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站在南沟村口,老张盯着公示栏里那“新十个没有”的字,手摸着下巴,点了几下头,干部不敢瞎来,大伙儿说话也管用了,不远处几个陕北汉子扭着秧歌,红绸子一飘一荡,这些年村里那些事儿,全在那步子和节奏里头了。
站在南沟村口,老张盯着公示栏里那“新十个没有”的字,手摸着下巴,点了几下头,干部不敢瞎来,大伙儿说话也管用了,不远处几个陕北汉子扭着秧歌,红绸子一飘一荡,这些年村里那些事儿,全在那步子和节奏里头了。
八十年前,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火光照过这片地,如今安塞说书的李翠兰三弦一拨,唱的也是新词儿,彩礼不超十万,婚宴不摆三天,这些顺口溜跟着说书人走遍沟沟坎坎,比村干部开大会管用,去年赵家岸村红白理事会一成立,连村头代销店的王婶都会拿快板说政策了。
在延川县中塬村,老支书王长贵指着手机屏幕笑着说,咱扭秧歌的视频,网上点赞都破百万了,年轻人拿直播卖苹果,老手艺人拍短视频教剪纸,去年县里旅游收入涨了三成,好多在外打工的后生,也都回来了。
三百公里外的黄山西溪南村,天刚亮,溪边就有老人在晨练,明代的祠堂改成了咖啡馆,现磨的豆子香味飘出来,穿汉服的姑娘举着手机拍老房子,五一那阵子,民宿得提前半个月才订得上,民宿老板老周算过账,去年村里旅游分红分了八十万,最让他没想到的是,来学徽州菜的城里人,比游客还多。
贵州榕江的夜晚,总让篮球声给叫醒,台盘村的村BA,灯光底下,从湖南赶来的老杨正啃着气泡肉,这票价比城里便宜一半,就是人太多,场边烧烤摊的老吴,忙得连脚都抬不起来,今年光卖豆腐丸子,就赚了二十万,比种地来得实在,隔壁县城的村超,更让全村的集体收入,翻了一倍。
浙江安吉余村的图书室里,放羊娃出身的陈阿伯正给孩子们讲竹编,以前觉得读书没啥用,现在明白文化能当饭吃,他编的竹蜻蜓成了网红伴手礼,去年卖手工艺品挣了五万,村口的文化礼堂每周都有非遗体验课,连最不爱出门的李奶奶也报了剪纸班。
从陕北的窑洞到徽州的老宅,从贵州的球场到东海边的村子,乡村振兴的门道或许就藏在这些平常日子中间,当老手艺碰上直播的镜头,当老规矩遇上新办法,黄土坡上的事就慢慢变了样,中宣部调研组在延安说,乡村振兴不是推倒重来,是让老根上长出新枝。
来源:傲小白
