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还记着以前我们经济动不动就8%、10%的增长速度,现在提到5%都觉得不高,其实这不是经济“不行了”,而是到了一个新阶段,存量经济主导的时代。
最近总有人问,为什么找工作越来越难,身边不少朋友投了几十份简历都没动静,还有些行业裁员消息不断。
其实不光就业,大家能明显感觉到,经济不像以前那样一路高歌猛进了,房价也没了过去那种猛涨的势头。
这背后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好几个关键问题凑到了一起。
很多人还记着以前我们经济动不动就8%、10%的增长速度,现在提到5%都觉得不高,其实这不是经济“不行了”,而是到了一个新阶段,存量经济主导的时代。
为什么这么说,先看体量,我们国家GDP早就突破百万亿大关了,这么大的盘子,想再保持以前那种高速增长根本不现实。
打个比方,你手里有100块钱,想赚到10块钱利润不难,但要是手里有1000块钱,再想轻松赚100块就没那么容易了,经济增长也是这个道理。
再看人口数据,这是更关键的因素,按照国际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4%就算深度老龄化社会,我们国家现在这个比例已经到了15%以上,妥妥的深度老龄化阶段。
对比一下西方国家就更清楚了,他们进入深度老龄化后,GDP平均增长率大多在2%到3%之间。
日本常年在1.2%左右徘徊,德国也才2.2%,整个欧盟的经济增长也基本维持在2%上下,我们现在还能保持5%左右的增长,已经很不容易了。
到了存量经济时代,最该做的不是硬撑着追求高增速,而是优化经济结构。
以前为了拉增长,有时候会拼命举债搞投资,结果呢,结构问题越来越突出,有些行业产能过剩,需求却跟不上,企业赚不到钱,最后还得背着一堆债务。
就像盖房子,以前光顾着往上盖,却没好好规划户型和配套,住进去才发现问题一大堆。
现在要做的就是重新规划,比如让居民收入结构更合理,别让少数人占太多,大多数人能多赚钱才会敢消费。
再比如调整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让地方办事的时候有钱有动力,还有产业结构,别再盯着那些高耗能、低效益的产业,多往高科技、服务业这些方向转。
最近中央一直在提科技的重要性,说要靠科技带动未来发展,这话没错。
现在都进入AI时代了,不搞高科技肯定不行,别的国家都在往前跑,我们不跟上就会落后。
但问题也来了,不少人担心科技发展会抢了工作,机器取代人工,就业压力不就更大了?
其实这事儿不用太焦虑,科技和就业本身不是敌人,真正的矛盾点不在科技上,还是得回到经济本身的问题上。
我们先想清楚,现在就业压力大到底因为什么,不是因为AI抢了工作,而是因为房地产正处在下行周期。
这些年房地产行业吸纳了大量就业,从建筑工人到房产中介,再到上下游的建材、装修行业,涉及的人太多了。
现在房价稳不住,房企拿地少了,项目停了,很多相关岗位自然就没了。
所以要解决就业问题,首先得想办法稳房价,让房地产行业慢慢回归平稳,别一下子掉下去。
而且科技发展本身也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以前没有互联网的时候,哪有电商主播、快递员、程序员这些岗位?
现在AI发展起来,以后肯定会有AI训练师、数据分析师这些新职业。
关键是怎么把消费拉起来,消费上去了,服务业就能带动更多就业,比如餐饮、旅游、养老这些行业,需要的人可不少。
要让大家敢消费,就得增加居民收入,这又绕回了之前说的收入结构优化问题。
政府在财政上也得发力,比如给中小企业减税降费,让企业能活下去、能招人,或者搞一些就业培训,帮失业的人掌握新技能,找到新工作。
研究宏观经济30多年的专家有个感受,特别值得大家重视,做经济决策一定要有系统思考的习惯,不能只盯着眼前的短期目标。
我们国家有明确的长期目标,方向也没错,但有时候到了每年,总觉得“今年是关键的一年”,把当年的KPI看得太重,为了完成指标,就又回到老路上,靠投资来拉增长。
今年靠投资完成了KPI,明年一看指标又要完不成,还得靠投资,长此以往,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就越来越严重。
就像种地,长期目标是让土地一直肥沃,能年年有好收成,但如果为了今年多收点粮食,拼命用化肥,今年是丰收了,可土地板结了,明年、后年的收成只会越来越差。
经济发展也是这个道理,过分依赖投资,忽略了消费和产业升级,短期看GDP上去了,可企业盈利上不去,居民收入没增加,最后还是会出问题。
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得推进一系列改革,财税方面,得让税收更公平,让地方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不用再靠卖地过日子。
收入分配上,要缩小贫富差距,让中低收入群体能多赚钱,债务结构也得调整,减少高风险的债务,别让债务问题拖垮经济。
产业结构更要升级,多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这些改革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但只要方向对了,一步一步扎实推进,经济就能慢慢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
现在我们面临的经济问题,看起来复杂,其实核心就是从过去的“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后,还没完全适应新的发展模式。
只要不被短期目标困住,坚持优化结构、推进改革,把消费拉起来,把就业稳住,经济就一定能突破眼前的困境,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了解这些经济趋势,也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比如多学习新技能,适应产业升级的需求,这样不管经济怎么变,都能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来源:鳄娱海棠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