味的乡土风情。以更大视野来看, 从绿水青山、田园生活,到农耕体验、非遗技艺,这些都是重要的资源禀赋。以火热活动为契机,继续挖掘地域元素,做好创新转化,乡村文化振兴这片舞台还有更大空间。

树高千尺,根深沃土。犹记村超刚兴起之时,有记者采访村民:如果以后赛事不火了怎么办?村民直言,“热度没了,还不踢球了?”保持这样的热爱,我们的生活会一直火热,我们的家乡会更加美丽富饶。

来源:子清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